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肘倒立(教学设计)人教版体育六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肩肘倒立(教学设计)人教版体育六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4-01-06 14:0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肩肘倒立》教学设计
教学信息:
主题:体操垫上技巧——肩肘倒立
学科:体育与健康
年级:小学六年级
时长:40分钟
背景分析:
指导思想
课程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发展技能、培养品德,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打下基础。
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教学过程中,以”身体姿态控制“和“保护帮助职责”为主线,使学生通过三角形稳固支撑的原理,掌握夹肘、展髋等技术动作,并设计游戏、挑战、展示等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身体姿态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团结互助的集体精神与责任感。
教材分析
课主教材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5/6年级(水平三)教材中的体操技巧章节,是滚翻组合动作中男女必学的重要技巧动作。该内容共安排三次课,本次课为第二课时。
新课标在水平一和水平二的基础上,对水平三教学提出了以下要求:学生在运动参与方面应引导学生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运动技能要求掌握体操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和能够较好得履行自己的职责。
肩肘倒立是技巧运动平衡类动作中最基础、最简单的动作。该动作的支撑面较大,重心相对较低,比较容易掌握,但对身体姿态控制的要求较高,同时强调了动作组合的串联与运用。
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学生身体姿态的规范,以自主练习为主,养成配合探讨的学风,使学生通过三角形稳固支撑的原理,掌握夹肘、展髋等技术动作,并能连贯完成动作组合。
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为小学六年级一班,共35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课前从体操基础、身体素质和情感体验三个方面进行前测,了解到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
体操基础:通过垫上技巧侧滚翻、前滚翻和侧滚翻三个动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100%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侧滚翻,由于蹬伸不充分等原因,只有72%的学生能够完成前滚翻动作,52%的学生能够完成后滚翻动作。由此可见,学生初步掌握了基本的身体控制能力,有一定的垫上技巧动作基础,但基本功并不扎实,仍需进一步巩固。
身体素质:肩肘倒立动作学习对学生的柔韧、协调和核心力量有一定的要求,通过仰卧举腿和平板支撑测试,对学生的平衡、柔韧、协调和力量进行评估,显示学生基本具备学习肩肘倒立的身体素质,但是身体姿态规范度有待提高。
情感体验:由于肩肘倒立是一项身体处于倒置位的技能动作,前期学习过程中是否有过身体倒置体验,对学生学习的恐惧心理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了解得知,近半学生在以往有过身体倒置的体验,男女之间性别差异不大,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对倒立纯在恐惧心理,其中女生占比居多。
单元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
技巧-肩肘倒立
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肩肘倒立是技巧运动平衡类动作中最基础、最简单的动作,该动作的支撑面较大,重心相对较低,比较容易掌握,但对身体姿态控制的要求较高。在六年级学生掌握以往垫上技巧动作的基础上,对身体控制能力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强调了动作组合的串联与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个体与全体的统一,使学生了解三角形稳固支撑的原理,掌握夹肘、展髋等技术动作,通过有趣的游戏导入、优美的示范动作、简单的语言提示、口头鼓励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及团结互助的集体精神。
