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基本营养物质 课后习题检测(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4.基本营养物质 课后习题检测(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06 12:3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4.基本营养物质课后习题检测-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最新研制有5款新冠疫苗获批。上市,注射新冠疫苗后产生的抗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蛋白质、油脂、糖类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华为麒麟980”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
D.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不可降解,不能使溴水褪色
2.历史文物或古文学的描述中均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商代的后母戊鼎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合金
B.“浮梁巧烧瓷”描述的是我国驰名于世的陶瓷,陶瓷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绚丽丝绸云涌动,霓裳歌舞美仙姿”中“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绿色颜料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3.人体缺铁会引起
A.甲亢 B.贫血 C.侏儒症 D.骨质疏松症
4.下列的糖类中,不能被人类消化吸收的是
A.蔗糖 B.淀粉 C.纤维素 D.麦芽糖
5.下列物质可以发生水解反应且生成单一产物的是
A.葡萄糖 B.果糖 C.蔗糖 D.麦芽糖
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包装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B.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C.红葡萄酒长时间密封储存能生成有香味的酯
D.水果与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在一起可以保鲜
7.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淀粉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碘单质
B.用分液漏斗分离水与乙醇的混合物
C.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钠溶液
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氯气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种富勒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B.l4C16O和12C18O互为同位素
C.蔗糖和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互为两组同分异构体
D.两种不同的烷烃必为同系物,但分子式同为CnH2n的有机物则不一定为同系物
9.下列关于蛋白质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任何盐溶液,都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B.某些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会显黄色
C.蛋白质被灼烧时,可产生特殊的气味
D.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多种氨基酸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相同,是同分异构体
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能水解
C.某些油脂兼有酯和烯烃的一些化学性质
D.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误服“钡餐”会引起中毒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酒化酶催化下水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
C.根据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不同,可以鉴别蚕丝与棉花
D.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2.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化学知识、化学原理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84”消毒液(主要含 NaClO)需在避光条件下密封保存
B.N95 型口罩的核心材料聚丙烯属于新型无机高分子材料
C.医用酒精消毒的原理是使病毒和细菌的蛋白质变性
D.传播新冠病毒的“飞沫”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是气溶胶
1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人体运动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有关
C.丝绸是“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之一,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D.可燃冰化学式为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和
1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表中有关物质用途与原因解释均正确的是
选项 用途 原因
A 葡萄糖用于工业制镜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B 用铁槽车或铝槽车运输浓硫酸 浓硫酸常温下与铁、铝不反应
C 硅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骨架 硅具有良好的传递光信号的性能
D NaOH可用作胃酸中和剂 NaOH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A.A B.B C.C D.D
15.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滴醋酸铅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可用醋酸铅溶液分离提纯蛋白质
B 通入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有氧化性
C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悬浊液,加热煮沸 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淀粉未水解
D 左边棉球变棕黄色,右边变蓝色 氧化性:
A.A B.B C.C D.D
16.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
C.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D.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1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① 验证水解产物中存在葡萄糖 向蔗糖水解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OH)2,然后加热
② 除去CO2中的HCl 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气
③ 验证浓硫酸的脱水性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充分搅拌
④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A.① B.② C.③ D.④
18.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B、C、D、E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F是元素W的单质。B为一种常见的五核有机物,D常温下呈液态,C、E均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原子半径的大小
