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 期末复习专题
考点一 温度 温度计
1.小红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其中正确的是 .如图乙为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则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
2.(2022·南通崇川校级月考)下列是小明对常见温度的认识,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5℃
C.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 D.我国冬天的最低气温可达-70℃
3.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B.三人的体温都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人的体温都不是39.5℃
考点二 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吸、放热判断
4.(2022·福建)如图所示为我国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所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熔化 C.汽化 D.凝固
5.(2022·南京一模)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时,医护人员必须戴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常常会蒙上一层“雾气”,关于“雾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汽化现象
C.“雾气”的形成需要放热 D.“雾气”出现在护目镜的外侧
6.(2022·扬州模拟)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7.(2022·郴州改编)下列诗句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8.(2022·江西)下列情景中所描述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考点三 蒸发及其快慢的影响因素
9.(2021·宜春一模)彭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探究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实验,她将等量的温水和热水分别倒入三个相同的锥形瓶中,又找来常温下三张完全相同的湿巾,把其中的一张对折,将它们贴在三个锥形瓶的外壁,分别标记为1、2、3并将它们放在电子秤上,三只电子秤示数相同.一段时间后(外界环境相同),电子秤示数如图甲所示.
(1)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2)通过②③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
(3)实验中利用电子秤示数判断液体蒸发的快慢,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法.
(4)彭老师还想测定液体蒸发时吸放热的情况,将湿巾平铺在薄铁片上,用电子温度计实时监测图乙中薄铁片底部的温度变化情况,图丙中能比较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考点四 水沸腾的特点、条件及实验探究
10.(2022·无锡宜兴校级模拟)某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中观察到如图乙中a、b所示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 (a/b).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表明此时水的沸点为 ℃,说明此时气压 (是/不是)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烧杯中水的温度会 (继续上升/保持不变).
(4)另一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图线①,现将烧杯中的水冷却至室温,倒掉约的水,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重做上述实验并绘制了图线,此图线是 (②/③/④).
11.(2021·吉安吉州模拟)某兴趣小组用相同的小烧杯甲、乙盛等量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用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加热足够长时间后,测得甲杯外的水温为100℃、乙杯外的油温为300℃,甲、乙两杯中的水能沸腾的是 ,最终两杯水的温度t甲 t乙.
考点五 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条件及实验探究
12.(2022·镇江二模)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像,其中 (甲/乙)是非晶体,甲物质第2min的状态是 (固态/固液共存态/液态),甲物质在ab段过程中 (需要/不需要)吸收热量.
13.(2022·南京玄武校级模拟)图甲是某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凝固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 (有/没有)凝固点,第25min时该物质的状态是 ;在标准大气压下,若将装有足够多的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的冰将 (变多/不变/变少),此时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14.(2022·聊城)图甲是某小组“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
(2)在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为 ℃.
(3)由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海波是 (晶体/非晶体).
(4)由实验可知,海波熔化需要的条件:① ;②继续吸收热量.
(5)另一小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进行这一实验时,观察到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 (填字母).
A.烧杯中的水少 B.对试管内的海波不断搅拌
C.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 D.海波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
素养提升
15.下列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B.冰箱保鲜室中饮用水的温度约为-5℃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16.监测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的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
A.37.0℃ B.37.5℃ C.38.0℃ D.38.5℃
17.(2021·天津模拟)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翔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下列做法中与小翔目的相同的是( )
A.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 B.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
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 D.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18.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一个液体球“变”成了固体球.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
A.熔化 吸热 B.凝固 放热 C.液化 吸热 D.凝华 吸热
19.(2022·南充)小明对生活中的热现象的解释或做法正确的是( )
A.衣柜中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是一种汽化现象
B.夏天从冰柜中取出的饮料瓶外有“流汗”现象,是瓶内的饮料扩散导致的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且光照充足的地方有利于加快水分蒸发
D.寒冬的玻璃窗户上常常会有一层“水汽”,应当在室外擦玻璃才能擦干“水汽”
20.(2022·无锡)暑假里,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内拿出一根棒冰,发现包装纸上有一层“霜”;撕开包装纸后,棒冰冒出“白气”.关于这些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C.“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 D.“白气”的形成需要吸热
21.(2022·营口)关于诗句中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欲渡黄河冰塞川”,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一蓑烟雨任平生”,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窗含西岭千秋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22.(2022·连云港海州校级月考)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甲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C.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23.(2022·泰州兴化校级月考)下面的表格中给出了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铅 水银 酒精 甲苯
熔点/℃ 328 -39 -117 -95
沸点/℃ 1740 357 78 111
A.甲苯在常温常压下处于液态
B.乐山地区可以用沸水给酒精温度计消毒
C.在南极地区的冬季,测大气温度的温度计可以选择水银作为测温物质
D.78℃酒精所处的状态一定是液态
24.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上的水可汽化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
C.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液化成雨水 D.河面上的水凝华成冰,封住了河道
25.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氦的沸点是-268.9℃.利用液化空气可提取氧气、氮气和氦气,使空气液化的方法是 和压缩体积;当温度逐渐升高,液态空气变成气态,该物态变化叫 ,首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
26.(2022·泰州兴化校级月考)如图甲所示为塑料制造厂所用的注塑机,从塑料颗粒到塑料盆所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 后 ,这里利用了 态物质形状不固定的特征;在塑料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中,钢模的温度会 ,说明这个物态变化过程要 热;由于塑料是非晶体,所以,进入钢模后塑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该是图乙中的 (a/b).
27.(2022·泰州海陵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为饭店服务员在干冰上加了一点热水,使菜品上形成了这种烟雾缭绕的感觉.固态干冰在加热状态下极易发生 现象,而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这一过程需要 大量的热,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现象,从而形成美丽的白雾.
28.某同学在做“探究影响蒸发吸热情况”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记录了三个示数,其中a温度计的示数是 ℃.
(2)酒精蒸发时会向温度计 (吸收/放出)热量.
(3)比较b和c温度计的示数,可以得出:蒸发快慢与 有关.
(4)该同学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实验,发现在相同温度但天气不同的情况下,三支温度计示数有时差别不大,有时差别却很大.他猜想水的蒸发情况可能与天气有关,若示数差别不大,可能的天气是
29.(2022·南京玄武校级模拟)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安装实验器材时,如图甲,应按照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请指出图甲中的操作错误:
(2)实验中,小华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乙中a、b所示.表示沸腾时气泡上升情况的是 .
(3)为了说明水的沸腾过程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沸腾.
(4)小华完成了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他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填字母).
A.整个过程酒精灯火焰忽大忽小,放热不均匀
B.开始加热时有纸盖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C.开始要加热石棉网和烧杯,后来水温较高时散热变快
30.(2022·营口)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 (A/B/C)的位置.为使冰块均匀受热,应选用 (大冰块/碎冰)进行实验.
(2)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冰的温度为 ℃.
(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第6min时,处于 (固/固液共存/液)态;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温度 ;冰是 (晶体/非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