单元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1.运动参与:学生了解与参加体操肩肘倒立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垫上技巧的稳定性,感受体操技巧动作的乐趣 2.运动技能:能够用体操术语说出动作名称及动作要领,掌握绷脚、立腰、展髋、夹肘的技巧动作与身体的协调配合;具备独立完成肩肘倒立组合动作和保护帮助同伴的能力,能连贯完成组合动作。 3.身体健康:通过技巧学习让学生明白运动的健康促进和身体发展作用,引导学生积极练习,发展学生的力量、柔韧和协调素质,提高身体的定向和控制能力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互助协作、共同提高、不断进取的体育精神,鼓励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提高自我表现能力,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重点:肩肘倒立动作规范,组合衔接连续 难点:重心稳定、姿态优美,动作衔接有节奏性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 重点与难点第 一 课 时垫上技巧复习 2、屈腿肩肘倒立 积极参与学练,能够说出肩肘倒立的动作名称及组合动作的方法; 在学练过程中,掌握翻臀立腰技术要领,能够独立完成屈腿肩肘倒立和保护帮助; 初步建立倒立的空间概念,提高平衡能力,发展协调、力量等素质; 勇敢突破自身恐惧心理,提高自我表现能力,形成协作互助、积极进取的意识,重点:翻臀立腰 难点:夹肘撑背 第 二 课 时直腿肩肘倒立 自编组合连接1、积极参与体操肩肘倒立学练,增强运动安全意识,能说出肩肘倒立完整动作要领; 2、掌握挺髋、夹肘的技巧动作与身体的协调配合,具备独立完成肩肘倒立和保护帮助同伴的能力 3、通过学练发展学生的力量、柔韧和协调素质,提高身体的定向和控制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团队协作中形成态度认真、共同提高、不断进取的体育精神与责任意识,提高自我表现能力重点:夹肘挺髋、伸膝绷脚 难点:重心稳定、控制平衡 第 三 课 时肩肘倒立动作组合 练习运用方法积极思考并参与肩肘倒立组合学练,能够说出动作的练习运用方法和锻炼价值; 巩固提升肩肘倒立动作质量,掌握组合动作的连接顺序,能够完整做出组合动作; 通过组合练习,提高学生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和力量素质; 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互助协作、艰苦奋斗的体育精神,敢于挑战和展示自我。重点:倒立稳定、组合连贯协调 难点:动作稳定,身体姿态舒展、优美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积极参与体操肩肘倒立学练,增强运动安全意识,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感
2、运动技能:掌握展髋、夹肘等技巧动作与身体的协调配合;具备独立完成肩肘倒立和保护帮助同伴的能力
3、身体健康:通过学练发展学生的力量、柔韧和协调素质,提高身体的定向和控制能力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态度认真、互助进取、的体育精神与责任意识,提高自我表现能
问题框架
核心问题1:倒立时不能及时准确做出夹肘挺髋动作
核心问题2:倒立后,由于恐惧等心理,翻臀不彻底,不能将膝盖和脚尖绷直
方法策略
1、突破问题1:辅助练习——站立动作模仿
在肩肘倒立学习中,学生身体处于倒置位置时,往往忘记或者定位出现差错,无法准确做出夹肘挺髋动作,因此,为帮助学生体会夹肘挺髋的身体姿态,让学生在站立位时,听口令做倒立时的夹肘、挺髋动作,体会倒立时空中身体姿态。
2、突破问题2:辅助练习——“直角三角形”
为帮助学生体会翻臀彻底、腿脚绷直的身体姿态,引入几何图形直角三角形的形象,让学生对身体姿态形成更加具体准确的认知。通过翻臀立腰和伸膝绷脚,用身体组成直角三角形。
课堂教学活动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技巧-肩肘倒立(2)
课 型 新授课( ) 章/单元复习课( ) 专题复习课( ) 习题试卷讲评课( ) 学科实践活动课( ) 其他( )
1.教学内容分析
肩肘倒立是技巧运动平衡类动作中最基础、最简单的动作。该动作的支撑面较大,重心相对较低,比较容易掌握,但对身体姿态控制的要求较高,同时强调了动作组合的串联与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姿态的规范,以自主练习为主,养成配合探讨的学风,使学生通过三角形稳固支撑的原理,掌握夹肘、展髋等技术动作,并能连贯完成动作组合。
2.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班级为六年级一班,本班35名学生对肩肘倒立练习有浓厚的兴趣,本课在第一节课学生掌握肩肘倒立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肩肘倒立动作进行进一步学习。学生的学前测试情况如下: 1、体操技巧基础:初步掌握了基本的身体控制能力,有一定的垫上技巧动作基础,但基本功并不扎实,仍需巩固 2、身体素质:通过仰卧举腿和平板支撑动作测试学生的平衡、柔韧、协调和力量素质,评估结果显示:约95%学生基本具备学习肩肘倒立的身体素质,核心力量和身体姿态规范度有待提高 3、情感体验:近半学生有过身体倒置的体验,其中男女差异不大;66%的学生对倒立动作无恐惧心理,仍有44%学生表示害怕倒立,女生居多
3.学习目标
