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题组选择题专题训练
集中供暖是指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保持室内舒适温度的社会服务。图左示意我国集中供暖区分布,图右示意部分城市集中供暖起止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集中供暖区与未集中供暖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C.1月0℃等温线 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2.下列城市中最早开始集中供暖的是( )
A.呼和浩特 B.乌鲁木齐 C.哈尔滨 D.石家庄
3.济南与哈尔滨集中供暖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远近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高低不同 D.面积大小不同
李萌暑假去某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旅游之前查阅了当地部分资料(如下图表所示),并在旅行过程中写了如下日记:清晨不到三点,朝霞洒满了乌苏镇,在这个有着我国“东方第一镇”美誉的边境小镇上,早已聚集了大量的境外邻国商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李萌出发前网购车票时,输入的终点站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小镇上聚集的境外邻国商人,最有可能来自( )
A.越南 B.俄罗斯 C.日本 D.蒙古
6.李萌发现清晨不到三点,朝霞就洒满了乌苏镇,而同一时刻的内蒙古西部的某地却还没有日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南北距离广 B.东西跨经度广
C.季节差异大 D.纬度差异大
从广袤的东北到西南,从西北荒漠到东南海滨,一抹抹绿色在中国大地上延伸,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绿色奇迹。完成下面小题。
7.森林属于( )
A.可再生的水资源 B.非可再生的矿产资源
C.非可再生的气候资源 D.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8.近20年来,我国森林覆盖面积不断增长,新增面积居全球首位。森林可以( )
①保持水土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防风固沙 ④减少寒潮的灾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芯片是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的统称,在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下图为我国在建主流芯片项目的投资比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芯片的设计制造属于
A.轻工业 B.传统制造业
C.服务业 D.高新技术产业
10.目前我国主流芯片项目投资比重最大的地区是
A.环渤海地区 B.珠江三角洲地区
C.长江沿岸地带 D.其他地区
11.新一代“中国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②推动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 ③与发展
中国家经济联系逐渐减少 ④提高相关产品质量和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引汉济渭工程是由汉江向渭河关中地区调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2.该工程穿越的山脉是
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13.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江的流量较小 B.渭河的含沙量较小
C.两河均有结冰期 D.汉江的汛期主要在夏季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我国第一个空间站核心舱“天和”,下图是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某时刻过境我国轨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图中天和核心舱过境轨迹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A.新、甘、蜀 B.藏、陕、冀 C.川、滇、赣 D.青、津、辽
15.图中哪一个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纬度跨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A.文昌 B.西昌 C.太原 D.酒泉
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图为我国近十年人口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近十年来我国人口( )
A.总量持续增长 B.总量缓慢减少
C.在2022年负增长 D.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17.我国人口政策多次调整,主要目的是( )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B.杜绝人口负增长现象
C.调整人口性别差异 D.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
如下图所示,我国32°N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总体特征( )
A.中部低四周高 B.中部高四周低
C.西部高东部低 D.东部高西部低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所在的地形区比丁所在的地形区夏季气温高
B.山脉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
C.丙所在的地形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D.丁所在的地形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下图示意长江流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最终注入(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1.图中序号代表的支流为湘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下列属于②支流水文特征的是( )
A.有结冰现象 B.汛期在冬季 C.含沙量大 D.水量丰富
正值广东干旱季节,台风“尼格”于2022年11月3日在广东珠海登陆了,这是一次“好”台风。下图为台风“尼格”登陆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台风“尼格”在逐渐靠近广东沿海时( )
A.台风强度加强 B.台风影响范围加大
C.台风风速加大 D.广东沿海降雨增多
24.台风“尼格”是“好”台风,主要是因为它( )
A.送走了炎热天气 B.缓解了广东旱情
C.带来了风电动力 D.驱散雾霾,净化空气
2023年11月23日-25日,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举办,海洋牧场经济备受关注。广东省已建成15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近年来,这些海洋牧场及周边海域鱼的种类和数量均呈增长趋势。结合下图广东省及周边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广东省发展海洋产业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6.甲省从广东省大量进口海产品,甲省的省会是( )
A.长沙 B.福州 C.兰州 D.郑州
27.和广东省相比,海南省( )
①人口更多②陆地面积更大③管辖海域面积更广④冬季更温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CTV1播放的电视连续剧《解放海南岛》,多次提到一句台词:“部队(驻扎在湛江)必须在春分前登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部队渡海登岛作战,渡过的海峡及该海峡是( )
A.渤海海峡-内海 B.渤海海峡-季风区
C.琼州海峡-内海 D.琼州海峡-非季风区
29.部队必须在春分前渡海登岛,从地理学的角度看,主要的依据是( )
A.吹西风有利渡海登岛 B.吹东风有利渡海登岛
C.吹夏季风有利渡海登岛 D.吹冬季风有利渡海登岛
