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七上科学期末复习专题: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期末真题(填空题)2
1.(2020七上·南浔期末) 1864年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 两个圈层最后到达地核。
2.(2020七上·南浔期末)如图是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火山熔岩流来源于图中的 层(填结构名称)。地震是由图中的 层(填字母)内岩石圈发生的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3.(2021七上·永康期末)如图所示,甲图为“中国地图”,乙图为“北京地图”。读图回答问题。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值越大,比例尺越大。比较甲、乙两地图: ( 选填“甲”或“乙”)图的比例尺较大; (选填“甲”或“乙”)图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大。
(2)小华去北京旅游,想知道北京市在全国的大致位置,应查阅 (选填“甲” 或“乙”)图;欲进一步了解北京市更多的情况,就要选择阅读 (选填“甲”或“乙”)图。
4.(2021七上·永康期末)如图是地球正视图,图中有7条经线将半个地球平分成6等份,读图后回答:
(1)写出D点的经纬度: 。
(2)A点在C点的 方向;A点在E点的 方向。
(3)B点既在南半球,又在 半球。
5.(2021七上·永康期末)读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①点的经纬度是 。②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
(2)图所示三个图幅大小相同的 “城市规划”地图,三个城市中, 城区面积最大。
6.(2021七上·永康期末)GPS导航只要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便会自动根据当前位置设计最佳出行路线。遇到路口或转弯,语音系统还会语音提示。如图是某网友出行时手机GPS导航的截屏,据图回答:
(1)该图采用的是 定向法。
(2)终点大约在起点的 (选填“东南”或“西南”)方向。
7.(2021七上·永康期末)读经纬网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经度是 ;
(2)B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
8.(2021七上·永康期末)仔细观察某学校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地图是用 来判断方向的。
(2)综合楼在体育馆的 方向。
(3)如果按照地图三要素来看,此地图少了什么?答: 、图例。
(4)该学校的经纬度大约是(120° E,31° N),由此判定它位于 半球和 半球及 (填“高”“中”“低”)纬度地带。
9.(2021七上·青田期末)读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什么类型的岩石?
(2)编号 表示变质作用。
10.(2021七上·青田期末)如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属于变质作用的是 (填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
(2)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
11.(2021七上·青田期末)于谦有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所述岩石属于 岩,这种岩石中 (填“能”或“不能”)找到生物化石。
12.(2021七上·青田期末)地球历史的记录,内含有化石被称为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的岩石是 。
13.(2021七上·青田期末)根据岩石的成因可以分为 、 和变质岩三类。如图是一块花岗岩标本,此岩石属于这三类中的 。
14.(2021七上·衢州期末)北京时间 2021 年 10 月 24 日 13 时 11 分, 我国台湾省宜兰县(北纬 24.55°、 东经 121.8°)发生6.3 级地震,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杭州(北纬 30.26°、 东经 120.19°
(1)地震是由地球 (选填“内力”或“外力”) 作用引起的。
(2)从地理位置上看,台湾位于杭州的 方向。
(3)地震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A.在室外,跑到坚固的楼内躲避
B.在十楼,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生
C.被埋压在废墟中,不要急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求救援
15.(2021七上·衢州期末)每周四下午第7、8节是某中学的社团活动课。在活动课上,科学拓展社的同学对地球的相关知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同学1认为: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
B.同学2认为: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圆的。
C.同学3认为: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圆的。
D.同学4认为: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所以有科学家把它戏称为“七巧板”。
E.同学5认为:全球的这些板块漂浮在海洋上,并相互不断地发生着碰撞和张裂。
F.同学6认为:“海底扩张说”支持了“大陆漂移说”,解决了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
(2)下列各种现象或事件中,不能作为地壳运动证据的是 (填序号)
A.华山的悬崖峭壁上发现大片弯曲、断裂的岩层
B.喜马拉雅山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
C.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
D.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
16.(2021七上·衢州期末)学习科学知识,让我们对地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自然界中岩石的种类很多,若岩石的纹理中有远古时代形成的动物化石,这种岩石应该属于三类基本岩石类型中的 (选填“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 )。
(2)2020年2月3日,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1千米,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四川是地震多发区,它处于 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地震带上。如图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位置,A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17.(2021七上·衢州期末)地震是由地球 (选填“内力”或“外力”)作用引起的。2021年5月,云南漾濞和青海玛多县(如图)相继发生6.0级以上地震,两地地震都是由亚欧板块与 板块碰撞引起的。
18.(2021七上·衢州期末) 2020年2月3日,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发生 5.1 级地震,震源深度为 21 千米,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1)地震是 的表现形式之一。
(2)四川是地震多发区,它处于 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地震带上。
(3)如图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A 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位置,A 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19.(2021七上·衢州期末)世界上地震与火山分布很相似,如图所示,分析发现地震与火山主要集中在 , 以及
20.(2021七上·衢州期末)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形式,也是 运动的表现形式。地震和火山集中分布在两个地带,分别称为 及 。
21.(2021七上·衢州期末)地壳和地表形态都在不断地变动着.如图是日本新岳火山与最近发生喷发的情景,喷出的火山烟尘高达7000米.
