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视频:金田起义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 3 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
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学 习 目 标
能说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起因、兴盛、转折点、失败的标志和原因。
能知道《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并对其作出评价。
能概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以及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本课重点: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本课难点: 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自 学 任 务
阅读课本P13-P15,圈出洪秀全在金田起义的背景、时间、主要参与者。
阅读课本P15,找出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过程,勾画出《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结果。
阅读课本P16-P17,勾画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和失败的标志,同时圈出《资政新篇》的内容与结果,背诵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知识链接
拜上帝会
“拜上帝会”也称为上帝教或拜上帝教,洪秀全创立的用宗教名义进行斗争的农民组织。1843年夏,洪秀全从《劝世良言》中吸取一些基督教教义,同冯云山在广东花县创立。洪秀全先后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提出上帝是古今中外唯一的真神,人人应该拜上帝,不拜邪神,不行恶事;主张天下男女是兄弟姊妹,要力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而奋斗。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材料一: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激励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毒打交不起税的人。“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二:“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思 考: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请结合课本及材料信息解释这句话。
探究主题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这句话反映了列强的侵略激化了国内业已尖锐的阶级矛盾。鸦片战争的军费和战后的赔款以及随之出现的外国经济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阶级矛盾激化是发生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原因。
思 考: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请结合课本及材料信息解释这句话。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一)金田起义——运动爆发
1851年1月11日
2.地点:
1.时间: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3.领导者:
洪秀全
建号 :太平天国
起义军: 太平军
导学内容一: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历程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二)永安建制——初建政权
洪秀全(天王)
杨秀清
(东王)
萧朝贵
(西王)
冯云山
(南王)
韦昌辉
(北王)
石达开
(翼王)
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为以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天京事变埋下了祸根。
(三)定都天京——同清对峙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四)北伐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太平军西征形势图
(五)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杨
韦
石
②杀
④杀
③责
⑤疑
⑥走
⑦灭
洪
①逼
时间:(1856年)
历史人物
曾国藩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靠镇压太平天国发迹,不仅官居一品,而且以文人获封武侯,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1853年回乡期间,他鉴于清朝军队腐朽不堪,遂以当地团练为基础,利用儒家思想和宗法关系,编练了一支带有极强私人性质的武装--湘军,因此成为近代军阀的鼻祖。1854年,湘军练成水陆两军,开赴湖南、湖北战场与太平军作战。太平军遇到了自金田起义以来最凶悍的敌人。
曾国藩
(1811-1872)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六)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李救援失败,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就义;李秀成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洋枪队和淮军的抵抗。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李救援失败,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就义;李秀成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洋枪队和淮军的抵抗。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1.《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
核心内容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 的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结 果
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实施
导学内容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2.《资政新篇》——治国方案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文献 不同点 相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 符合历史发展方向
1、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2、都脱离实际;
3、未能实施。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内容
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质是消灭私有制;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知识链接
《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是清代洪仁玕撰政书,1859(咸丰九年)刊行。洪仁玕1859年4月被封为干王,总理全国政事。他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经洪秀全批准后,作为官方的文书正式颁行,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没有付诸实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未产生显著作用。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思考1:读史料,从史料中找出一句话来印证《天朝田亩制度》要建立的人人平等,没有剥削的社会。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探究主题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条件:稳定的社会环境;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以民为本的领导者。
不具备。当时中国正处于战乱时期,没有条件实行;另外当时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贫富差距大,生产力水平低下;同时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们属于小农阶级,容易滋生腐化思想,很难真正做到以民为本。
思考2:这种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社会是美好的,请问要实现这样的社会需要什么条件呢?当时具备这些条件吗?请指出结论。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材料一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引自《洪仁玕自述》
材料二 (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的惊惶还要厉害。
——马克思《中国事件》
思考:洪仁玕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人助妖”,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探究主题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考:洪仁玕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人助妖”,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不同意,根本原因应该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洋人助妖”是客观因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并不会从根本上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所以洪仁玕的观点是错误的。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这才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技巧:
第1步:明确观点:判断+观点
第2步:回答:洪仁玕的错误+自己观点的正确原因
第3步:总结:因此根本原因XXXX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1.近代浙江慈溪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洋人怕的红头军。”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 陈胜吴广起义
C.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D. 五四爱国运动
【答案】A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2.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
A. 北伐失利
B. 永安建制
C. 安庆陷落
D. 天京事变
【答案】D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3.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 杨秀清
B. 李秀成
C. 洪秀全
D. 石达开
【答案】C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