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21张PPT+内嵌视频)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21张PPT+内嵌视频)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06 21:5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你知道91岁日本老兵为什么要在卢沟桥上下跪吗?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程标准: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学 习 目 标
能概述日军发动七七事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能记住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意义。
能知道淞沪会战的基本情况及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
本课重点:记住七七事变的影响
本课难点: 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意义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自 学 任 务
阅读课本P91,圈出七七事变的时间、地点、借口、概况以及影响。
阅读课本P92,勾画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进程、内容和意义。
阅读课本P92-P93,在淞沪会战的起因、经过、结果、意义下画波浪线。
阅读课本P93-P94,找出日军攻陷南京的时间以及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暴行。
知识链接
卢沟桥事变的背后
1936年,日本华北驻屯军以卑鄙的手段占领丰台,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前夕,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约4万人;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 及其所统辖的约17000人的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已强占丰台,逼迫中国军队撤走。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一:七七事变
我来作报道
(通讯员 ) 年7月7日,日军以
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该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于是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中国驻军奋起反击。尽管在平津保卫战中,我国军将士英勇抵抗,但7月底,北平、天津依旧相继失陷。
1937
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
视频:卢沟桥事变
知识链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是动员并团结全民族力量展开长期抗战的根本保证,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
八路军
总 指 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新四军
军 长 :叶 挺
副军长 :项 英
2.中国工农红军改编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
1.国共合作标志:
1937年9月,国民党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材料一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材料二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 “最后关头”演说
思考1:阅读材料和教材内容,谈一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的,它具有什么特征?
探究主题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①具有广泛的民族性,是全民族广泛而长期的合作。
②具有不稳定性,因为国共两党没有一个统一正式的组织机构,和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政治纲领。
③统一战线内部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它们之间的斗争贯穿于抗日战争始终。
思考1:阅读材料和教材内容,谈一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的,它具有什么特征?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考2:这样的统一战线会展现出什么样的力量?
这样的统一战线会展现出巨大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指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合作抗日,如: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这些都为中国抗日战争早日取得胜利提供可靠保证。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二:淞沪会战与南京大屠杀
(一)淞沪会战
起因:
主要战役:
结果:
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军于1937年8月13日,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宝山保卫战(姚子青)、四行仓库战斗(谢晋元)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但它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二)南京大屠杀
开始时间:
屠杀手段:
屠杀人数:
1937年12月
集体枪杀、焚烧、活埋、
砍头、军犬撕咬
30万人以上
视频:南京大屠杀中日军滔天罪行
视频:日本前首相安倍及多名高官参拜靖国神社
知识链接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北的神社,供奉着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大多数是在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及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三万名台湾高砂义勇军等日本兵。多年来,参拜靖国神社已成为部分日本政客拉拢选民、展示右翼思想的"个人秀"。日本政客的数次参拜破坏了日本与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 考:当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时,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刻骨铭心。为此请你设计一个让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方案。(说明:要能够每年推行,活动主办方可以是政府、学校或者纪念馆,要有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说明。)
探究主题二:南京大屠杀
材料: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是战后日本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并多次篡改历史教科书,其首相也多次参拜靖国神社。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思 考:当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时,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刻骨铭心。为此请你设计一个让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方案。(说明:要能够每年推行,活动主办方可以是政府、学校或者纪念馆,要有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说明。)
视频:国家公祭日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1.近代以来,日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答案】C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2.照片定格历史瞬间。下列四幅图片最能体现抗日战争的特点是( )
A.全民族抗战 B.局部抗战
C.分散抗战 D.自发抗战
【答案】A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3.1937年12月15日的《芝加哥每日新闻报》刊出了《日军杀人盈万》的新闻报道。这一报道揭露的暴行是( )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旅顺大屠杀
D.南京大屠杀
【答案】D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