(1)火山喷发是 变动的证明.
(2)日本地震和火山多发是因为处在 两板块的交界处.
22.(2021七上·衢州期末)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
(1)如图甲,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来自地幔中的④ ;岩浆在强大的内压力作用下,沿岩浆通道或地壳裂隙喷出地表,岩浆冷却后变成岩石,叫 岩。
(2)为减少地震灾害,建筑师们设计了抗震建筑物,如图乙所示。这两种设计属于抗震建筑物的是 楼房。在抗震楼房中,起抗震作用的关键设计是 。
23.(2020七上·江干期末)如图为松敞泥土堆置的一个山谷模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在坡面上洒较大量的水流将会在A处形成 ;与此现象相类似的地质灾害是 ;
(2)通常 因素导致泥石流的发生:防止泥石流或逃生措施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修建水库、护坡、挡墙
B.建立预测、预报、救灾体系
C.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D.泥石流时,顺沟方向往上游逃生
24.(2020七上·江干期末)
(1)泥石流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下图泥石流来袭时选择的4条逃生路线中,正确的是 。
(2)根据岩石的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 三类。下图是一块花岗岩标本,此岩石属于这三类中的 。
25.(2023七上·东阳期末)横店八面山位于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这是一座非常奇特的死火山(如图所示)。它融合了江南的特色,同时也融合了自然与历史的精华,是浙江最好的旅游胜地之一。
(1)根据板块构造理论,美丽的东阳位于 板块。
(2)目前全世界被确认的各类火山有2500余座,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 一带。
(3)火山附近常能发现含有化石的岩石,根据岩石的成因,这些岩石属于 岩。
(4)地震和火山一样都是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中国屈于地震多发国家。当地震来临时,若你住在22楼,以下做法正确的有______。
A.向窗外大声呼救 B.马上乘电梯下楼
C.就近选择墙角蹲下后闭眼 D.将书包放在头顶
26.(2023七上·东阳期末)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2020年4月底,我国启动新一轮的珠峰高度测量工作,5月27日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顶,随后公布新的珠峰高度数据为8848.86米。回答相关问题。
(1)青藏高原的隆起,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 的重要证据。
(2)珠穆朗玛峰所在的青藏高原,从板块构造理论的角度解释,是印度洋板块俯冲向 板块所形成。
(3)在对珠峰地区科考的过程中,科学家多次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度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含有化石的岩石属于 岩。
27.(2023七上·东阳期末)北京时间2021年5月21日,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北纬25.67度,东经99.87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致3人死亡,27人受伤。
(1)据甲图,此次地震是由亚欧板块与 板块碰撞引起的。
(2)如图乙为地球内部3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 (填地球内部结构名称)。
(3)地震是一种会给人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家中(高层)吃晚饭,你应该 。
A.立刻躲进卫生间
B.去楼道往顶楼逃生
C.马上坐电梯下楼逃生
28.(2023七上·东阳期末)全球构造理论经历了著名的“三级跳”:
①1915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
②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出了“海底扩张说”;
③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不能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大洋两岸 (选填字母)的相似。
A.气候类型 B.古老地层分布
C.生物分布 D.古生物化石
(2)“海底扩张说” (选填“支持”或“不支持”) “大陆漂移说”,它能 解决“大陆漂移说”中的 问题。
(3)教材中利用两本科学书互撞模拟板块相撞实验, 在本学期学习中, 运用相同科学方 法的实验有 。(举一例即可)
29.(2023七上·东阳期末)北京时间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在这次地震之前的61秒内,四川成都、德阳、资阳等地已经陆续收到了通过广"播电视机构和各种终端设备发出的提前预警,减少了大量伤亡。
(1)四川省地震频发是由于四川省处于亚欧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
(2)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位于 (选填“低”、“中”或“高”)纬度。
(3)当地震来临时,在高楼教室里的学生应当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护头下蹲并躲在墙角或坚固的桌子旁边
B.跑到窗口处大声呼救
C.立即从窗户跳楼逃生
30.(2023七上·东阳期末)全球构造理论经历了著名的“三级跳”:①1915年,德国地理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②1960~ 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出了“海底扩张说”;③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海底扩张说” (选填“支持”或“不支持”)“大陆漂移说”,它能解释“大陆漂移说”中大陆漂移的 问题。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的运动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是 (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
31.(2023七上·东阳期末)据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大陆漂移说”。1960~1962 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 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可多选)
A.火山和地震 B.太阳系的形成
C.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2.(2023七上·东阳期末)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 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 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分析下列模拟实验,并回答问题:
