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06 17:18:36

文档简介

6.4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练习
1.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中华水塔”之称。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合理使用化肥减少水体污染
B.工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C.将生活污水、畜牧养殖场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D.利用喷灌和滴灌技术灌溉园林
2.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它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创造出一个个历史辉煌。为保护其生态环境,我们要努力做到( )
A.加大矿产开采 B.限制林草种植
C.防止水土流失 D.兴建牧场养殖
3.下列物质:①CO2;②氟利昂;③SO2,排入大气将造成环境污染,污染的后果有:(Ⅰ)破坏臭氧层;(Ⅱ)产生温室效应;(Ⅲ)形成酸雨。污染物与所造成的后果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Ⅰ) B.②(Ⅰ)
C.①(Ⅲ) D.③(Ⅱ)
4.酸雨对农作物以及一些建筑有不利影响。下列措施与酸雨的防治有关的
是( )
A.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B.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分类回收处理生活垃圾
D.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
5.[郴州中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下列环境问题与其防治措施不合理的是( )
A.白色污染——焚烧或掩埋废弃塑料
B.温室效应——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酸雨——推广使用脱硫煤
D.臭氧空洞——研发新的制冷剂,减少氟利昂的使用
6.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物品放置对应垃圾箱错误的是( )
第6题图
A.过期药品放入①中
B.鱼刺、菜叶放入②中
C.废铜电线放入③中
D.旧书、报纸放入④中
7.[攀枝花中考]“绿色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一定条件下,CO和H2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绿色化学”,这种产物不可能是( )
A.甲醛(CH2O) B.甲醇(CH4O)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8.某水域中鱼类大量死亡,调查得到可能的结论如下,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①居民向水中排放含磷污水 ②水域中有适量水草 ③上游化工厂向水域中排放废水 ④鱼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过多 ⑤沿岸居民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A.①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③⑤
9.[舟山中考]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 )
A.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B.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
C.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
D.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
10.下列做法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主题的是( )
A.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实现节能减排
B.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大力提倡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为土壤提供肥料
D.积极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促进达成“碳中和”目标
1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节水节电养好习惯
B.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C.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D.垃圾回收处理变废为宝
12.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是常用消毒剂,酒精溶液浓度越大,消杀效果越好
B.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以保护空气
C.在食盐中适当添加葡萄糖酸锌来防治甲状腺肿大
D.在汽油中添加适量乙醇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3.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是(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农业生产
①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②霉变的大米煮熟后可以正常食用 ①农药要科学、少量、精准使用②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C.化学发展史 D.化学与环境保护
①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②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①美丽中国离不开化学②“绿色化学”是环境友好化学
14.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1)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2)有一种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反应将电能转化为 能。
(3)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同学配制溶液时,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他俯视读数,这样配制得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10%的CaCl2溶液可用作路面保湿剂,欲配制100 kg该路面保湿剂,需要水的质量 kg。
(4)人们常饮用的一种矿泉水的标签如图所示,其中所含镁离子的离子符号
为 ,该矿泉水是 (填“中性”“酸性”或“碱性”),人体吸收该矿泉水中含有的某一元素可以防止佝偻病,这种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第14题图
15.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十四五”规划已经明确宣布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努力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1)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煤、石油和 的过度使用。
(2)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6CO2+6H2OC6H12O6+6O2,若吸收44 g二氧化碳,理论上可释放出氧气 g。
(3)氢能源的利用可减少CO2排放,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降碳的一种途径是在合适的催化剂条件下,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使碳全部转化为乙烯(C2H4)、同时生成另一种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3.2 g通过足量灼热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将所得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气体全部被吸收,生成10 g白色碳酸钙沉淀。则原混合气体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16.[连云港中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 ,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②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煤燃烧产生的 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2)“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b.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d.为了改善水质,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3)“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防治大气污染。