受强冷空气影响,2023年11月5日8时至7日20时,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中西部和北部等地自西向东先后有大到暴雪,部分地区有大暴雪局地特大暴雪。然而在广东的你却穿着短袖,网友:“你在北方穿着貂,我在广东露着腰。”完成下面小题。
30.11月东北地区和广东气温差异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类型 D.人类活动
3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西向东递减
C.南北温差大 D.东西部气温相同
在云南西北部出现“三江并流”现象(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平行流动),读部分省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32.关于三江并流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三条河流平行向北流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独龙族、怒族少数民族在此生活
D.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33.图中所示区域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滑坡、泥石流 B.台风、海啸
C.火山喷发 D.寒潮
截至2022年12月1日,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快递业迅猛发展,快递包装垃圾也成了城市生活垃圾增量的主要来源。读快递包装垃圾原材料种类占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34.快递包装垃圾的原材料中( )
A.森林资源的占比最大 B.全部是可再生资源
C.全部是非可再生资源 D.大部分是合成材料
35.针对快递包装产生的大量城市垃圾,合理的做法是( )
①减少或禁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②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快递箱③推广“绿色”包装和纸箱回收计划④填埋或者焚烧塑料垃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川藏铁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向西穿越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进入西藏,经藏南至终点拉萨。线路台阶式,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000米,外媒戏称其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预计2026年全线通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6.川藏铁路沿途经过的地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成都所在的地形区为四川盆地
B.拉萨所在地区有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
C.成都所在地区种植水稻,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D.成都到拉萨经过横断山区,适合发展林业
37.拉萨所在的地形单元及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千沟万壑 D.黄土高原﹣地势平坦
38.造成成都和拉萨气候差异明显的原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要素 D.洋流因素
39.川藏铁路沿途经过的地形区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 )
①干旱②地震③台风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台风“纳沙”的中心于7月29日上午10点钟位于22.6°N,123°E,预计将于傍晚登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0.台风中心位于( )
A.热带太平洋 B.温带印度洋 C.热带大西洋 D.热带印度洋
41.台风登陆时中心附近常有的天气现象是( )
A.大风降温 B.狂风暴雨 C.雾霾天气 D.沙尘天气
42.这次台风发生的时段,下列对淄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昼长夜短 B.白昼时间逐渐变短
C.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D.该季节气候特征高温多雨
下图为“候鸟老人”漫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候鸟老人
43.图中“候鸟老人”现象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冬季南北温差小 B.夏季南北温差大
C.冬季南北温差大 D.夏季普遍高温
44.“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读“我国部分自然资源总量位次、人均量与世界平均量比值”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
总量居世界位次 6 3 3 5
人均量与世界平均量比值 1/4 1/2 1/2 1/3
45.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46.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
A.我国自然资源开发程度还远远不够
B.我国节约自然资源工作居世界之首
C.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资源需求大
219国道叶孜段(叶城-拉孜)于2012年改建通车,2022年实现手机信号全覆盖。下图示意219国道叶孜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7.219国道叶孜段穿过的甲山脉是( )
A.天山山脉 B.昆仑山脉
C.祁连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48.该段国道手机信号基站建设耗时较长的主要原因是( )
①空气稀薄,劳动效率较低 ②气候湿热,施工环境恶劣
③冻土广布,建设难度较大 ④位置偏远,材料运输困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B
3.C
【答案】4.A
5.B
6.B
【答案】7.D
8.A
【答案】9.D
10.C
11.C
【答案】12.C
13.D
【答案】14.B
15.A
【答案】16.C
17.D
【答案】18.C
19.D
【答案】20.C
21.C
22.D
【解析】【点评】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主要支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最大支流是汉江,分界点为宜昌和湖口,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河道弯曲,下游水流平稳适合航运,有最大的三峡水电站,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应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加固大堤,中上游地区植树种草,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湖。
20.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注入东海;
故答案为:C。
21.读图可知,③为湘江;
故答案为:C。
22.读图可知②为赣江,纬度低,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水量丰富;
故答案为:D。
【答案】23.D
24.B
【解析】【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23.读题干可知,广东此时正处于干旱季节,所以台风可以缓解旱情,带来降水;
故答案为:D。
24.是好台风是因为它带来了降水,缓解了旱情;
故答案为:B。
【答案】25.D
26.A
27.D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25.据图可知,广东省南部濒临南海,故其发展海洋产业的海域是南海。
故答案为:D。
26.据图可知,甲省位于广东省以北,为湖南省,其简称为湘,省会是长沙。
故答案为:A。
27.与广东省相比,海南省纬度更低,故其热量充足,冬季更温暖;我国最南端的城市三沙市属于海南省,海南省是我国管辖海域面积更广的省区,③④正确。人口相对较少,陆地面积相对较小,均不占优势,①②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28.C
29.D