(1)如图甲, 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通过此模拟实验,我们知道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 失的原因是 。
(2)如图乙,用松散的泥土堆制的一个山谷模型,在坡面上洒较多的水,泥沙将会从E处滑落,并在F处沉积。与此现象相似的地质灾害是 。在制作山谷模型时,坡面的坡度需大于45°,这是为了模拟形成这一地质灾害的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是 。
(3)如图丙,用铝盆、海绵、蜡烛和水等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 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 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 该实验模拟板块的张裂, 其中上升的水流类似 上涌,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现象是 (选 填“山脉”或“大洋”)的形成。
33.(2023七上·东阳期末)地壳是在不断变动的,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1)火山爆发所喷发的大量气体、火山灰对航空运输、气候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火山在地球的 交界处最易发生。
(2)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A.(1)(2)(3) B.(1)(2)(4)
C.(1)(3)(4) D.(2)(3)(4)
34.(2022七上·平阳期末)大罗山是温州重要的生态屏障。下图是大罗山的等高线地形图。
(1)图中甲代表的地形部位是 。
(2)从A、B处分别爬山到甲地,选择哪里出发比较省力,说明理由。 。
(3)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图中A路线附近的O点处,合理的逃生路线是 。(选填图中数字)
(4)历史上大罗山有过频繁的火山活动,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往往有明显的气孔,这种岩石属于 。
35.(2022七上·平阳期末)读我省某丘陵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高度,较高的是 地。
(2)小爱同学欲攀登B高地,有CB、DB两条登山路线,其中坡度较缓的是 路线。判断的理由是: 。
36.(2022七上·平阳期末)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位置所示的地形是 。
(2)如果量得A、C两点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千米。
(3)A、B两地的高度差为 米。
37.(2022七上·平阳期末)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C表示的地形是 。
(2)B、H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 。
(3)测得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cm,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米。
(4)如果进行攀岩运动适合在 (填字母)。
38.(2022七上·平阳期末)科学家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每年以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向东方向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板块构造的角度分析,青藏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2)珠穆朗玛峰顶部是角峰,酷似金字塔(如图所示),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原因是 (选填字母)。
A.板块碰撞 B.冰川作用 C.流水作用 D.风力作用
(3)板块运动会引发地震,下列地震自救措施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①迅速进入室内抢救物品②高层室内可以躲避到墙角
③室外要撤离到空旷地带④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
⑤当人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救援
答案解析部分
1.地壳、地幔
知识点:地球内部的结构
解析:我们地球内部圈层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球的内部结构圈层由外到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因此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地壳、地幔两个圈层最后到达地核。
故答案为:地壳;地幔
2.地幔;地壳
知识点:地球内部的结构
解析:地球结构可以由化学手段和力学的手段——例如流变学确定。物理学上,地球可划分为岩石圈、软流层、地幔、外核和内核5层。化学上,地球被划分为地壳、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和内核。
火山熔岩主要来自于上地幔的软流层,即图中的地幔;地震是地壳的岩石层发生断裂或错位引起的震动现象;
故答案为:地幔;地壳。
3.(1)乙;甲
(2)甲;乙
知识点: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比例尺越大,说明实际面积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实际面积越大,内容越粗略。
(1)从甲乙的比例尺可以看出乙图的比例尺较大;甲图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大。
(2) 小华去北京旅游,想知道北京市在全国的大致位置,应查阅甲图;欲进一步了解北京市更多的情况,就要选择阅读乙图。
(1)乙、甲 (2)甲、乙
4.(1)30°S,30°W
(2)东北;正南
(3)东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
解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纬度确定南北半球,可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1)图中相邻两条经线之间间隔30°,依据本初子午线0°的位置,可判定,D点的经度为30°W;依据纬度的判读方法,可判定,D点的纬度是30°S;由此可判定,D点的经纬度是(30°W,30°S)。
(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A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A点在E点的正南方向。
(3)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可判定,B点((120°E,30°S)既在南半球,又在东半球。
5.(1)90°W、10°N;西
(2)B
知识点:经纬网;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1)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做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 °W)和(160 °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成东西半球。西半球(向西走):20°W—160°W,180°—160°E。东半球(向东走):20°W—0°,20°E—160°E(注意:东半球不全是东经度(160°—180°E属于西半球);西半球不全是西经度(0°—20°W属于东半球)。)
