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典型真题)解决问题-重庆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高频易错期末真题精选(含解析)(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典型真题)解决问题-重庆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高频易错期末真题精选(含解析)(西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07 07:0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典型真题)解决问题-重庆市2023-2024学年
三年级上册数学高频易错期末真题精选(西师大版)
试卷说明:本试卷试题精选自重庆市近两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真题试卷,难易度均衡,适合重庆市及使用西师大版教材的三年级学生期末复习备考使用!
1.工厂采购了98个灯泡准备安装在新街道的灯柱上,每根灯柱装4个灯泡。最多可以装多少根灯柱?还剩多少个灯泡?
2.一本故事书共58页,小冬每天看8页,他一个星期能看完吗?(一个星期按7天算)
3.元光小学有441名同学去参观动物园,租了8辆车,够吗?
4.张昊和同学一起去郊游,路上用了1小时45分,上午8时到达目的地,他们是几点出发的?
5.一个长方形的西餐桌,长150厘米,宽70厘米。这个西餐桌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6.宣传牌上画着小树,左边有4棵树,右边有6棵树,每棵树上有3个三角形,宣传牌上一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7.新年的挂历每本15元,买4本送1本,张阿姨一次买4本,每本便宜多少钱?
8.学校食堂运进100千克食用油,用了8天,还剩4千克,平均每天用多少千克食用油?
9.小丽一家去乙城看望爷爷、奶奶,从王镇出发先乘2小时汽车,在甲城换车,再乘5小时火车.火车每小时95千米,汽车每小时50千米?
(1)从王镇到甲城有多少千米?
(2)从小丽家到奶奶家一共有多少米?
10.一本书有121页,淘气已经看了58页,剩下的要7天看完,那么淘气平均每天需要看多少页?
11.飞机每分钟飞行15000米,2小时15分飞行多少千米?
12.有一块花布4米,正好可以做6条童裤,每条童裤用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13.建筑工人在广场上铺地砖,张师傅6时铺了13平方米,成师傅5时铺了11平方米,哪位师傅铺得快些?
14.丽丽买了3个笔记本,每本3元钱,又买了4枝钢笔,每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本笔记本价钱的2倍,丽丽一共花了多少钱?
15.一共有400箱苹果,如果每车运102箱,4辆车能运完吗?
16.两根同样长的木条钉在一起,钉成了45厘米长的木条,中间重叠部分长11厘米.这两根木条各长多少厘米?
17.如图正方形操场的周长是4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18.
至少需要多少张餐桌?
19.美术课上,王老师带来了80张彩纸,平均每人分2张彩纸,这些彩纸够全班39人分吗?
20.希望小学参加校外兴趣小组的人数,本学期比上学期多52人,本学期人数是上学期的4倍多1人.本学期有多少人参加校外兴趣小组?
21.某小学有6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有196人。全校学生能同时参观吗?
参考答案:
1.24根;2个。
【分析】用灯泡总数除以每根灯柱装的灯泡数,得到的商是可以装多少根灯柱,余数为剩余的灯泡数量。
【详解】98÷4=24(根)……2(个)
答:最多可以装24根灯柱,还剩2个灯泡。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明白商和余数在本题中代表的意义是关键。
2.看不完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看看58里面有几个8页,然后再和7天进行比较即可.
解:58÷8=7(天)…2页;
他一个星期看不完.
答:他一个星期看不完.
点评:本题也可以求出7天看的页数,再和58页进行比较即可.
3.不够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辆车准乘54人,8辆车,就是8个54,即54×8,如果大于或等于441就够,否则不够.
解:根据题意可得:
54×8=432(人);
432<441.
答:不够.
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8辆车准乘的人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4.8时—1时45分=6时15分
【详解】略
5.440厘米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解:(150+70)×2
=220×2
=440(厘米)
答:西餐桌的周长是440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
6.30个
【分析】用加法计算出树的总数,用每棵树上三角形的个数乘树的总数求出三角形的总数.
【详解】3×(4+6)
=3×10
=30(个)
答:宣传牌上一共有30个三角形。
7.3元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张阿姨一次买4本,实际上是给了5本,而花的是4本的钱数,即15×4=60元,那么现在每本的价格就是:60÷5=12元,然后与原来每本的价格进行比较即可.
解:根据题意可得:
15×4=60(元),
60÷5=12(元),
15﹣12=3(元).