1、运动参与:积极参与体操肩肘倒立学练,增强运动安全意识,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感 2、运动技能:掌握展髋、夹肘等技巧动作与身体的协调配合;具备独立完成肩肘倒立和保护帮助同伴的能力 3、身体健康:通过学练发展学生的力量、柔韧和协调素质,提高身体的定向和控制能力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态度认真、互助进取、的体育精神与责任意识,提高自我表现能力
4.学习评价设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夹肘挺髋,伸膝绷脚 难点 :重心稳定,控制平衡
学习活动设计
开始部分
一 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相互问好。 3.宣布教学内容,提出课堂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要求:集合快静齐 队形:四列横队 教法与学法:1.介绍本堂课对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常规要求的培养。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
准备部分
一、队列队形练习 1、稍息、立正、跨立 2、原地跑步走 要求:队形整齐,口号响亮。 组织:两路纵队 自编踏垫操 专项热身游戏—“老鹰老鹰几点了” 利用身体做时分针指向12点方向,腿为时针,听到报时后抬腿指向不同的时间。通过游戏来激活学生的腰腹力量,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和肢体协调性 教法: 1、教师带领完成自编操动作,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2、提醒学生操化动作要领 3、示范带领学生进行垫上自编操 4、提醒学生关节的充分活动和呼吸调节 学法: 1.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 2.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 3、学生听口令练习 4、认真观摩、体会动作,积极进行练习 5、学生活动开身体的各个部位
基本部分
肩肘倒立技术要领复习 技术要点:坐在垫子上成并腿姿势,向后滚动收腹举腿,两臂在两侧用力压垫子,收腹、翻臀部、向上伸腿,两手夹肘撑在背部两侧,成肩肘倒立姿势。 重点:伸髋立腰,两手夹肘撑背 难点:伸髋立腰和撑背协调配合 二、辅助练习,突破技术难点 (一)练习:仰卧举腿 仰卧姿势准备,双臂伸直压垫,双腿伸直上举 (二)练习:立踵夹肘 双手扶腰,虎口朝下,核心收紧,立踵同时双肘向后加紧,模仿“小鸟飞”动作,体会夹肘内收 三、互助练习,巡回纠错指导 强调保护帮助技术要点:站在同伴侧面,两手握住小腿上提,若仍无法完成,可以用膝盖顶住背部辅助。 要求:确保视线始终关注同伴动作,及时保护帮助,并观察技术动作 四、分组展示,学会观察评价 通过学生展示总结要点:翻臀、举腿、收腹、立腰,两手内夹 五、搭房挑战,协作共同提高 要求:两人一组,通过肩肘倒立不同阶段的身体姿态挑战搭成不同难度的房子 规则:第一关“平房”;第二关“楼房”;第三关“摩天大厦” 组合巧连,学用结合升级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编肩肘倒立组合,并展示 教法: 1、教师进行完整动作示范 2、提问讲解重点、难点 3、解决问题一:伸髋立腰 4、解决问题二:夹肘撑背 5、指导学生掌握保护帮助方法 6、巡回指导、纠错 学法: 1、认真听老师的动作讲解、观察动作示范 2、认真听讲解,积极参与练习 3、对于错误的动作要 及时改正,同学之间相互观察学习 4、统一巩固练习 5、小组之间进行展示评比。 设计意图: 1.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了解并掌握肩肘倒立动作要点 2.合作练习和保护帮助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和责任意识 3.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现,提高课程参与度 4.给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培养自学生的成就感 5、给予学生语言鼓励与指导,增强学生自信心 6、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指导学生进行客观评价
结束部分
一、整队集合 二、韵律放松操 三、课堂总结 四、收还器材 五、宣布下课 教法与学法: 1.师生共同放松练习 2.学生分享本课对收获和体会 要求:心情欢快,身心放松。
作业设计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下自主练习,思考肩肘倒立锻炼的身体部位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的练习密度约65%-70%; 全课平均心率约130-140次/分; 教学过程中发现,六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同性和异性之间均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单一的练习和评价标准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需求,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分层原则,更好帮助学生获得运动的成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