(2)在同样的图幅上: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距离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②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1)图中从左到右的经度依次减小,为西经;两个纬度均为10°,则上北下南。所以①的经纬度是90°W、10°N。②的经纬度是110°W、10°S,故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
(2)ABC三幅图中B的比例尺最小,则表示的范围最大,内容最简单,精确度最低。
故答案为:(1)90°W,10°N;西 (2)B
6.(1)指向标
(2)东南
知识点: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
解析:根据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进行分析。
(1)地图上方向有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该地图有个指向标,所以是指向标定向法;
(1) 终点大约在起点的东南方向。
故答案为:(1) 指向标;(2)东南。
7.(1)20°W
(2)西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的180°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属于北半球,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属于南半球;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定方向,无论经、纬线如何弯曲,经线永远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永远指示东西方向;西半球是地球上西经20°以西,东经160°以东(20°W--160°E)的区域,该区域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广大,主要包括南北美洲、东太平洋、部分大西洋、部分北冰洋以及部分南极洲。
(1)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所以A点的经度为20°W。
(2)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为界.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以西,东经160°以东为西半球,因此B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西半球。
故答案为: (1)20°W (2)西
8.(1)一般定向法
(2)西南
(3)比例尺
(4)东(或北);北(或东);中
知识点:经纬网;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
解析:地图是按一定的比例运用线条、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状况的图形。
(1)该地图上没有任何有关方向的标识,因此使用的是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故答案为:一般定向法;
(2)体育馆在综合楼的左下方,即西南方向;故答案为:西南;
(3)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图例、指向标,图例地图中存在,该地图使用一般定向法不需要指向标,比例尺没有在地图中体现出来;故答案为:比例尺;
(4)地球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学校经线是西经120°,属于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学校的纬线是北纬31°,属于北半球;北纬31°处在30°到60°之间,即中纬度;故答案为:西;北;中;
故答案为:(1)一般定向法;(2)西南;(3)比例尺;(4)西;北;中。
9.(1)岩浆岩
(2)⑥⑦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应用
解析:通常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浆岩往往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和气孔,或柱状结构;沉积岩是地表的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形成的。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化石是沉积岩区别于其他种类岩石的主要特征。有些沉积岩内组成的碎屑物比较大,可以看到有明显的砂粒或砾石;变质岩是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常有片状的结构。
(1)岩浆经过上升冷却凝固作用转化为侵入型岩浆岩或者喷出型岩浆岩,各种岩石通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转化为沉积岩;A是岩浆岩,B为变质岩,
(2)①、②、③为熔化,④凝固,⑤是和⑧是沉积作用,⑥和⑦是变质作用。
故答案为:(1)岩浆岩;(2)⑥⑦。
10.(1)①④
(2)沉积岩
知识点:岩石的类型;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应用
解析: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由图可知,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故答案为:(1) ①④ ;(2)沉积岩。
11.石灰;能
知识点:岩石的类型;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应用
解析:石灰岩简称灰岩,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 。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有灰、灰白、灰黑、黄、浅红、褐红等色,硬度一般不大,与稀盐酸有剧烈的化学反应。按成因分类属于沉积岩。
于谦的诗主要描述了石灰的生产过程,该岩石是石灰岩,而石灰岩根据岩石成因分类可知,其属于沉积岩,沉积岩中可以找到生物化石;
故答案为:石灰;能。
12.沉积岩
知识点:岩石的类型
解析:掌握三大类岩石主要典型的代表性岩石及特征即可,属于基础题。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可以寻找到化石、煤炭、石油等,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因为沉积岩是地球的岩石一层一层堆积起来的 越下面的岩石年代越久远. 因为沉积岩可能有化石 ,因为沉积岩是地表碎屑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形成的.底层时间久,而顶层较新.岩层是一层一层的,每一层都记录着地球发展的一段历史,一层层的就像一本厚厚的书,一页一页的;化石是一块一块的,每一块就像一个字,诉说着地球曾经了生物和那些生物的辉煌.故答案为:沉积岩。
13.岩浆岩;沉积岩;岩浆岩
知识点:岩石的类型
解析:主要考查了岩石的类型,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侵入型岩浆岩)、玄武岩(喷出型岩浆岩)等;常见的沉积岩有石灰岩、砂岩和页岩等;常见的变质岩有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等.