【解析】【点评】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28.由图可知,部队渡海登岛作战,渡过的海峡是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
故答案为:C。
29.在我国季风区内,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从地理学的角度看,雷州半岛及海南地带春分前盛行来自陆地的偏北风(冬季风),顺风有利渡海登岛。而春分过后,夏季风增加,逆风向不利于从湛江向海南岛渡海登岛。
故答案为:D。
【答案】30.A
31.C
【解析】【点评】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30.两地位置一南一北,纬度位置不同,故气温差异大。
故答案为:A。
31.材料中,“你在北方穿貂,我在南方露腰”,体现了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故答案为:C。
【答案】32.A
33.A
【解析】【点评】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4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大碰撞,引发了横断山脉的急剧挤压、隆升、切割,高山与大江交替展布,形成世界上独有的三江并行奔流170千米的自然奇观。
32.读图可知,三江并流中的“三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这里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这里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生活有独龙族、怒族等少数民族。综上所述,A表述错误,BCD表述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一项,故答案为:A。
33.A、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这里山区面积广大,降水丰沛,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A正确。
B、台风、海啸多发生在沿海地区,而本地区居大陆内部,几乎不受台风和海啸的影响,B错误。
C、相对于滑坡、泥石流,本地区受火山喷发影响小,C错误。
D、本地区纬度低,同时受高大地形阻挡,不易受寒潮影响,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34.A
35.A
【解析】【点评】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34.读图可知,快递包装垃圾的原材料中,瓦楞纸箱占比重最大,其原材料是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A正确;塑料袋、编织袋、泡沫箱是合成材料,不属于自然资源,更不是可再生资源,BCD错误。
故答案为:A。
35.针对快递包装产生的大量城市垃圾,合理的做法是减少或禁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快递箱、推广“绿色”包装和纸箱回收计划,①②③正确;填埋或者焚烧塑料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36.C
37.A
38.C
39.D
【解析】【点评】我国共有四大盆地和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四大高原分别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36.A、成都所在的地形区为四川盆地,A说法正确;
B、牦牛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被称为“高原之舟”,拉萨位于青藏高原,B说法正确;
C、成都所在的四川盆地水稻一年两熟至三熟,C说法错误;
D、成都到拉萨经过横断山区,适合发展林业,D说法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37.青藏高原﹣雪峰连绵;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云贵高原-地表较为崎岖;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所以A项说法正确,B、C、D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38.成都地处四川盆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所以气温低。造成成都和拉萨气候差异明显的原因是地形因素;海陆因素、纬度因素、洋流因素对两地气候差异影响小,排除ABD。
故答案为:C。
39.川藏铁路沿途经过的地形区主要包括四川盆地、横断山区、青藏高原地区,沿途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震较多;多山,降水较为集中,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干旱灾害和台风灾害对沿途地形区影响较小,所以②④说法正确,①③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40.A
41.B
42.C
【解析】【点评】 海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啸和风暴潮。台风属于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是由大气活动的不稳定性导致的,属于气象灾害。
40.台风中心位于22.6°N,123°E,地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位于世界面积最大的太平洋,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41.台风登陆时中心附近常有的天气现象是 狂风暴雨,B正确;台风多发夏秋季节,不会带来降温,会驱散雾霾与沙尘天气,ACD错误;
故答案为:B。
42.此时为7月29日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不断南移,地处北半球的淄博昼长夜短 、白昼时间逐渐变短,此时为夏季,高温多雨,ABD不符合题意;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高,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43.C
44.A
【解析】【点评】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规律: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43.“候鸟老人”在天气冷时会去气温高的地方度过冬天,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故答案为:C。
44.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我国南北冬季气温差异大,主要影响的因素是纬度位置。
故答案为:A。
【答案】45.C
46.C
【解析】【点评】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成为可再生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的资源被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45.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时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故答案为:C。
4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为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故答案为:C。
【答案】47.B
48.D
【解析】【点评】新藏公路又称叶拉公路,即老国道219线,而新国道219线,又称喀东线,编号G219。新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条件最苦、路段最艰险的公路之一,也是继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后第三条进入西藏的公路,北起新疆叶城,南至西藏拉孜,后又南延至边疆城镇普兰,于1956年3月开工建设,1957年10月6日通车。
47.读图可知,甲山脉是昆仑山脉,该山脉呈东西走向,昆仑山脉以北是塔里木盆地,以南是青藏高原。
故答案为:B。
48.读图可知,该段国道主要位于青藏高原上,手机信号基站建设耗时较长,主要是因为该地区位置偏远,材料运输困难;冻土广布,建设难度较大;空气稀薄、劳动效率较低,这里海拔高,气候高寒。与气候湿热无关,故①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D。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