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课堂达标训练试卷 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 (二)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化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课堂达标训练试卷 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 (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31 20:06:26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化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课堂达标训练试卷 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 (二)
一、选择题
1.蔗糖在隔绝空气加热时,生成碳和水,则可推断蔗糖的组成元素是(  )
A.只有碳 B.只有碳、氢 C.只有氢、氧 D.碳、氢、氧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生成物碳和水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则说明反应物中也含有三种元素,蔗糖在隔绝空气加热时,生成碳和水,说明蔗糖中含碳、氢、氧元素;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2.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2 g H2完全燃烧生成36 g H2O
C.水变成汽油 D.冰转化成干冰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石墨制成金刚石都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可能过化学变化转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B.2 g H2完全燃烧只能生成18g H2O,不符合题意;
C.水中含有氢、氧元素,而汽油中含有碳元素,化学反应不能改变元素种类,不符合题意;
D.冰中含有氢、氧元素,干冰中含有碳、氢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能改变元素种类进行分析。
3.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能量变化 D.自然界中所有变化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遵循的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遵循的普遍规律分析。
4.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A.2H2+O2 2H2O B.2H2+O2 2H2O
C.2H+O H2O D.2H2+O2=2H2O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氢气燃烧是氢气与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水的反应;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氢气燃烧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书写方程式分析。
5.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有时会用到符号“△”。这个符号表示的含义是(  )
A.加热 B.点燃 C.燃烧 D.高温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化学方程式中的△符号只能表示加热。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过程中需要注明的条件,如加热,点燃,催化剂等条件分析回答。
6.(2018·乐山)201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将于8月3日传递到乐山。团结、互助、友爱、勇敢、坚强!大灾之后,“祥云”火炬的传递增添了新的意义。“祥云”火炬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5O2+X 3CO2+4H2O。由此可知,“祥云”火炬燃料X的化学式为(  )
A.C3H7OH B.CH4 C.C2H6 D.C3H8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反应前原子名称及个数为:氧10,反应后原子名称及个数为:碳3、氢8、氧10,则X中含有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化学式为C3H8;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发生改变。
7.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1gCH4和2g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gCO2和2gH2O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有: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A、在反应中“+”读作“和”,该反应可读作:甲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读法错误.B、物质不讲个数,不能说一个甲烷,从微观上,每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故选项读法错误.C、从微观上,每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故选项读法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可读作:每16份质量的甲烷和64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36份质量的水,则1gCH4和4gO2在点燃条件下能充分反应,故选项读法错误.故选C.
【分析】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O2 2CO+CO2+3H2O,则X的化学式(分子式及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等都可称为化学式)为()
A.C3H6 B.CH3OH C.HCHO D.HCOOH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改变来解题。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X+2O2 2CO+CO2+3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为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3、7、6,所以可以知道3X中含有3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H2O.
故选C.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推断物质的化学式.此类题是经常考到的。
9.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化学反应的快慢 B.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三个方面的含义:宏观上面: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微观上面: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分子或原子)个数比;质量方面: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A、根据化学方程式无法知道化学反应的快慢,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A选项符合题意.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所以这种说法是正确的,B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反应条件(等号上下标明),C选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计量数),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
10.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是(  )
A.反应前物质的分子总数等于反应后物质的分子总数
B.反应前后各物质的体积相等
C.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要按原子个数不变进行;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
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这一现象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答案】遵守;生成了氧气,气球膨胀受到了向上的浮力;过氧化氢 水+氧气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实验中天平指针偏转是因为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气体使气球膨胀,受到了向上的浮力,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水和氧气;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气体体积增大受到空气的浮力增大分析。
1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以   的事实为依据;
(2)以   为根据。
【答案】(1)科学实验
(2)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书写方程式的原则,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质量守恒定律为根据。
【分析】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回答。
1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⑴设未知数;
⑵写出   ;
⑶找出相关的量;
⑷列   ;
⑸求   ;
⑹回答问题。
【答案】化学方程式;比例式;未知量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⑴设未知数;⑵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找出相关质量;(4)列比例式;(5)求未知量;(6)回答问题。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回答。
三、实验探究题
14.(2019·上饶模拟)如图所示是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和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时的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左盘上的锥形瓶在白磷点燃后为什么要塞紧瓶口?   .