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种,花岗岩属于岩浆岩。
14.(1)内力
(2)东南
(3)C
知识点:地震;地震的预报和防范
解析: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1)、地震是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
(2)从地理位置上看,台湾位于杭州的东南方向。
(3)地震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
A:在室外,跑到坚固的楼内躲避,错误;
B:在十楼,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生,错误;
C:被埋压在废墟中,不要急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求救援,正确;
故选C。
15.(1)A;B;F
(2)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壳变动的证明
解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1)A、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不是平面,A正确;
B、月食时日、地、月在同一直线且地球在中间,月轮缺损部分是被地球挡住了光线,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圆的,B正确;
C、日食时日、地、月在同一直线且月球在中间, 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只能证明月球是圆的,C错误;
D、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D错误;
E、全球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并相互不断地发生着碰撞和张裂,E错误;
F、“海底扩张说”支持了“大陆漂移说”,解决了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F正确。
综上,ABF正确。
(2)A、华山的悬崖峭壁上发现大片弯曲、断裂的岩层能作为地壳运动证据,A不符合题意;
B、喜马拉雅山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能作为地壳运动证据,B不符合题意;
C、地震是地壳运动引起的,能作为地壳运动证据,C不符合题意;
D、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与地壳运动无关,D符合题意。
综上,D正确.
故答案为:(1)ABF (2)D
16.(1)沉积岩
(2)印度洋;地幔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应用;地震
解析:通常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浆岩往往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和气孔,或柱状结构;沉积岩是地表的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形成的。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化石是沉积岩区别于其他种类岩石的主要特征。有些沉积岩内组成的碎屑物比较大,可以看到有明显的砂粒或砾石;变质岩是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常有片状的结构;
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 17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到鸡蛋般大小,地壳的厚度比鸡蛋壳还薄得多。地幔在地壳以下到 2900 千米深处。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地核位于 2900 千米以下,可以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外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地核呈固态;世界地震分布与火山相似,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1)由于岩石中有动物的化石,是沉积岩显著的特征,是沉积岩;
(2)四川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地震带,板块与板块的交接处地壳运动频繁;地球从内到外分为地核(0~17km)、地幔(17~2900km)、地壳(2900~6371km),震源是地震的发源地,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千米处,地震发生时震源位于上地幔。
故答案为:(1)沉积岩;(2)印度洋,地幔。
17.内力;印度洋
知识点:地震
解析: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主要是板块之间的碰撞引起的,是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云南漾和青海玛多县地震是因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引起的。
18.(1)地壳运动
(2)亚欧
(3)地幔
知识点:地震;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解析: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1)、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2)、四川是地震多发区,它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地震带上。
(3)、如图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A 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位置,A 处位于地幔 。
19.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知识点: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解析: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极其不稳定,容易产生火山和地震现象;火山和地震带为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如图所示,分析发现地震与火山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以及 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
故答案为: 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20.地壳;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
知识点:地壳变动的证明;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解析:火山和地震是剧烈的地壳运动形式,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两个地带,分别称为 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 及 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 。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形式,也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地震和火山集中分布在两个地带,分别称为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及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
