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夏朝建立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朝建立
西周建立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0年
东周建立
公元前221年
秦朝建立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25年
?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课程标准:
了解东汉的建立,
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学 习 目 标
能概括出汉光武帝采取措施的内容,并能总结出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能分析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对东汉政局的影响。
能记住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背景、人物、结局、影响。
本课重点:知道“光武中兴”的内容
本课难点: 分析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影响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自 学 任 务
阅读课本P63-P64,圈出东汉建立的时间、都城、人物、统治者的措施。
阅读课本P65,找出东汉时期的政治特点。
阅读课本P65,勾画出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背景、人物、结局、影响。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一:光武中兴
1.东汉建立的背景
西汉后期政治腐败(王莽篡权)
西汉灭亡(公元9年)
外戚王莽建立新朝
农民起义(绿林、赤眉起义)
2.东汉的建立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公元25年
洛阳
刘秀(汉光武帝)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探究主题一:光武中兴
思考1:结合材料,讲一讲汉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一:“民有嫁妻卖子,愿归父母者,咨听之,敢拘执,论如律。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后汉书·光武帝纪》
材料二:其令中都官、三辅、郡、国出系囚,罪非犯殊死,一切勿案,见徒免为庶人。
——《后汉书·光武帝纪》
材料三:省并400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秋九月,河南尹张汲、诸郡太守等十余人,坐度田不实,皆下狱死。 ——《后汉书·光武帝纪》
材料四:“南单于遣使诣阙贡献,奉藩称臣”。次年,光武授南单于玺绶,令入居云中
——《南匈奴传》
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
减轻刑罚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严惩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考2:对比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概括两汉时期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共同原因:
(1)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2)善于吸取教训,调整政策。
(3)实行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4)善于用人、纳谏。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皇帝的母族、妻族。王莽是西汉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
视频:东汉外戚与宦官的势力消长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探究主题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思考1:说出观察图片的信息,谈谈这一现象会导致什么政治问题。
图片信息:东汉皇帝即位时的平均年龄小,平均寿命低。
政治问题:皇权旁落,政治混乱,政局动荡。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考2:假如你是一位刚刚登基的东汉小皇帝,若想坐稳皇位你可能会依靠哪些人?有什么后果?
后果:使得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三: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
原因:
领导人:
爆发时间:
爆发范围:
结果:
影响:
张角
公元184年
全国各地
失败
沉重打击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大批贫民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繁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1.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
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
②统治者调整政策
③社会局面稳定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答案】A
2.东汉中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
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
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3.下列关于黄巾起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政权
B.东汉政权在黄巾起义打击下迅速灭亡
C.黄巾起义使东汉政权一蹶不振
D.东汉政府镇压了黄巾起义,并巩固了政权
【答案】C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