(3)点燃后,若瓶塞未塞紧,待燃烧完毕后再塞紧,天平的指针将会   (填“偏左”“偏右”或“居中”)
(4)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水槽中,取下瓶塞,则进入瓶中的水占锥形体积的   .
【答案】(1)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防止瓶中的气体逸出,冷却后空气进入瓶中
(3)偏右
(4)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白磷易燃,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所以看到大量的白烟产生,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白磷燃烧时放热,瓶内压强大于瓶外压强,所以燃烧过程中不塞紧瓶塞瓶内气体容易跑出;冷却后瓶内气体被消耗,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压强,使外界空气进入瓶中;(3)若反应前没有塞紧瓶塞,待燃烧完毕后再塞紧,会导致白烟逸出,反应放热使气体膨胀,也会导致一部分空气逸出容器,从而导致生成物的质量偏小,而使指针向右偏;(4)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取下瓶塞,则进入锥形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的容积的五分之一。
【分析】(1)根据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和燃烧的现象分析
(2)根据白磷燃烧气体体积热胀冷缩分析
(3)根据点燃后,若瓶塞未塞紧会使气体外泄分析
(4)根据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分析
1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甲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2)相同条件下,甲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   (填“大”或“小”)。
(3)丙分子中硫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比是   ;
(4)请补全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   O2=2H2O+   。
【答案】(1)-2
(2)大
(3)1∶1
(4)3;2SO2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围观结构示意图可知甲物质是硫化氢,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2+X=0,X=-2,故填:-2
(2)甲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大
(3)丙分子中硫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比是32:(162)=1:1
(4)由微观结构的可知反应的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围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写出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解答
四、综合题
16.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填字母)。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   的质量。
(3)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陶土网上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的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   。
【答案】(1)B
(2)2Mg+O2 2MgO;参加反应的氧气
(3)部分生成物逸散到空气中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化学反应前后①原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②分子数目可能改变,④物质种类一定改变,故选:B。
(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是镁与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 2Mg+O2 2MgO,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质量,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3)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陶土网上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的镁条还轻, 可能是部分生成物逸散到空气中。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元素种类、质量、物质总质量不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物质种类、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分析;
(2)根据镁与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质量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五、简答题
17.蜡烛燃烧后生产二氧化碳和水。由此你可以推测出蜡烛中肯定含有哪些元素
【答案】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元素种类在化学变化前后是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化学变化后的元素有氢元素、氧元素、碳元素,所以化学变化前也应该有氢元素、氧元素、碳元素,又因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我们得出蜡烛里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分析】该题考查了元素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不变。
18.从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中,你能知道什么?(至少写出三点)
【答案】①水在通电的时,生成氢气和氧气;②反应条件是通电;③反应物是水;④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⑤每36份质量的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4份质量氢气和的32份质量氧气;即水、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9:1:8;⑥在通电下,2个水分子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只要以上答案任选三条即可.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方面的含义:(1)“质”的含义:表示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以及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2)“质量”的含义:表示了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如果反应物都是气体,还能表示它们在反应时的体积比;(3)“微观”的意义:如果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化学方程式还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分子个数比.从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中质”的含义:①水在通电的时,生成氢气和氧气;②反应条件是通电;③反应物是水;④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量”的含义:从宏观看,①每36份质量的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4份质量氢气和的32份质量氧气;即水、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9:1:8.从微观看,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因此,这个化学方程式还表示了②在通电下,2个水分子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分析】抓住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概念和含义来完成该题,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简明的表达形式.它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表达了化学反应的意义.