B.元素Z的氢化物的熔沸点一定比Y的高
C.一定条件下,E和C、D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Z的强
19.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煮沸 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淀粉未水解
C 向甲苯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 紫红色褪去 苯环增强了甲基的活性,使其被氧化
D 向蔗糖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氧化性
A.A B.B C.C D.D
20.下列实验操作及结论正确的是(  )
A.钠和乙醇反应的现象与钠和水反应的现象相同
B.在淀粉溶液中加入20%的稀硫酸水解后,立即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证明有葡萄糖生成
C.在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振荡,立即加入麦芽糖溶液并加热,能证明麦芽糖具有还原性
D.在乙醇溶液中插入一根红热的铜丝,能证明醇氧化成醛
2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油脂的密度比水小
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B.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是和
C.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已二烯和甲苯
D.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
23.下列诗句与化学有关。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包含了金属的冶炼过程
B.“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中的“珠”属于混合物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包含了化学变化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指纤维素
24.西汉时期的青铜雁鱼缸灯造型古朴优雅、精致独特,不仅可以挡风和调节灯光强度,更有着无烟除尘的环保奇效,将中国古代灯具柔美典雅、巧夺天工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汉代灯具多以油脂为燃料,油脂属于烃
B.灯油燃烧产生的黑烟主要成分是炭黑
C.青铜器深埋于地下生锈是生成了氧化铜
D.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熔点比纯铜高
25.下列关于蔗糖属于非还原型糖,而其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方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型糖的操作顺序:④③
B.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型糖的操作顺序:③⑤
C.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①④⑤
D.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①⑤②④⑤
二、填空题
26.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_______)
27.自制米酒的过程中,经测量米酒的pH会略有下降,酒精度先增大,当酒精度达到14%vol后趋于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米酒的pH略有下降的原因: 。
(2)米酒的酒精度达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的原因可能是 。
28.【活动探究】观察课本P112页“活动探究”有关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小组合作得出有关实验现象的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和结论思考总结蛋白质具有哪些主要的性质。
【总结】蛋白质的性质
(1)水解反应:最终产物为 。
(2)盐析:加入某些盐的浓溶液,会使蛋白质的 降低而使其从溶液中析出,析出的蛋白质在继续加水时仍能 ,并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生理活性。
(3)变性:在紫外线照射、加热或加入某些有机化合物以及酸、碱、重金属盐的情况下,蛋白质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失去 。
(4)显色反应:部分蛋白质遇浓硝酸变 。
(5)灼烧有 气味。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抗体是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所以抗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A正确;
B.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类,故B错误;
C.Si单质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做硅芯片,“华为麒麟980”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故C正确;
D.聚乙烯中不含碳碳不饱和键,所以不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聚乙烯中化学键不易断裂,所以不可降解,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2.A
【详解】A.商代的后母戊鼎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故A正确;
B.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故B错误;
C.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C错误;
D.绿色颜料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点睛】传统三大硅酸盐产品:玻璃、水泥、陶瓷。
3.B
【详解】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铁会引起贫血;甲亢是由于缺碘引起的;侏儒症是由于缺少生长激素引起;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缺钙引起的;
综上所述答案为B。
4.C
【详解】A.蔗糖在人体消化系统被分解成果糖和葡萄糖,在小肠内吸收,不符合题意;
B.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淀粉在小肠内被胰液和肠液彻底转化为葡萄糖,被人体所吸收,不符合题意;
C.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因为人体不能产生分解纤维素的酶,符合题意;
D.麦芽糖能被人体消化酶分解成葡萄糖被吸收,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详解】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A错误;
B.果糖是单糖不能水解,B错误;
C.蔗糖是二糖,能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C错误;
D.麦芽糖是二糖,一分子麦芽糖能水解成2分子的葡萄糖,D正确;
答案选D。
6.A
【详解】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为烃,聚氯乙烯不属于烃,故A错误;
B.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蚕丝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B正确;
C.红葡萄酒长时间密封储存,羧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香味的酯,故C正确;
D.水果与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在一起可以保鲜,高锰酸钾将水果释放的乙烯吸收,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7.A
【详解】A.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碘单质,故A正确;
B.水与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二者的沸点不同,可以选蒸馏法分离,故B错误;
