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
多媒体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第8课 台阶
台 阶
李森祥
人生是一节一节台阶
许多人渴望在台阶上找到
自己的高度
父亲正是如此
可是
--果真吗?
学习目标
积累、掌握重点字词,
把握课文内容。
2.理解“父亲”形象。
3.学习本文围绕“台阶”
立意、组材的写法。
涎( )水
揩( )油
尴尬( )
凹凼( )
筹( )划
撬( )
硌( )
黏( )性
镶嵌( )
蹿( )上
掺( )上
胯( )骨
倔强( )
门槛( )
检查预习:给下列蓝颜色字注音
xián
kāi
chóu
qiào
nián
xiāng
cuān
chān
jué
kǎn
gān
dàng
kuà
gè
解释下列词语:
凹凼:
尴尬: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低眉顺眼:
凹陷,水坑。
神情、态度不自然。
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低着眉头,眼中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
李森祥,当代的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他与高峰合著的《王中王》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央电视台热播过的《天下粮仓》,李森祥便是该剧的策划。作为浙江电视台制作中心主任李森祥长期从事影视剧创作、拍摄、策划工作,有很强的艺术感受能力。代表作有小说《小学老师》、《抒情年代》、《传世之鼓》等。作品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其艺术特色是文字简洁、善抓细节。
本文围绕什么来写的?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试用第三人称说说本文的故事梗概。
台阶
XX家的老屋只有3级台阶,他眼看人家台阶高而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可凭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要准备大半辈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凭自己的力气,干了10年、20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干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的捡,一角一分的赚,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9级台阶,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又怎么样?
1、父亲为什麽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台阶高,就意味着屋主人的地位高。这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
父亲对台阶的要求,也就是对地位的要求。
相关链接:
中国传统的建筑物的文化底蕴
“阴阳八卦”的传统文化 :一、三、五、七、九是阴中的级别的象征,而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别的象征。所以民间百姓的门槛一般是三个台阶以图吉利而且也是地位级别的写照。
生 理 需 要
安 全 需 要
交 际 需 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人类需要层次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他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
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
3.新屋造好后,父亲变得怎样了
身体上:老了、身体垮了
心理上:老觉得不自在,不对劲
身心俱累
捡砖
捡瓦
捡石头
存角票
种田
砍柴
编草鞋
踏黄泥
台阶低 地位低
渴望受
人尊重
台阶高:受人尊重
父 亲:人老体衰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说说你对这位父亲形象的认识
父亲这样做值吗?
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1、文中造新屋的过程写的简略,造台阶写的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在父亲心理,新台阶的动工,就意味着“地位的提高”,我们平时遇到父母升职等事时,都是举家欢庆的。那么父亲是怎样庆贺的?
放了四颗大鞭炮。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
但是,父亲在放鞭炮时,他的神情是很有意思的。找出来,看看他有什么特色?
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一辈子低眉顺眼、老实厚道,高兴起来也与众不同。一双手放在哪里都不是。
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么?
不对劲。 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2、我认为这篇课文是可以删除一部分的,大家认为是哪一部分?
老屋的三级青石板的描写。
你看这里都罗嗦了些什么?
1)来历——体壮如牛
(与后面,闪了腰作对比。)
2)粗糙——
经济条件差。
3)我跳上跳下——
我年幼,新屋盖好,我“长成大人”,所用时间之长。
4)脚板——
终年辛劳;说明家庭的穷困。
你说这样写有必要吗?为什么?
有必要,因为都与后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都对后面的情节起对比或反衬的作用。
3、“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
一方面,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
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
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另一方面,第一人称,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4、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1.以“台阶”为线索,组织情节.
2.“父亲”形象生动,个性鲜明.
3.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同:
异:
《背影》
《台阶》
都是表现父亲的文章,
都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
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
突出了父亲的背影,突出了父爱,给人深刻的印象,让人强烈地感受父爱。
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
建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请以“台阶是父亲的--”来谈谈
台阶是父亲的理想
台阶是父亲的心灵沉重负担
台阶是父亲的催老剂
台阶是父亲的自尊
请以“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来谈谈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岁月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青春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健康
聊聊你的父亲,或者聊聊你知道的父亲,请试着感受父亲们的品格或胸怀。(假如我当父亲)
小结 :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诗歌进行自主阅读。
推荐书目:
苏童《父爱》
梁实秋《代沟》
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
那是我小时候
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
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
半壶老酒
等我长大后
山里孩子往外走
想儿时一封家书
千里写叮嘱
盼儿归一袋闷烟
满天数星斗
都说养儿能防老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流
都说养儿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