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从军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文本解读《从军行》这首古诗是盛唐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其诗含蓄、深婉、浑厚。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本诗主要写了青海湖上上空的云绵延千里,遮暗了雪山,一座孤单的城与玉门关遥遥相对。戍边将士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铠甲,不攻破楼兰坚决不回家乡。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边塞的辽阔景象,通过青海湖、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等景物,勾勒出戍边将士战斗、生活的典型环境。同时,开阔、萧索的景色描写,也从侧面反映出将士戍边生活的孤寂和艰苦。诗的后两句以戍边将士的口吻发声,抒发了他们的豪情壮志。“黄沙”突出了战场的环境特点,历经“百战”而“穿金甲”,则将戍边时间的漫长及战斗的频繁、激烈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将士的报国之志却没有因此而消磨,反而变得更加坚定,在身经百战之后,发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全诗将意蕴丰富的环境描写和宏伟豪迈的感情抒发融为一体,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2、语文要素解读本单元以“责任”为主题,让学生们感受先辈们崇高的精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教学本首诗,我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古诗,并借助多媒体课件理解诗意,走进将士们的内心,体会他们杀敌立功、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课标分析
《从军行》是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 9课《古诗三首》中的一篇诗作。本单元以“责任”为主题,意在让学生们感受先辈们崇高的精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部编版语文的课程标准对于五年级诗歌具体要求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想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结合以上,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古诗,并借助多媒体课件理解诗意,走进将士们的内心,体会他们杀敌立功、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3. 通过诗句的内容,了解战士们身经百战,感受边塞的艰苦,诗人爱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2.通过诗句的内容,了解战士们身经百战,感受边塞的艰苦,诗人爱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读题目。
1.同学们,家国情怀是烙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情结,爱国是中华诗词的一个永恒主题。让我们一起回顾学过的爱国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荡气回肠的爱国诗——《从军行》。同学们齐读课题。
3.解读题目。
(1)读懂诗题,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谁能说说对诗题的理解?王昌龄曾以《从军行》为题写了一组边塞诗,共七首,今天我们学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2)对于王昌龄,你有哪些了解?谁来交流?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读出节奏
(1)诗中没有生字,请大家自由读一读。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3)关注停顿,谁能再读一读?
师:你看,注意了停顿,就读出了节奏。
(4)齐读。
2.读出韵味
(1)关注老师变红的这几个字,你有什么发现?生自由回答。
(2)下面我们听听朗读录音是怎么读的?
(3)谁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4)师生合作读古诗。
三、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一)课件出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品读“暗”
(1)读着读着我们就来到遥远的边塞。那金戈铁马恍如出现在眼前。请大家自由读读诗的前两句,你从中看到了边塞的哪些景物?在文中圈一圈。
(2)这是怎样的湖?这又是怎样的长云呢?这样的雪山给你什么感受?
(3)在这句诗中“暗”字怎么理解?
(4)谁能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5)使雪山暗下来的仅仅是这连绵不绝的长云吗?自由读一读共学单上老师给出的一段资料。相信你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6)现在你认为让雪山变暗的还有什么?
(7)戍守在这里的将士们会有怎样的心情?
(8)这万千思绪,投射在这湖、这云、这山上,自然就暗淡无光了,这正是移情入景。杜甫在《春望》中有类似表达,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慨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落泪下,听到鸟鸣也会胆战心惊。总结:我们刚才就是通过抓住诗中的景物,走近了将士的内心。(板贴)
2.品读“孤”
(1)这两句诗中还有哪个字是将士们心情的投射?
(2)孤城多次在边塞诗中出现过,拓展和孤城有关的其他边塞诗。
(3)此时我们再读这两句,你的感受一定更加深刻——
(4)出示地图,让学生感受西北戍边将士战斗的典型环境,弄清“青海”“雪山”“孤城”“玉门关”的地理位置。
(5)“孤城”与“玉门关”两地相距数千里、快马加鞭、五天五夜才能到达。从战士们驻守的孤城能望到玉门关吗?望不到为什么还要望?