C.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都会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错误;
D.氯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氯气,通常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A。
8.A
【详解】A.各种富勒烯都是碳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
B.4C16O和12C18O是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相同的物质,故它们是同一种物质,B错误;
C.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都为(C6H10O5)n,但n值不同,故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误;
D.两种不同的烷烃不一定是同系物,如丁烷和异丁烷为同分异构体;通式为CnH2n的有机物也不一定是同系物,如环丙烷和丙烯,它们结构不相似,D错误;
故选A。
9.A
【详解】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盐溶液时,有两种情况:当加入重金属盐溶液时,蛋白质会发生变性而失去蛋白质的生理活性,该过程是不可逆的;当加入高浓度的轻金属盐溶液时,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该过程是可逆的,称为盐析,A项错误;
B.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微热条件)会显黄色,B项正确;
C.蛋白质被灼烧时,可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C项正确;
D.天然蛋白质水解时,最终可得到多种氨基酸,D项正确;
答案选A。
10.C
【详解】A.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是(C6H10O5)n,它们n值不同,因此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糖类中单糖不能水解,故B错误;
C.油脂中含有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其分子中含有酯基和碳碳双键,这样的油脂具有酯和烯烃的一些化学性质,故C正确;
D.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钡餐”是BaSO4,BaSO4难溶于水和盐酸,因此误食“钡餐”不会引起中毒,故D错误;
答案为C。
11.A
【详解】A.葡萄糖在酒化酶催化下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不是水解,故A错误;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该反应又叫皂化反应,故B正确;
C.蚕丝是蛋白质,棉花是纤维素,根据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不同,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因此可以用灼烧鉴别蚕丝与棉花,故C正确;
D.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2.B
【详解】A. “84”消毒液中NaClO水解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见光会分解,故其需在避光条件下密封保存,A说法正确;
B. N95 型口罩的核心材料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说法不正确;
C. 病毒和细菌均含蛋白质,医用酒精消毒的原理是使病毒和细菌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病毒和细菌,C说法正确;
D. “飞沫”中的小水滴及病毒的直径达到了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所以传播新冠病毒的“飞沫”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是气溶胶,D说法正确。
本题选B。
13.C
【详解】蛋白质溶液为胶体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选A;
B.人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葡萄糖在人体内的氧化反应,故不选B;
C.丝绸为蛋白质,纤维素为多糖,故选C;
D.元素守恒,可燃冰化学式为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和,故不选D;
答案: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组成、胶体性质、燃烧产物判断,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
14.A
【详解】A.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可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单质银,A正确;
B. 用铁槽车或铝槽车运输浓硫酸,因为浓硫酸常温下与铁、铝发生钝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酸与金属接触,B错误;
C. 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传递光信号的性能,则二氧化硅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骨架,C错误;
D. NaHCO3可用作胃酸中和剂,D错误;
答案为A
15.B
【详解】A.醋酸铅属于重金属盐,它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产生白色沉淀,A错误;
B.通入溶液中,发生反应,SO2中S元素价态降低,表现氧化性,B正确;
C.葡萄糖与新制悬浊液反应时,需要提供碱性环境,溶液中稀硫酸会与新制悬浊液反应,从而无法检验葡萄糖的存在,C错误;
D.Cl2既能与NaBr反应生成Br2,也能与KI反应生成I2,该实验无法证明氧化性:,D错误;
故选B。
16.B
【详解】A.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则聚氯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分子中只含单键,故A错误;
B.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生酒化反应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酸,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则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故B正确;
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为皂化反应,油脂的氢化反应为加成反应,故C错误;
D.烃中只含C、H元素,而聚氯乙烯中含Cl元素,聚氯乙烯不属于烃,而聚乙烯属于烃类物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7.C
【详解】①蔗糖水解后,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没有加碱至碱性,不能检验葡萄糖,①不能到达实验目;
②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②不能到达实验目;
③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充分搅拌,则蔗糖脱水变黑,可证明浓硫酸的脱水性,③能达到实验目的;
④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钡,也可能为氯化银,④不能到达实验目;
故选C。
【点睛】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应先加盐酸,无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含有SO42-。
18.C
【分析】A、B、C、D、E均是二元化合物,且B为一种常见的五核有机物,则B为;D由B反应得到且常温下呈液态,故D为;C、E均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故分别是NO、CO;结合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Y、Z、W分别为H、C、N、O四种元素;F为W的单质,则F为氧气;A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NO,则A是,以此进行解答。
