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略无:一点没有,完全没有。
嶂: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曦月:日月。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乘奔:这里指骑着奔驰的快马。
御风:驾着风。
湍:急流的水。
悬泉:从山崖流下的像是悬挂着的泉水。
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良:确实,实在。
高猿:高处的猿。
引:延长。
绝:断绝,消失。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一个古代做官的人,到各地游历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心考察各地山川河流,写出了一部流芳百世的书——《水经注》,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这个人就是南北朝北魏时期的郦道元(约466~527)。
郦道元出生在河北省涿县一个官宦世家,少年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
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决心亲自给《水经》作注。
为了写《水经注》,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阅读有关书籍达400多种,查阅了所有地图,研究了大量文物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那时候,交通不便,路途险峻,但他不畏艰难,跋山涉水,考察各地的山水草木和岩洞、土质等。
《水经》原来记载的大小河流有13 ( http: / / www.21cnjy.com )7条,1万多字,经过郦道元注释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条,共30多万字,比原著增加20倍。书中记述了各条河流的发源与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状况,以及火山、温泉、水利工程等。这部书文字优美生动,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进行研究,形成一门“郦学”。
郦道元为官清廉,执法严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此遭到朝廷权贵的忌恨,他们怂恿朝廷派郦道元到发生叛乱的地方当关右大使。527年,郦道元在赴任途中,和他的弟弟及两个儿子一起,被叛将萧宝夤杀害。
2、关于三峡
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江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西起巍巍巴山脚下的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其中峡谷段90公里。
三峡地貌奇特,风光旖旎,人文名胜驰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古今,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区。千万年来,长江三峡向世人展示着它那万古不朽的风姿。今天,由于地球上最大的水电站正在三峡中兴建,长江干流在三峡中被截流后,水位最大提高110米,达到海拔175米。三峡中的部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将被淹没,同时,也将产生一批新的景观。
瞿塘峡亦称夔峡,西起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以其雄伟壮观著称。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宁河口起,到湖北省巴东县的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以幽深秀丽擅奇天下。巫峡分东西两段,西段由金盔银甲峡、箭穿峡组成,东段由铁棺峡、门扇峡组成。峡中多云雾,古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
西陵峡西自宜昌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秭归县的香溪口,东到宜昌城头的南津关,全长66公里。由庙南宽谷把它分割成东西两段峡谷,依次为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黄猫峡等,峡内多险滩急流。
三峡的名胜古迹,源远流长。记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多少动人的历史事迹。其中白帝城、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和三游洞等,好象把人带进一座灿烂的历史迷宫;三峡的传说故事,优美丰富,从神女峰的传说到屈原和昭君的故事,似在人们面前展开一部民间文学的瑰丽长卷;三峡的山和水,千姿万态,又似引导人们巡礼于一条彩色画廊之中。古往今来,长江三峡曾唤起无数游客的感情共鸣,激励起对中华民族锦绣河山的无比热爱!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文章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描写中又紧紧抓住山水的变化特点,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
二、文章脉络
文章用描绘笔法,勾画出一幅优美的三峡图画,其中多以抒情之句,使图画中又添诗的韵致。
第一段,总写三峡概貌。
第二至四段,分叙不同季节三峡的秀美。
夏日,长江水涨,漫上江心或两岸高地,行船受阻,奔流的江水滚滚滔滔,正与两岸沉默幽静的高山相应,为三峡带出了蓬勃的活力。
春冬之时,三峡恰似一条曲折漫长的彩色画廊,深幽隽逸,透出一股清奇秀脱的灵气。
雨初初晴的秋日,或是霜花满天的早晨,三峡又是另外一番韵致了:山野间寒静肃穆,常有猿猴居高而叫,凄清而经久不绝。
三、重难点导析
⑴文章写景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作者先总写三峡的奇伟,接着分季节表现三峡的风光。读者在阅读本文时,既能闪现三峡的轮廓,又能感受三峡四季美景。
⑵情景交融是本文的又一特色。
文章虽少用“良多趣味”这样的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抒情语句,但全文仍寓浓情于写景的笔端,尤其是第三四两段。“素”“绿”是明亮又让喜爱的色彩,“清”“荣”“峻”“茂”是对水、树、山、草的赞叹;“肃”“凄”“哀”等字无不带着一份情感。作者就是通过这种融情于景的写法,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四、参考译文
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奇特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
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清晨,树林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类文品读】
长虹饮涧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熙宁(熙宁:宋神宗年号。)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卓帐:建起帐篷。卓:直立。)。是时新雨霁(霁:雨后初晴。),风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绡縠:丝绸和纱的代称。)。自西望东则见;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
(宋沈括《梦溪笔谈》)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⑴信然(然: )
⑵是时新雨霁(是: )
⑶虹两头皆垂涧中(垂: )
⑷稍稍正东,逾山而去(逾: )
2、找出文中通假字,指出所通的字和含义。
⑴ 通 ,意思是 。
⑵ 通 ,意思是 。
⑶ 通 ,意思是 。
3、从文中所写的内容看,《梦溪笔谈》是一部介绍 的书。
4、用原文写出长虹饮涧的过程。
5、“自西望东则见;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写出了彩虹从 到 的过程。
6、作者采用了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7、“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符合本文介绍的知识吗?
