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能够详细说出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以及解释在比赛中如何运用。 2. 技能目标:能够在行进间两人相距3.5米距离下,成功做到传、球10次。在行进间快速进攻中,有一名防守人的情况下,能够成功将球传出3次以上。发展灵敏、速度、力量等素质,增强上下肢协调性及身体对抗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争胜,互帮互助的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动作要点 传球时,要求在中枢脚离地后、落地前,根据接球人的位置、跑动速度,准确地将球传出。接球时,要求接球人向前迎球。
课 次 教学目标 重点与难点 主要组织教法与措施
1 1.能够说出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正确说出迎球跨步接球的动作要领。 2.能够在两人距离3.5米,能够做到迎球跨步接球3次以上。发展灵敏、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3.培养互帮互助合作学习的精神。 重点:迎球跨步接球。 难点:接球动作与脚步动作协调配合。 1.复习篮球脚步以及空手移动。 2.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3.原地体会跨步接球。 4.走动中体会跨步接球。 5.跑动中体会跨步接球。 6.半场多打少篮球比赛。
2 1.能够详细说出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并能正确说出行进间传球的动作要领。 2.在两人相距3.5米的情况下,能够将球准确传出3次以上。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提高身体对抗及协调性。 3.培养互帮互助合作学习的精神。 重点:将球准确传出。 难点:传球动作与脚步协调配合。 1.复习篮球脚步以及空手移动。 2.复习移动中跨步接球。 3.原地体会传球进固定圈。 4.原地体会传球的提前量。 5.各组自选练习。 6.半场多打少篮球比赛。
3 1.能够详细说出“中枢脚”的概念以及解释行进间传、接球的“提前量”。 2.在行进间两人相距3.5米的情况下,能够将球准确传出3次以上。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提高身体对抗及协调性。 3.培养团结合作,勇于争胜,互帮互助的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重点:建立“中枢脚”的概念。 难点:行进间传球时“提前量”的技术。 1.四人传两球练习。 2.复习跨步接球动作。 3.侧身跑。 4.原地体会中枢脚概念。 5.走动中体会中枢脚概念。 6.跑动中练习传球提前量。 7.各组自选练习。 8.半场二对二篮球比赛。
4 1.能够详细说出行进间接球后顺步突破的动作方法。 2.在两人相距3.5米的情况下,行进间接球后能够正确衔接顺步突破动作。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提高身体对抗及协调性。 3.培养团结合作,勇于争胜,互帮互助的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重点:接球后的顺步突破。 难点:身体协调配合。 1.复习两人一组行进间传、接球。 2.复习原地顺步突破。 3.走动中体会接球后顺步突破。 4.跑动中体会接球后顺步突破。 5.各组自选练习。 6.局部二打一篮球比赛。 7.半场二打二篮球比赛。
5 1.能够详细说出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以及解释在比赛中如何运用。 2.在行进间快速进攻中,有一名防守人的情况下,能够成功将球传出3次以上,发展上肢力量,提高身体对抗及协调性。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争胜,互帮互助的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重点:传球的时机。 难点:接球前的观察、判断。 1.原地二传一游戏。 2.复习两人一组行进间传、接球练习。 3.教师讲解如何在实战中运用。 4.教师设定固定防守人。 5.全场二打一比赛。 6.半场三对三篮球比赛。
6 1、能够正确说出3-4种篮球规则。 2.能在简单配合中运用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发展上下肢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争胜,互帮互助的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重点:传球的时机。 难点:接球前的观察、判断。 1.球性以及篮球脚步练习 2. 复习两人一组行进间传、接球练习。 3.全场二打一对攻比赛。 4教师讲解篮球规则。 5.全场三打三对攻比赛。 6.全场五大五篮球教学比赛。
《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课程标准为基本理念。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构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主要以结合实战的练习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行进间胸前双手传接球这项技术。培养学生的运动思维,拓展学习空间。在传接球练习中,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采用不同的练习方式,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不断提高篮球运动技能。同时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提高身体对抗能力及协调性,培养团结合作,勇于争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1.《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5-6年级全一册。
2.游戏:半场三对三篮球比赛。
三、单元课次
本单元共6课次,本课为第4课次。
四、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小篮球这一内容是贯穿一至六年级的全套教材。体现了很强的集体竞争特质,因而具有极高的锻炼价值。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简单配合,对于发展体能和专项身体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促进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本课主教材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内容。它是3-4年级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技术动作。突破后传球是运动战和快攻中必备的运动技能,也是增加团队协作的必备条件。它还能进一步发展学生腰腹肌力、柔韧、协调、平衡能力和对空间的感知能力和自控能力。
