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24张PPT+内嵌音视频)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24张PPT+内嵌音视频)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06 20:5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松花江上》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程标准: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学 习 目 标
能记住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及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史实。
能说出一二·九运动发生的原因、经过及影响。
能阐明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本课重点:记住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相关史实
本课难点: 阐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自 学 任 务
阅读课本P86-P87,圈出九一八事变的时间、经过、结果和影响;圈出日军建立伪满洲国的时间、地点、企图和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表现。
阅读课本P88,勾画出一二·九运动的时间、地点、口号、结果、影响。
阅读课本P89,在西安事变爆发的时间、目的、领导人物、经过下画波浪线。
知识链接
法西斯
法西斯现象征强权、暴力、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掠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极端独裁形式。后来,奉行独裁统治的意大利法西斯党用来作为该党的标志。法西斯逐渐成为一种国家民族主义的政治运动,在1939年~1945年的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蔓延大半个欧洲。在1933年~1945年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在1922年~1943年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等等,其专制统治都是法西斯。1936年二二六兵变之后,日本法西斯上台。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一:九一八事变
制造柳条湖事件
3.经过:
2.地点:
1.时间:
1931.9.18
沈阳
诬陷
袭击北大营,
炮轰沈阳城,占领沈阳
4.结果:
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山河,全部沦于敌手。
5.影响: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开始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历史人物
杨靖宇在冰天雪地没有支援,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敌人周旋5昼夜后,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5岁。后来敌人将其遗体解剖,结果在他的肠胃中发现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侵略者大受震惊。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考1:事出必有因,你能从下面给出的线索中找出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吗?
线索一: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①灭亡中国,称霸亚太是其既定国策。(根本原因)
线索二: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②转嫁国内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直接原因)
探究主题一:九一八事变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线索三: 20世纪30年代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中国内部,蒋介石政府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这给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以可乘之机。
③欧美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④蒋介石忙于在南方“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有利时机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考2:观看视频,谈谈为什么日军敢以1万余人就进攻有着30多万人的东北军,最后还在短时间内相继占领东北三省?
视频:九·一八事变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考2:观看视频,谈谈为什么日军敢以1万余人就进攻有着30多万人的东北军,最后还在短时间内相继占领东北三省?
①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命令张学良放弃抵抗,导致东北三省陷于敌手。
②国民党军队内部的不团结,东北军不战而溃,军政大员四散逃避。
③当时国家的不统一,各军阀之间相互猜疑,互不配合。
④东北军疏于防范,而日军对东北蓄谋已久等。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考3: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社会各势力的反应。
①国民党:实行不抵抗政策,放弃东北。
②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坚持抗日。
③普通民众: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北平数千名学生发动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④亲日势力: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知识链接
华北自治运动
华北五省自治又称华北特殊化、华北分离工作、华北自治运动、华北事变,是指1935年期间,由日本特务机关幕后策划的独立于中华民国政府,投靠日本的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五省为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
华北危急!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1935年12月9日;北平
华北危机日益严重
学生;中国共产党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头、木棍镇压青年学生。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01
04
背景
口号
03
06
影响
主力与
领导力量
02
05
时间
地点
结果
导学内容二:一二 九运动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三:西安事变
01
时间地点
1936年12月12日;西安
02
人 物
张学良
杨虎城
03
性 质
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
04
经 过
张、杨扣蒋,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知识链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为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1935年8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会后,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指出目前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党的任务是建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考1: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而张学良、杨虎城作为蒋介石的部将为何敢以下犯上,发动“兵谏”?
①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中国共产党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张学良、杨虎城的个人爱国之心。
④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围剿红军。(直接原因)
探究主题二:西安事变
思考2: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哪一方的决定是站在全民族利益的基础上考虑的?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思想方针?
日军:日本企图利用这一事件挑拨中国国内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从中渔利,扩大对中国的侵略。12月17日,日本外相声称:“南京政府绝不能与张学良妥协,否则日本政府将不能坐视”,并暗中支持何应钦向西安进兵。
美国:美国白宫因为担心中国国内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将会排挤美英在华的势力。他们主张,只要蒋介石还能继续统治下去,不妨就和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联合。
苏联:一是通过电台广播、报刊舆论对张、杨发动西安事变进行谴责;二是通过向中共发出指示,要求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
共产党:党内红军指战员,许多人希望杀死蒋介石。中共中央指出这不利于中国的抗战。他们准备派周恩来等为代表前往西安帮助张、杨同蒋介石谈判。获悉,周恩来将于近日去西安谈判。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中国共产党。
思想方针:达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思考2: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哪一方的决定是站在全民族利益的基础上考虑的?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思想方针?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1.右图是一位同学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画的一幅画,请你仔细观察判断它反映的主题应是( )
A. 月映华夏魂 腾飞中国龙
B. 月圆神州情 勿忘国耻恨
C. 雄鸡舞婵娟 两岸一家亲
D. 奋譬揽明月 随手摘星辰
【答案】B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2.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主要是指( )
A. 华东地区
B. 华北地区
C. 平津地区
D. 东北地区
【答案】D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3.在国共重新合作的客观形势逐次成熟的时候,起到促进合作作用的历史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台儿庄战役
D. 重庆谈判
【答案】B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