故答案为:地壳;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
21.(1)地壳
(2)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知识点:火山;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解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1)地壳变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地震和火山,故火山喷发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温度,板块与板块交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故答案为:(1)地壳(2)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22.(1)软流;岩浆
(2)基础隔离的楼房;基础隔离支架
知识点:火山;地震
解析:火山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地貌形态,由地下熔融物质及其携带的固体碎屑冲出地表后堆积形成的山体。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1)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幔中的软流层;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岩石类型为岩浆岩;
(2)由乙图对比可知,拥有基础隔离的楼房在地震来临时,楼房主题结构没有被破坏,更安全;抗震建筑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基础隔离支架,能够有效的减少地震的水平作用的破坏;
故答案为:(1)软流;岩浆;(2)基础隔离的楼房;基础隔离支架。
23.(1)坡面滑落;泥石流
(2)强降雨;ACD
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1、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③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2、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3、工程措施的主要作用是削弱泥石流活动强度,引导泥石流流动的路径和范围。其主要的类型有:①治水工程:修建水库、水塘和引水、
排水工程,调蓄和引导地表水流。②防护工程:修建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抵御泥石流的冲击。③拦挡工程:修建拦挡坝等,拦截
泥石流,削弱泥石流强度。④排导工程:修建排导沟、导流堤、顺水坝等工程,规范泥石流流径,削弱泥石流强度。⑤跨越工程或穿越工
程:铁路、公路、桥梁高架于沟谷上方,跨越泥石流;或者铁路、公路用隧道、明洞从下方穿越泥石流沟。
(1)如果在坡面上洒较大量的水流将会在A处形成坡面滑落。与此现象相类似的地质灾害是泥石流;
(2)通常强降雨因素导致泥石流的发生。防止泥石流或逃生的正确措施是:
A.修建水库、护坡、挡墙。属于防止泥石流,正确;
B.建立预测、预报、救灾体系。属于降低泥石流的危害,不属于防止逃生措施,B错误;
C.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属于防止泥石流措施,C正确;
D.泥石流时,顺沟方向往上游逃生。属于逃生措施,D正确。
综上可知,A、C、D是正确的措施。
故答案为:(1)坡面滑落;泥石流 (2)强降雨;ACD
24.(1)A
(2)变质岩;岩浆岩
知识点:岩石的类型;地震的预报和防范;泥石流的形成
解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和天然玻璃组成的,具有稳定外形的固态集合体。
(1)遇到泥石流时,其逃生路线是要迅速脱离泥石流地带,所以要向泥石流方向的两侧高地逃离;故A符合;故答案为:A;
(2)岩石按照其成因可以分为三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图中岩石有着明显的孔洞和矿物质颗粒,属于岩浆岩;故答案为:变质岩;岩浆岩;
故答案为:(1)A;(2)变质岩;岩浆岩。
25.(1)亚欧
(2)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3)沉积
(4)C;D
知识点:岩石的类型;地震的预报和防范;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火山的成因:地壳上地幔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产生部分熔融,熔化的岩浆通过孔隙或裂隙向上运移,并在一定部位逐渐富集而形成岩浆囊。随着岩浆的不断补给,岩浆囊的岩浆过剩压力逐渐增大。当表壳覆盖层的强度不足以阻止岩浆继续向上运动时,岩浆孔隙或裂隙喷出地面,从而形成火山喷发。
(1)全球地壳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这是一座非常奇特的死火山,位于亚欧板块;
(2)火山喷发活动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地球的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板块运动;目前全世界被确认的各类火山共有2500余座,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等区域;
(3)该岩石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在漫长的地质时期沉积物一层层堆积而形成,岩层中常常能找到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火山附近常能发现含有化石的岩石,根据岩石的成因,这些岩石属于沉积岩;
(4)若住在22楼有,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书包或者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就近选择墙角蹲下后闭眼,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地震时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或乘电梯快速下楼都是不正确的,那样有生命危险,在高压电线附件有触电的危险,陡坡处有坠物滚落的危险;如不幸被埋压在废墟下,应该保持体力,不要大声呼喊,最好用敲击的方式求救,故C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亚欧;(2)地中海-喜马拉雅山;(3)沉积;(4)CD。
26.(1)地壳变动
(2)亚欧
(3)沉积
知识点:岩石的类型;地壳变动的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板块碰撞的结果,在山上找到海洋的化石,说明了地壳的变动,也说明了此处为沉积岩;
(1)青藏高原的隆起,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地壳变动的重要证据。
(2)珠穆朗玛峰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
(3)沉积岩经过了风吹日晒的岩石碎屑物,经过了层层的风化压实推积而成的岩石为沉积岩,通常含有化石,成层状,所以科学家多次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度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含有化石的岩石属于沉积岩;
故答案为:(1) 地壳变动 (2) 亚欧 (3) 沉积
27.(1)印度洋
(2)地壳
