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淝水之战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课程标准:
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学 习 目 标
能讲述淝水之战的基本情况。
能记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意义。
能归纳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和意义。
本课重点:记住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意义
本课难点: 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自 学 任 务
阅读课本P93-P94,圈出淝水之战交战双方、时间、地点、结果、影响。
阅读课本P94-P95,找出北魏建立的时间、统一北方时间、孝文帝改革内容和作用。
阅读课本P95-P96,勾画出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表现和作用。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一:淝水之战
视频:淝水之战
时间
作战双方
地点
战争特点
结果
影响
383年
前秦VS东晋
淝水
以少胜多
东晋大败前秦
前秦政权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
知识链接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布
历史人物
孝文帝,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为元宏,他四岁继皇位,是北魏王朝的第6个皇帝,继位19年时,祖母冯太后去世,开始真正掌握政权。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佛对坐--寓意冯太后和孝文帝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探究主题:北魏孝文帝改革
思考1:读地图,想一想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思路引领:可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生活习俗、最终目的等方面分析)
原因:洛阳地处中原,气候适宜,物产丰富;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便利,有利于统治中原地区。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考2:以下材料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请你将每项措施浓缩为三个字,而且中间有个“汉” 字。
说汉语
改汉姓
材料一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魏书·咸阳王禧传》
材料二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联汉姻
穿汉服
材料四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
材料三《孝文帝出行图》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考3:今天,在我们的56个民族中,已经没有了鲜卑族。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当年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族慢慢消失,所以孝文帝的改革不值得肯定。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不同意。
理由: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主动、彻底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孝文帝的改革还是值得肯定的。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领域 民族交融的表现
生产生活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社会习俗
民族心理
相互学习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
相互借鉴吸收
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
阅读教材内容,完成表格。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1.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从西晋开始到北魏建立,内迁各族中,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有 ( )
①匈奴 ②鲜卑 ③氐 ④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答案】D
2.某“元”姓同学对自己的姓氏发生了兴趣,在上网查询时才发现历史上曾有将拓跋氏改为元姓的历史。请问它发生在 ( )
A.管仲改革时期
B.商鞅变法时期
C.秦始皇大统一时期
D.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下列对内迁少数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在黄河流域建立过一些政权 ②大多逐渐汉化
③受汉族的政治影响日益加深 ④采用汉姓、学习汉语、改穿汉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