(6)这玉门关与其说是望中所见,不如说是心之所系,情之所想。
引读:战士们在孤城之上遥望玉门关,守护着大唐的西大门,决不许敌军进犯,这一望是怎样的赤诚之心——这一望是旷大的胸襟,——这一望浓浓的家国情怀——
总结:同学们,诗的前两句我们不仅看到了萧瑟荒凉的边塞景。还看到了保家卫国的将士们,短短 14 个字有景物、有人物(板贴:关注人物)、有情感,王昌龄不愧是“七绝圣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过渡:现在让我们把镜头推近,聚焦硝烟滚滚的战场
(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播放古战征视频,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这样的战事多吗?从哪里看出来?
3.明确:百在这里是虚指,表示很多很多。
4.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多媒体出示,补充边塞战事资料。
5.每一次战争对于将士们都意味着什么?
6.这两句诗中还有哪个字能看出战争的惨烈?“穿”,它在字典中有三中解释,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7.战士们的金甲是怎么被磨破的?引读:金甲易损,生命可抛,戍边将士报国的意志却不会衰减,所有的豪情壮志都融在了这两句诗中——血雨腥风,战火纷飞,将士们为保家卫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没有什么能撼动他们的铮铮誓言,他们发誓——.
豪言壮语中你们感受到了将士们一颗怎样的心?总结:刚才我们通过借助资料,了解了战争的频繁和残酷,感受到了将士们那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浓浓爱国情。(板贴)
(三)拓展
边塞诗词,感悟“终不还”中的家国情怀
1.有国才有家,有家才可回。在唐代诗词中,记录边关将士保家卫国、有家不能回的边塞诗还有很多。拓展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白《关山月》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等诗句。
2.读了这些,你明白什么了?小结: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荡气回肠的《从军行》
四、拓展
1.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抓住诗中关键景物、关注人物的内心、借助补充的资料,就读懂读透了《从军行》,你们也读出了诗歌独特的韵味。下面,让我们再走进另外一首边塞诗《凉州词》。这是本单元日积月累里的一首诗。
出示:诗和注释。
2.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凉州词》,用上这些方法,借助手中的共学单来自学这首诗,出示共学单。完成共学单,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了戍边将士不破不还的豪情壮志,千百年来,这誓死报国的英雄气概,已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一部分,古有岳飞、陆游等无数爱国志士,今有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无不体现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情怀既是那个时代边塞诗的主旋律,穿越千年,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旋律。
六、作业: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其他边塞诗,用上本课学习到的方法,走进人物内心,体会诗中情感。
《从军行》教学反思
古诗对于学生来说,古诗教学从一年级就开始了,那么我们一直在开展的古诗教学到了高年段应该教给孩子一些什么呢 我想,不仅仅要坚持一如既往的看注释,想画面,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情感外,更要让孩子也如阅读其他文章一样,学会抓词,抓句,体会文章情感。因此,在这节古诗教学课中,我旨在通过“暗”、“孤”体会写景诗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对“暗”字的理解,初读诗句的孩子们想到的一定是浓云遮住的阳光。因此,我进一步引导孩子想象边塞大漠的荒凉、战争的硝烟,让雪山暗了下来,同时,环境的凄凉更应衬托出将士思乡心切。大漠荒凉的环境,远离亲人的孤寂,戍边生活极为艰苦。但凄苦的戍边生活却吓不倒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穿金甲,终不还”就是将士们忠心报国的精神写照。而“穿金甲”又一次向我们昭示了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其中“穿”和“暗”的意义发生了变化,由此教学生学诗不能只看字的表面意思去理解古诗大意。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归纳、积累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今后独立阅读古诗的能力。这节课我设置的一些问题提问时,学生在回答时抓不住问题的要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问题的设置应该有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