【详解】A、B、C、D、E均是二元化合物,且B为一种常见的五核有机物,则B为;D由B反应得到且常温下呈液态,故D为;C、E均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故分别是NO、CO;结合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Y、Z、W分别为H、C、N、O四种元素;F为W的单质,则F为氧气;A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NO,则A是;
A.所有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故A错误;
B.Z的氢化物有、等,的氢化物包括所有的烃,状态气、液、固均有,则元素N的氢化物的熔沸点不一定比C的高,故B错误;
C.高温下CO能和水蒸气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CO也能和NO反应生成氮气和,故C正确;
D.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碳酸,碳酸属于弱酸,Z对应的是硝酸,为强酸,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9.C
【详解】A. 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前者发生的是盐析转移,后者发生的的蛋白质的变性,因此均有固体析出,但原因不同,A错误;
B. 淀粉在稀硫酸作用和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转移产生葡萄糖,检验葡萄糖,要先中和硫酸,使溶液显碱性,水解后没有先加碱至碱性,不能检验,B错误;
C. 甲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为苯甲酸,高锰酸钾被还原而使溶液紫红色褪去,CH4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苯环增强了甲基的活性,使其被氧化,C正确;
D. 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碳化产生C单质,C与浓硫酸共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逸出使蔗糖体积膨胀,因此看到蔗糖变黑并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体现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20.C
【详解】A. 钠和乙醇反应比钠和水反应的速率慢,且钠沉入乙醇溶液中,与水反应是浮在水面上,故A错误;B.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20%的稀硫酸水解后,立即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因为水解液显酸性,所以不能证明有葡萄糖生成,故B错误;C. 因为NaOH溶液过量,所以新制的Cu(OH)2悬浊液显碱性,加入麦芽糖溶液并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能证明麦芽糖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D. 在乙醇溶液中插入一根红热的铜丝,不能证明醛的存在,故D错误;答案:C。
21.D
【详解】A. 油脂包括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其密度比水小,故A正确;
B. 油脂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故B正确;
C.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故C正确;
D. 有些油脂中含有不饱和键,所以能使溴水褪色,故D错误;
故选D。
22.B
【详解】A.麦芽糖为还原性糖,水解生成葡萄糖,二者都含有醛基,则都可发生银镜反应,故A正确;
B.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中C-O键断裂,乙醇中O-H键断裂,则水解可分别形成C-O键和O-H键,则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故B错误;
C.溴水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溴水与烯烃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褪色,溴易溶于甲苯,发生萃取,溴的甲苯溶液为橙红色,可鉴别,故C正确;
D.氨基酸生成二肽,就是两个氨基酸分子脱去一个水分子;当同种氨基酸脱水,生成2种二肽;当是异种氨基酸脱水:可以是甘氨酸脱去羟基,丙氨酸脱氢;也可以丙氨酸脱羟基,甘氨酸脱去氢,生成2种二肽,共4种,故D正确;
故选:B。
23.D
【详解】A.高温条件下冶炼金属铁、铜等时会产生颜色反应,“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是描写金属的冶炼,故A正确;
B.“珍珠”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爆竹声中一岁除,过程中有烟花爆竹的燃烧和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是纤维素,故D错误;
故选D。
24.B
【详解】A.油脂属于酯类,不属于烃,故A错误;
B.灯油燃烧产生的黑烟主要成分是油脂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黑,故B正确;
C.青铜器深埋于地下生锈是生成了俗称铜绿的碱式碳酸铜,故C错误;
D.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比各组分的熔点都低,则青铜的熔点低于纯铜,故D错误;
故选B。
25.D
【详解】A.蔗糖属于非还原型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型糖的操作顺序:④⑤,故A错误;
B.蔗糖属于非还原型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型糖的操作顺序:④⑤,故B错误;
C.在碱性条件下加银氨溶液,生成光亮的银镜,可说明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则水解后先加NaOH至碱性,再加银氨溶液,则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为①⑤②④⑤,故C错误;
D.在碱性条件下加银氨溶液,生成光亮的银镜,可说明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则水解后先加NaOH至碱性,再加银氨溶液,则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为①⑤②④⑤,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淀粉在酸的作用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反应物淀粉遇碘能变蓝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能变蓝色,能发生银镜反应。依据这一性质可以判断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已发生了水解和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1)如果淀粉还没有水解,其溶液中没有葡萄糖则不能发生银镜反应;(2)如果淀粉已完全水解,其溶液中没有淀粉遇碘则不能变蓝色;(3)如果淀粉仅部分水解,其溶液中有淀粉还有葡萄糖则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遇碘变成蓝色。需要注意的是,检验葡萄糖之前,需要中和硫酸。
26.错误
【详解】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氨基酸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
27. 葡萄糖分解时产生的CO2溶于水生成碳酸、少量乙醇被氧化为乙酸或有机物发酵生成乳酸都会使米酒的pH降低 当米酒的酒精度达到一定值后,会抑制酵母菌的活动能力,发酵作用会逐渐停止
【详解】(1)自制米酒的主要反应原理为(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 C6H12O6(葡萄糖)2CH3CH2OH+2CO2,葡萄糖分解时产生的CO2溶于水生成碳酸、少量乙醇被氧化为乙酸或有机物发酵生成乳酸都会使米酒的酸性增强,pH降低,故答案为:葡萄糖分解时产生的CO2溶于水生成碳酸、少量乙醇被氧化为乙酸或有机物发酵生成乳酸都会使米酒的pH降低;
(2)当米酒的酒精度达到一定值后,即酒精浓度达到一定值后,会抑制酵母菌的活动能力,发酵作用会逐渐停止,故米酒酒精度达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故答案为:当米酒的酒精度达到一定值后,会抑制酵母菌的活动能力,发酵作用会逐渐停止。
28.(1)氨基酸
(2) 溶解度 溶解
(3)生理活性
(4)黄色
(5)特殊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