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22张PPT+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22张PPT+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06 20:0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程标准: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学 习 目 标
能知道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合作的实现。
能概述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重要战役以及意义。
能知道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史实。
能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本课重点:知道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史实
本课难点: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自 学 任 务
阅读课本P70-P71,圈出中共三大和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内容。
阅读课本P71-P73,勾画出黄埔军校成立的时间、地点、意义;找出北伐战争的开始时间、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重要战役以及意义。
阅读课本P73-P74,找出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表现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3.内容:
2.地点:
1.时间:
1923年6月
广州
(一)中共一大的召开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二)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中国国民党一大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1924年1月
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广州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材料一: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孙文
材料二: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 ——1923年中共三大宣言
探究主题一:国共第一次合作
思考1: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不约而同地阐述了一个相同意愿是什么?
相同意愿:国共两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进行合作。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考2:国共两党有没有合作的共同基础?它是什么?
有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知识链接
黄埔军校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二:北伐胜利进军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湖南、湖北
汀泗桥之战、贺胜桥之战
北伐目的
北伐对象
主战场
重要战役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主力,震动全国。
知识链接
汀泗桥之战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同吴佩孚的北洋军在此展开一场空前激战,打败北洋军,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汀泗桥北伐战役遗址位于现咸宁市汀泗桥火车站北约500 米的京广铁路西侧山头上,1988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成为湖北省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 考:北伐战争取得了怎样的结果,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结果呢?
张作霖
兵力35万
吴佩孚
兵力20万
孙传芳
兵力20万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湖南

西


湖北
浙江






广州
桂林
北伐战争形势图
探究主题二:北伐战争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 考:北伐战争取得了怎样的结果,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结果呢?
结果:北伐军胜利进军。
原因:(1)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各革命阶级的力量空前团结。
(2)北伐师出有名,属正义战争,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3)北伐作战目的明确,作战方针正确。
(4)广大官兵英勇作战,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5)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6)北洋军阀失道寡助,且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一)国共合作破裂
(1)开始破裂: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2)全面破裂: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国民革命宣告失败。
(二)二次北伐和东北易帜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这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名义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知识链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的摧残,标志着大革命的部分失败,是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同时也宣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经过四一二政变,国民党基层组织基本瘫痪,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迅速扩大,经历了深刻的锻炼和严峻的考验,共产党初步积累了反正两方面的经验,为领导中国人民把斗争推向新的更高的阶段准备了条件。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考:国民革命最后是失败了,请根据下面的线索寻找失败的原因,你能不能为当时迷茫中的中国共产党从失败的原因中找到几点启示呢?
材料一:右图漫画《同去,同去砍人去!》
客观: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材料二: “1926年9月,英国军舰公然炮击进攻武汉的北伐军……各帝国主义集结在上海.....随时准备进攻北伐军。”
探究主题三:国民革命的失败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材料三: 马林和陈独秀:中国革命目前的任务,只是进行国民革命,国民党是代表国民革命运动的党,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陈独秀下令将纠察队全体解散。所有枪支,交存政府。
主观:①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和实践经验;②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妥协退让;③没有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力量。
启示: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掌握革命武装,坚持 武装斗争。
技巧:启示应该从自身不足去找出路。
视频: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1.近代中国一所军校的大门上赫然写着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人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该学校的创办( )
A. 维护清朝的统治
B.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培养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答案】D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2.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南北统一的事件是( )
A. 黄埔军校的建立
B. 北伐胜利进军
C.宁汉合流
D. 东北易帜
【答案】D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3.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它的第一号命令就是清党通缉令,通缉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共产党员。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 没有打倒军阀张作霖
B. 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反动派大肆屠杀
C. 国民党实行“清共”
D.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答案】D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