答:每本便宜3元.
点评:根据题意,先求出张阿姨花的钱数,然后再求出她实际每本的价格,然后再与原来每本的价格进行比较解答即可.
8.12千克
【详解】(100-4)÷8=12(千克)
答:平均每天用油12千克。
9.100千米;575000米.
【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汽车的速度乘2,求出从王镇到甲城有多少千米即可.
(2)首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火车的速度乘5,求出从甲城到乙城的路程是多少,然后用它加上从王镇到甲城的路程,求出小丽家到奶奶家一共有多少米即可.
解:(1)50×2=100(千米)
答:从王镇到甲城有100千米.
(2)95×5+100
=475+100
=575(千米)
575千米=575000米
答:从小丽家到奶奶家一共有575000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10.9页
【详解】(121-58)÷7=9(页)
11.2025千米
【详解】试题分析:直接根据速度×时间=路程解答即可.
解:2小时15分=135分;
15000米=15千米;
15×135=2025(千米);
答:2小时15分飞行2025千米.
点评:此题属于行程问题的基本类型,解答关键是把时间、长度单位的换算.
12.每条童裤用这块布的
【详解】试题分析:把4米的花布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6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用1除以6即可.
解:1÷6=;
答:每条童裤用这块布的.
点评:本题主要运用分数的意义解答即可.考查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运用情况.
13.成师傅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13÷6可以求出张师傅的工作效率,11÷5,可以求出成师傅的工作效率,然后再进行比较即可.
解:
13÷6=≈2.17(平方米);
11÷5==2.2(平方米);
2.2>2.17.
答:成师傅铺得快些.
点评:关键是求出两位师傅的工作效率,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14.3×2=6(元)3×3+6×4=33(元)
【详解】略
15.102×4≈100×4=400(箱) 答:4辆车能运完.
【详解】用每车运苹果的箱数×车的辆数即可求出4辆车所运苹果的总箱数,然后再与400作比较即可.
16.11厘米.
【详解】试题分析:如图:从图中可以知道,中间重叠部分长11厘米,两个木条钉在一起长45厘米,那么,除了重叠部分,每段长(45﹣11)÷2=17(厘米),再加上重叠11厘米就是原来每根木条的长度.
解:(45﹣11)÷2+11
=34÷2+11
=17+11
=28(厘米)
答:这两根木条各长11厘米.
【点评】此题属于重叠问题,关键是求出除了重叠部分每段的长度,然后再加上重叠的11厘米即可.
17.144平方米
【详解】试题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得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求解..
解:48÷4=12(米);
12×12=144(平方米);
答:这个操场的面积是144平方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使用.
18.16张
【分析】看图可知,年级一共有94人需要就餐,每张餐桌能坐6人,用除法计算,即可求出需要多少张餐桌。
【详解】94÷6=15(张)……4(人)
15+1=16(张)
答:至少需要16张餐桌。
【点睛】本题考查了除法的简单应用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计算结果有余数,因为余数表示的是还有人没有座位,还需要一张桌子,所以结果需要加上1。
19.够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彩纸的总张数÷平均每人分的张数=这些彩纸可以分的人数,依此列式并计算,最后与39人比较即可。
【详解】80÷2=40(人)
40人>39人,够
答:这些彩纸够全班39人分。
【点睛】熟练掌握整十数与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69人
【详解】试题分析:首先把上学期的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可知本学期的人数去掉多的1人,才是上学期的4倍,即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本学期比上学期多52人,变成了多51人;那么本学期的人数比上学期的人数多4﹣1=3倍,根据除法的意义求出上学期的人数,再根据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本学期比上学期多52人,算出本学期的人数.
解:上学期的人数:
(52﹣1)÷(4﹣1)
=51÷3
=17(人)
本学期的人数:
52+17=69(人)
答:本学期有69人参加校外兴趣小组.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1”,还得明白本学期的人数去掉1人才是上学期的4倍,才能知道本学期的人数比上学期多的人数是单位“1”的几倍,从而求出标准量,即上学期的人数,再根据题意求出本学期的人数.
21.能
【分析】根据题意,用平均每个年级的人数乘年级的个数,先求出这个小学的学生总数,再与1300人进行比较即可解题。
【详解】196×6=1176(人)
1176<1300
答:全校学生能同时参观。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长和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