2.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是北京市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气氛浓厚,学校设定每班每周一节篮球课,使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篮球基础。在校级班级联赛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个人技术做得很好,但在比赛中却不知道怎么能把篮球课上所学的单个技术运用到比赛当中。所以本节课我尝试借助《行进间胸前传、接球》这个内容,尝试把传、接球和突破结合到一起来练习,并设定多种防守方式,让学生结合实战练习,通过观察与判断找到最佳的传球的时机与角度。并在实战中合理地运用技术,提高学生运用技术的能力。
五.教学流程图:
《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任课教师:许岚 年级: 六 人数:40 课次:4
教 材 内 容 1.《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2.游戏:半场三对三篮球比赛
教 学 目 标 1.认知目标:能够详细说出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以及解释在比赛中如何运用。 2.技能目标:在行进间快速进攻中,有一名防守人的情况下,能够成功将球传出3次以上,发展学生在实战中运用胸前传、接球的能力以及上下肢力量,提高身体对抗及协调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争胜、互帮互助的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 数 时 间
开始部分 3’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及注意事项 4.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转法练习 2.向后转走 3.裂、并队走、跑 1 1 1’ 2’ 一、组织队形: 教法: (1)检查列队常规,用良好的精神面貌感染学生。 (2)宣布本课内容及注意事项。 要求:集合要快、静、齐。 二、组织队形: 教法:语言提示动作要领并给予即时评价。 要求:精神饱满,口令洪亮。
准备部分 6’ 一、行进间篮球韵律操 方法:四路纵队,跟随音乐的韵律,做各种方式的脚步练习和球性练习。 1 6’ 一、组织队形: 教法:组织学生集体练习,教师示范,音乐带入。 要求: (1)动作规范到位,使身体充分活动开。 (2)多接触球,提高手感。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 数 时 间
准备部分 3’ 二、诱导练习 “欢乐二打一” 方法:三人一组,两人传、接球,一人防守干扰。 1 3’ 二、组织队形: 散点练习 教法:练习过程中,随时提示学生动作要点。 要求:传球人提前观察判断,防守人积极抢球。
基本部分 19’ 一、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动作方法:与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结构与方法基本相同,跑动中双手胸前传、接球与接球是一个连贯动作,接、传球时手臂与脚步动作配合要协调,必须在中枢脚离地后又未落地前根据接球人的位置迅速、及时、准确地将球传出。 重点:传球的时机。 难点:接球前的观察、判断。 1.复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 2.利用展板讲解。 早观察 预判断 快出手 1 1 3’ 2’ 1.组织队形: 教法: (1)两人一组一个球,一人抢篮板,一人快速分散至篮球场一侧边线,两人相距3—5米,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上篮。 (2)教师语言提示学生传球时把握好提前量。 要求:侧身跑完成传接球上篮。在接球时做出伸出手臂跨步接球,传球时做到人到球到。 学练思考:(1)当有防守人时,如何将球快速传出? (2)什么时机将球传出? 2.组织队形: 教法:展示图板, 讲解在比赛中如何运用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讲解实战中的攻防含义。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大胆实践。
4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 数 时 间
基本部分 3.设定一名固定防守人。 一名同学站在中线附近防守,两名同学在行进间传、接球的过程中,通过接球前观察,结合突破技术,判断出传球方式,顺利通过防守后上篮。 4.设定多名固定防守人。 四名同学各站在罚球线延长线附近防守,两名同学在行进间传、接球的过程中,通过接球前观察,结合突破技术,判断出传球方式,顺利通过防守后上篮。 5.自选练习内容。 (1)过三关 一名固定防守人站在中圈内,两名防守人站在罚球线附近;两名同学通过行进间传、接球技术,顺利通过防守人后三步上篮。 (2)对攻二打一 一名防守人站在前场三分线弧顶附近,两名同学在后场,通过行进间传、接球技术,顺利通过防守人后三步上篮或投篮;随后防守人转换为进攻人继续练习。 (3)快攻反击 三名同学三线快速进攻,一名同学上篮;随后上篮的同学变为防守人,剩余两人进攻,形成行进间快攻二打一。 4 4 5 4’ 4’ 6’ 3.组织队形: 教法:(1)教师调动队形,示范讲解动作要求。 (2)教师和另外两名同学一起做示范。 4.组织队形: 教法:教师在学生练习时,巡视指导,提示传接球动作要领,并及时给予纠正。 5.组织队形: 教法:教师和另外两名同学一起做示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大胆完成。 要求:(1)防守人积极抢球,判断传球人的意图,瞬间断球。 (2)进攻人要提前观察同伴以及防守人的位置,判断出传球的位置后将球快速传出。 达标:能够在行进间两人相距3.5米距离下,成功做到传、接球10次。在行进间快速进攻中,在有一名防守人的情况下,成功将球传出3次。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 数 时 间
基本部分 7’ 游戏:半场三对三篮球比赛 1 7’ 组织队形: 教法:(1)教师向学生普及篮球规则并讲解比赛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要求:按比赛规则进行练习,要有保护自己和保护同伴的意识。
结束部分 2’ 一.放松练习 二.小结 三.宣布下课 1 2’ 组织队形: 教法: (1)教师领做,示范并讲解拉伸放松,强调拉伸练习在运动后的重要性。 (2)总结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3)宣布下课,收放器材。 要求:集合迅速,队形整齐。动作舒展,充分放松。认真总结,积极评价。
场 地 器 材 篮球 :40个 记分牌: 6个 音响: 1个 预 计 运 动 负 荷 曲 线
练习 密度 50%--58%
安全 措施 1.检查场地与器材是够有安全隐患,询问学生身体情况,课中做好安全教育。 2.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避免运动损伤。 3.练习时注意自我保护与保护他人。
课后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