(3)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自救的措施。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慌乱,要冷静、快速地离开房屋,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
(1)根据图甲可知云南大理亚欧板块与印度洋之间,故此次地震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引起的。
(2) 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地壳。
(3)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家中(高层)吃晚饭,你应该
A:立刻躲进卫生间,正确。
B:去楼道往顶楼逃生,错误。
C:马上坐电梯下楼逃生,错误。
故选A。
28.(1)A
(2)支持;动力来源
(3)用铅笔在篮球上的移动模拟海面上远去的船只(或用黄豆和芝麻混合模拟分子间 空隙的存在、 用松散的泥土堆制山谷模型模拟泥石流的发生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 全球构造理论经历了著名的“三级跳”: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到”海底扩张说”到目前最被大家所认可的“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说的证据:大洋两岸古老地层、生物分布、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说明大西洋两岸的陆地曾经连在一起;不同的陆地上出现了同种生物的化石等;气候类型的相似性乙大陆漂移说无关。海底扩张学说支持大陆漂移说,为其解决了动力问题。模型法是指通过建造和分析研究模型而达到认识原形目的的一种科学方法。
(1) 不能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大洋两岸 气候类型的相似;
(2)“海底扩张说” 支持 “大陆漂移说”,它能 解决“大陆漂移说”中的动力来源问题;
(3) 教材中利用两本科学书互撞模拟板块相撞实验, 在本学期学习中, 运用相同科学方 法的实验有用铅笔在篮球上的移动模拟海面上远去的船只(或用黄豆和芝麻混合模拟分子间 空隙的存在、 用松散的泥土堆制山谷模型模拟泥石流的发生等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 A (2) 支持动力来源 (3) 第1空、用铅笔在篮球上的移动模拟海面上远去的船只(或用黄豆和芝麻混合模拟分子间 空隙的存在、 用松散的泥土堆制山谷模型模拟泥石流的发生等合理即可)
29.(1)印度洋
(2)低
(3)A
知识点:经度与纬度;地震;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1)四川省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2)纬度低于30°的区域为低纬度;
(3)A、地震来临时,有可能导致建筑物的脱落和倒塌,所以躲在墙角或坚固的桌子旁边,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人员的受伤;故A正确;
B、窗口处在地震时,容易脱落,因此不能站在窗口处;故B错误;
C、立即跳楼逃生也是不合理的,楼层过高,则不能跳楼逃生;故C错误;
故答案为:(1)印度洋;(2)低;(3)A。
30.(1)支持;动力
(2)错误的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板块构造理论是一种现代地球科学理论。板块构造认为,地球表层(岩石圈)是由厚度大约为100-150 km的巨大板块构成。解释海洋地壳生成机制为一种假说,也是构成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思想之一。它认为海洋地壳上有一个分裂带(表现为洋中脊或洋隆),是海洋地壳的产生地。大陆漂移假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大陆漂移。
(1)海底扩张说是基于大陆漂移说之上提出的,是支持大陆漂移说的,而还进一步解释了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问题;
(2)任何一种学说都不是完美的,因为科技是不断进步的,科学的认识也是不断进步和修正的;
故答案为:(1)支持;动力;(2)错误的。
31.(1)碰撞和张裂
(2)B;C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是因为高山曾经是海洋,由于板块运动形成了高山,但海洋生物化石还存在。地震是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B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碰撞和张裂(2)BC
32.(1)地球是球体(海面是曲面)
(2)泥石流;地形陡峭
(3)岩浆;大洋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泥石流的形成;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模拟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基本类型。
(1)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我们知道 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2)图乙模拟泥石流,泥石流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陡坡;大量的碎屑物;暴雨;在制作山谷模型时,坡面的坡度需大于45°,这是为了模拟形成这一地质灾害的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是地形陡峭;
(3)上升的水流类似于岩浆,与该模型模拟原理相似的现象是大洋;
故答案为:(1) 地球是球体(海面是曲面) (2)泥石流、地形陡峭(3)岩浆,大洋
33.(1)板块
(2)A
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地球上主要有六大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基本全部都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含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其中,火山主要在地球的板块交接处最容易发生。
(1)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火山在地球的板块交界处最容易发生。
(2)山上的岩石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是海陆变迁,地壳上升的结果;峭壁上岩层断层的裂痕是地壳变动造成的;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是地壳运动,导致弯曲的现象;风蚀的岩石是风力侵蚀的结果,不是地球变动的现象。
故答案为:(1)板块;(2)A
34.(1)山顶
(2)B,因为B处等高线稀疏,坡缓。
(3)②或④
(4)岩浆岩
知识点:岩石的类型;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地形的类型;地形图
解析: 等高线重合处为峭壁;等高线像低处凸起是山脊;等高线想高出凸起为山谷;山的最高部分是山顶;等高线越密集,地势越陡峭;等高线越疏,地势越缓; 泥石流产生的条件:(1)大量的碎屑物;(2)地势陡峭;(3)暴雨;泥石流产生时垂直泥石流的方向向高处跑;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岩石,代表玄武岩和花岗岩,特点成柱状,有气孔结构,有矿物质颗粒;
(1)、山的最高部分是山顶,图中甲代表的地形部位是山顶 ;
(2)、等高线越密集,地势越陡峭;等高线越疏,地势越缓;所以选B,因为B处等高线稀疏,坡缓。
(3)泥石流的最佳逃生路线是垂直于泥石流的方向向高处跑。如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图中A路线附近的O点处,合理的逃生路线是②或④ ;