1 / 1人教版初中化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课堂达标训练试卷 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 (二)
一、选择题
1.蔗糖在隔绝空气加热时,生成碳和水,则可推断蔗糖的组成元素是(  )
A.只有碳 B.只有碳、氢 C.只有氢、氧 D.碳、氢、氧
2.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2 g H2完全燃烧生成36 g H2O
C.水变成汽油 D.冰转化成干冰
3.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能量变化 D.自然界中所有变化
4.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A.2H2+O2 2H2O B.2H2+O2 2H2O
C.2H+O H2O D.2H2+O2=2H2O
5.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有时会用到符号“△”。这个符号表示的含义是(  )
A.加热 B.点燃 C.燃烧 D.高温
6.(2018·乐山)201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将于8月3日传递到乐山。团结、互助、友爱、勇敢、坚强!大灾之后,“祥云”火炬的传递增添了新的意义。“祥云”火炬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5O2+X 3CO2+4H2O。由此可知,“祥云”火炬燃料X的化学式为(  )
A.C3H7OH B.CH4 C.C2H6 D.C3H8
7.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1gCH4和2g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gCO2和2gH2O
8.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O2 2CO+CO2+3H2O,则X的化学式(分子式及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等都可称为化学式)为()
A.C3H6 B.CH3OH C.HCHO D.HCOOH
9.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化学反应的快慢 B.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10.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是(  )
A.反应前物质的分子总数等于反应后物质的分子总数
B.反应前后各物质的体积相等
C.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
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这一现象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以   的事实为依据;
(2)以   为根据。
1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⑴设未知数;
⑵写出   ;
⑶找出相关的量;
⑷列   ;
⑸求   ;
⑹回答问题。
三、实验探究题
14.(2019·上饶模拟)如图所示是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和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时的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左盘上的锥形瓶在白磷点燃后为什么要塞紧瓶口?   .
(3)点燃后,若瓶塞未塞紧,待燃烧完毕后再塞紧,天平的指针将会   (填“偏左”“偏右”或“居中”)
(4)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水槽中,取下瓶塞,则进入瓶中的水占锥形体积的   .
1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甲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2)相同条件下,甲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   (填“大”或“小”)。
(3)丙分子中硫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比是   ;
(4)请补全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   O2=2H2O+   。
四、综合题
16.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填字母)。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   的质量。
(3)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陶土网上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的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   。
五、简答题
17.蜡烛燃烧后生产二氧化碳和水。由此你可以推测出蜡烛中肯定含有哪些元素
18.从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中,你能知道什么?(至少写出三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生成物碳和水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则说明反应物中也含有三种元素,蔗糖在隔绝空气加热时,生成碳和水,说明蔗糖中含碳、氢、氧元素;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2.【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石墨制成金刚石都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可能过化学变化转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B.2 g H2完全燃烧只能生成18g H2O,不符合题意;
C.水中含有氢、氧元素,而汽油中含有碳元素,化学反应不能改变元素种类,不符合题意;
D.冰中含有氢、氧元素,干冰中含有碳、氢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能改变元素种类进行分析。
3.【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遵循的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遵循的普遍规律分析。
4.【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氢气燃烧是氢气与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水的反应;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氢气燃烧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书写方程式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化学方程式中的△符号只能表示加热。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过程中需要注明的条件,如加热,点燃,催化剂等条件分析回答。
6.【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反应前原子名称及个数为:氧10,反应后原子名称及个数为:碳3、氢8、氧10,则X中含有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化学式为C3H8;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发生改变。
7.【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有: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A、在反应中“+”读作“和”,该反应可读作:甲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读法错误.B、物质不讲个数,不能说一个甲烷,从微观上,每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故选项读法错误.C、从微观上,每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故选项读法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可读作:每16份质量的甲烷和64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36份质量的水,则1gCH4和4gO2在点燃条件下能充分反应,故选项读法错误.故选C.
