第2 周 课时 9 授课时间: 2008年 9月 12 日 授课教师:
课题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复习) 课型 复习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过程与方法:经历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过程,学生学会分析,要求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去“试探”并善于总结规律,不断提高证题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提一些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重点 要求学生灵活地应用已学过的各种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难点 同重点
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法 引导发现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老师出示下列问题:1. 我们已经学习了角边角公理,“角、边、角”的含义是什么? 2. 已知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能否推出第三个角也对应相等?为什么?由此可以得到哪个判定公理?3. 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4. 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条直角边和它的对角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5. 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条直角边和与它相邻的锐角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尝试活动 探索新知老师在出示本节课的例题:已知:如图67,1=2,AD=AE 求证:OB=OC A
D 1 2 E
尝试反馈 理解新知 学生能由老师的引导先独立的进行思考,而后在小组内达成共识,给出正确的解答:1.(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第三个角也应相等,因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由此可以得到角角边公理)。3.(全等,由AAS公理可得出)4.(全等,由AAS公理可得出)5.(全等,由AAS公理可得出)学生能由老师的指导先弄清此问题的证明思路,而后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这题与教材中例题的图形相同,但改变了已知条件,难度有所增加,所求线段OB和OC分别在BOD和COE中,但直接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条件不够,需要从另两个三角形全等中创造条件。根据已知条件,可证明ABE ACD。
第 2 周 课时 9 授课时间:2008 年 9 月 12 日 授课教师:
教 学 过 程 已知:如图68,1=2,3=4 求证:ADC=BCD。 D C
3 4
1 2
A B
图68
总结拓展老师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知识的小结: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有重要的地位,应牢记。只要两个三角形满足其中的条件,就可以证出全等三角形,但对应关系应当找对,如不能一个三角形是AAS,而另一个三角形是ASA。布置作业教材P17第12,13题。 学生能以小组为单位先分析此问题的解答思路:所要求证相等的两个角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即ACD和BDC中,欲让此两三角形全等有已知3=4,这时可有两种思路:若用边角边公理,则应找到AD=BC,AC=BD,若用角边角公理则应证出AC=BD,ACD=BDC,经过分析,用第一种思路较好。学生能由老师的引导,以小组为单位及时性的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没有学会的问题?能及时性的提出,并及时性的解决。
板 书 设 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复习)判定方法: 例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引入资料及出处
教 后 记 本节课学生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继续经历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过程,并学会分析证明题的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本节课学生的证明的方法较灵活,而且小组同学的合作学习的气愤也较浓,大部分同学能积极的提出的自己的思路,并能及时的解决老师所出示的各个问题。 组 长
教 导 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