8、指出下边句子“之”的含义和用法。
⑴予同职扣涧观之:
⑵立涧之东:
⑶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
9、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意思?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1、⑴这样⑵这⑶落⑷越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2、⑴铄通烁,意思是闪烁。⑵见通现,意思是出现。⑶扣通叩,意思是靠近。 3、科学技术 4、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 5、出现;消失 6、时间 7、符合。因为虹是雨后反射日光,日光在雨后一照就出现,符合自然规律。 8、⑴它,指彩虹,代词。⑵的,助词。⑶助词,表停顿,无意义。 9、世界间传说彩虹能进入溪涧喝水,相信是这样的。不同意。虹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具体事物,不能进入溪涧饮水。“长虹饮涧”只是一种形象说法,重在突出其形状优美。)
【同步演练】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乘奔御风( ) 怪柏( ) 朝发白帝( ) 不见(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
②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 )
③属引凄异( )
④朝发白帝( )
3、“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意思是 。
4、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
5、按要求默写课文内容:
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
表现山高而陡的句子:
6、《三峡》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什么特点?
7、翻译下列句子: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③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三峡》作者 ,该文选自 ,主要描写了 。
二、同步解读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左山右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选文的第(1)段与(2)(3)段对三峡景物描写有什么不同
10.选文的第(1)段从哪两方面写三峡的山
11.选文的第(2)段抓住夏季 的特点写景。
12.选文的第(3)段写景动静结合,其中“素湍”“回清”是 景,“绿潭”“倒影”是 景。
13.“清荣峻茂”四字极其简练地写出 、 、 和 四处景物。
14.选文的第(4)段写秋景抓住了什么样的特点
15.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6.你喜欢三峡哪个季节的景色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
三、美文赏读
叶公子高(人名)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 ( http: / / www.21cnjy.com )屋室雕文(雕文:雕刻的花纹图案)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牖:窗户),施(施:延伸)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旋(旋:掉转头)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⑴弃而旋走(走: )
⑵是叶公非好龙也(是: )
⑶叶公好龙(好: )
⑷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夫: )
18、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19、叶公好龙到了什么程度?(用原文回答)
20、“弃而旋走”中“而”( )。(表转接 表顺接 表并列)
21、翻译下列句子:
⑴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⑵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参考答案:1、略 2、的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在;早晨;寂静;连续不断;早上 3、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当晚就到达江陵。 4、表现旅人的哀愁。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6、略 7、⑴至于夏天的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⑵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⑶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8、郦道元;《水经注》;三峡不同季节壮丽的景色。 9.(1)段写山(2)(3)段写水 10.高、多 11.水流湍急 12.动、静 13.水清、树荣、山高、草茂 14.凄、清、萧、瑟 15.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之情。 16.略 17、跑;这个;喜欢;虚词,无实义 18、口头上是一套,行动上又是一套,表里不一(意思对也可) 19、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20、表顺接。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