【分析】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改变来解题。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X+2O2 2CO+CO2+3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为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3、7、6,所以可以知道3X中含有3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H2O.
故选C.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推断物质的化学式.此类题是经常考到的。
9.【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三个方面的含义:宏观上面: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微观上面: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分子或原子)个数比;质量方面: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A、根据化学方程式无法知道化学反应的快慢,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A选项符合题意.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所以这种说法是正确的,B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反应条件(等号上下标明),C选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计量数),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
10.【答案】D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要按原子个数不变进行;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11.【答案】遵守;生成了氧气,气球膨胀受到了向上的浮力;过氧化氢 水+氧气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实验中天平指针偏转是因为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气体使气球膨胀,受到了向上的浮力,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水和氧气;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气体体积增大受到空气的浮力增大分析。
12.【答案】(1)科学实验
(2)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书写方程式的原则,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质量守恒定律为根据。
【分析】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回答。
13.【答案】化学方程式;比例式;未知量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⑴设未知数;⑵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找出相关质量;(4)列比例式;(5)求未知量;(6)回答问题。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回答。
14.【答案】(1)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防止瓶中的气体逸出,冷却后空气进入瓶中
(3)偏右
(4)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白磷易燃,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所以看到大量的白烟产生,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白磷燃烧时放热,瓶内压强大于瓶外压强,所以燃烧过程中不塞紧瓶塞瓶内气体容易跑出;冷却后瓶内气体被消耗,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压强,使外界空气进入瓶中;(3)若反应前没有塞紧瓶塞,待燃烧完毕后再塞紧,会导致白烟逸出,反应放热使气体膨胀,也会导致一部分空气逸出容器,从而导致生成物的质量偏小,而使指针向右偏;(4)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取下瓶塞,则进入锥形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的容积的五分之一。
【分析】(1)根据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和燃烧的现象分析
(2)根据白磷燃烧气体体积热胀冷缩分析
(3)根据点燃后,若瓶塞未塞紧会使气体外泄分析
(4)根据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分析
15.【答案】(1)-2
(2)大
(3)1∶1
(4)3;2SO2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围观结构示意图可知甲物质是硫化氢,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2+X=0,X=-2,故填:-2
(2)甲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大
(3)丙分子中硫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比是32:(162)=1:1
(4)由微观结构的可知反应的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围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写出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解答
16.【答案】(1)B
(2)2Mg+O2 2MgO;参加反应的氧气
(3)部分生成物逸散到空气中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化学反应前后①原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②分子数目可能改变,④物质种类一定改变,故选:B。
(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是镁与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 2Mg+O2 2MgO,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质量,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3)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陶土网上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的镁条还轻, 可能是部分生成物逸散到空气中。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元素种类、质量、物质总质量不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物质种类、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分析;
(2)根据镁与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质量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17.【答案】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元素种类在化学变化前后是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化学变化后的元素有氢元素、氧元素、碳元素,所以化学变化前也应该有氢元素、氧元素、碳元素,又因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我们得出蜡烛里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分析】该题考查了元素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不变。
18.【答案】①水在通电的时,生成氢气和氧气;②反应条件是通电;③反应物是水;④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⑤每36份质量的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4份质量氢气和的32份质量氧气;即水、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9:1:8;⑥在通电下,2个水分子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只要以上答案任选三条即可.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方面的含义:(1)“质”的含义:表示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以及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2)“质量”的含义:表示了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如果反应物都是气体,还能表示它们在反应时的体积比;(3)“微观”的意义:如果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化学方程式还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分子个数比.从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中质”的含义:①水在通电的时,生成氢气和氧气;②反应条件是通电;③反应物是水;④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量”的含义:从宏观看,①每36份质量的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4份质量氢气和的32份质量氧气;即水、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9:1:8.从微观看,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因此,这个化学方程式还表示了②在通电下,2个水分子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分析】抓住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概念和含义来完成该题,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简明的表达形式.它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表达了化学反应的意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