(4)、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往往有明显的气孔,这种岩石属于岩浆岩;
故答案为:(1)山顶(2) B,因为B处等高线稀疏,坡缓。 (3) ②或④ (4) 岩浆岩
35.(1)B
(2)DB;DB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用来表示起伏的地形;等高线的数值可以表示海拔和地势起伏的状况。从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也不一样。
(1)A是海拔300,B处于350海拔,故B处大于A处;
(2)CB处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DB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故DB是坡度较缓的路线。
故答案为:(1)DB;(2)DB,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36.(1)山顶
(2)2
(3)300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
(2)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3)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4)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
(5)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
(6)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
(7)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要根据比例尺确定。
(1)山顶: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甲位置所示的地形是山顶。
(2)该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如果量得A、C两点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
则两地的实地距离:
(3)由图可知:A、B两地的高度差为400米-100米=300米。
37.(1)山脊
(2)B
(3)450
(4)G
知识点:地图的比例尺;地形的类型;地形图
解析:等高线的数值可以表示海拔和地势起伏的状况。从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也不一样;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为山顶,等高线凸向海拔的地方是山谷;两山顶之间相对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1)C是等高线向低处凸为山脊;
(2)B处相比H处等高线密集,B坡度较陡;
(3)图中比例尺为1:15000,说明图上1cm代表15000km,3cm对应实际距离为3×15000cm=45000cm=450m;
(4)G为等高线重合地点,为陡崖,适合攀岩。
故答案为:(1)山脊;(2)B;(3)450;(4)G。
38.(1)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的撞击
(2)B
(3)②③
知识点:地震的预报和防范;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世界上有六大板块,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极其不稳定,常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的碰撞产生高山,板块的张裂是裂谷和海洋。在地球外力的作用下,地势趋于平坦,在地球内利的作用下,地势趋于陡峭;角锋是冰川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地震的防范措施: 高层室内可以躲避到墙角;室外要撤离到空旷地带;不要进入室内抢救物品;楼层的人们应立刻走楼梯逃生;人被埋压在废墟下时,不要尽力呼救,保持体力,观察周围情况,有效呼救。
(1)从板块构造的角度分析,青藏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的撞击;
(2)珠穆朗玛峰顶部是角峰,酷似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原因是冰川作用;
(3)板块运动会引发地震,下列地震自救措施正确的是 ②高层室内可以躲避到墙角 ;③室外要撤离到空旷地带 ④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
故答案为:(1)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的撞击 ;(2) B; (3) ②③ ;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37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16.0(11.7%)
主观题(占比) 121.0(88.3%)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4(10.5%)
主观题(占比) 34(89.5%)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38(100.0%) 137.0(100.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78.9%)
2 容易 (21.1%)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经度与纬度 8.0(5.8%) 4,29
2 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8.0(5.8%) 23,34
3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9.0(6.6%) 15,32
4 地图的比例尺 11.0(8.0%) 3,5,37
5 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 12.0(8.8%) 4,6,8
6 火山 6.0(4.4%) 21,22
7 地形的类型 8.0(5.8%) 34,37
8 地壳变动的证明 13.0(9.5%) 15,20,26
9 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15.0(10.9%) 18,19,20,21
10 地形变化的原因 4.0(2.9%) 38
11 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39.0(28.5%) 25,26,27,28,29,30,31,32,33,38
12 泥石流的形成 12.0(8.8%) 23,24,32
13 岩石的类型 29.0(21.2%) 10,11,12,13,24,25,26,34
14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4.0(2.9%) 4
15 经线与纬线 4.0(2.9%) 4
16 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 19.0(13.9%) 28,30,31,32,33
17 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应用 11.0(8.0%) 9,10,11,16
18 地震 22.0(16.1%) 14,16,17,18,22,29
19 地球内部的结构 6.0(4.4%) 1,2
20 经纬网 15.0(10.9%) 4,5,7,8
21 地震的预报和防范 16.0(11.7%) 14,24,25,38
22 地形图 14.0(10.2%) 34,35,36,37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32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