①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 (填序号)。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
②硝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NO、N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NO+NO2+2NaOH===2X+H2O。X的化学式为 。
17.扬州被称为运河之都、文化之都和美食之都,自古人文荟萃。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
图1     图2 
①孟浩然“下扬州”的交通工具是木船(图1)。现代游船常用玻璃钢制造船体,玻璃钢属于 (填“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
②现代人远行可乘坐飞机(图2)。铝锂合金材料大量运用于国产C919大飞机的制造,下列不属于铝锂合金性质的是 (填序号)。
A.密度大   B.硬度大   C.抗腐蚀
③汽车是重要的陆路交通工具。燃油车辆需加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该装置将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2)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徐凝
①空气质量影响人们观赏明月。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煤的气化和液化可实现能源清洁化,改善空气质量。水煤气中CO和H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合成甲醇(CH4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前日扬州去,酒熟美蟹蜊。——宋·梅尧臣
图3
第17题图
①蟹肉鲜美,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水溶液在加热时会生成沉淀,此沉淀
(填“能”或“不能”)重新溶解于水中。
②各种酒中都含有乙醇(C2H6O)。在酿酒过程中,粮食中的 (填糖类名称)先转化为葡萄糖,再经发酵生成乙醇。
③下列食品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 (填序号)。
A.盐水鹅   B.西红柿   C.大虾6.4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练习
1.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中华水塔”之称。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C )
A.合理使用化肥减少水体污染
B.工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C.将生活污水、畜牧养殖场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D.利用喷灌和滴灌技术灌溉园林
2.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它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创造出一个个历史辉煌。为保护其生态环境,我们要努力做到( C )
A.加大矿产开采 B.限制林草种植
C.防止水土流失 D.兴建牧场养殖
3.下列物质:①CO2;②氟利昂;③SO2,排入大气将造成环境污染,污染的后果有:(Ⅰ)破坏臭氧层;(Ⅱ)产生温室效应;(Ⅲ)形成酸雨。污染物与所造成的后果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B )
A.①(Ⅰ) B.②(Ⅰ)
C.①(Ⅲ) D.③(Ⅱ)
4.酸雨对农作物以及一些建筑有不利影响。下列措施与酸雨的防治有关的
是( D )
A.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B.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分类回收处理生活垃圾
D.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
5.[郴州中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下列环境问题与其防治措施不合理的是( A )
A.白色污染——焚烧或掩埋废弃塑料
B.温室效应——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酸雨——推广使用脱硫煤
D.臭氧空洞——研发新的制冷剂,减少氟利昂的使用
6.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物品放置对应垃圾箱错误的是( D )
第6题图
A.过期药品放入①中
B.鱼刺、菜叶放入②中
C.废铜电线放入③中
D.旧书、报纸放入④中
7.[攀枝花中考]“绿色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一定条件下,CO和H2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绿色化学”,这种产物不可能是( C )
A.甲醛(CH2O) B.甲醇(CH4O)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8.某水域中鱼类大量死亡,调查得到可能的结论如下,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D )
①居民向水中排放含磷污水 ②水域中有适量水草 ③上游化工厂向水域中排放废水 ④鱼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过多 ⑤沿岸居民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A.①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③⑤
9.[舟山中考]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 D )
A.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B.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
C.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
D.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
10.下列做法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主题的是( C )
A.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实现节能减排
B.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大力提倡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为土壤提供肥料
D.积极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促进达成“碳中和”目标
1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B )
A.节水节电养好习惯
B.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C.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D.垃圾回收处理变废为宝
12.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酒精是常用消毒剂,酒精溶液浓度越大,消杀效果越好
B.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以保护空气
C.在食盐中适当添加葡萄糖酸锌来防治甲状腺肿大
D.在汽油中添加适量乙醇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3.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是( A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农业生产
①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②霉变的大米煮熟后可以正常食用 ①农药要科学、少量、精准使用②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C.化学发展史 D.化学与环境保护
①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②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①美丽中国离不开化学②“绿色化学”是环境友好化学
14.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1)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②④ (填序号)。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2)有一种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H2↑+Cl2↑ ;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反应将电能转化为 化学 能。
(3)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同学配制溶液时,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他俯视读数,这样配制得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10%的CaCl2溶液可用作路面保湿剂,欲配制100 kg该路面保湿剂,需要水的质量 90 kg。
(4)人们常饮用的一种矿泉水的标签如图所示,其中所含镁离子的离子符号
为 Mg2+ ,该矿泉水是 碱性 (填“中性”“酸性”或“碱性”),人体吸收该矿泉水中含有的某一元素可以防止佝偻病,这种元素是 Ca (填元素符号)。
第14题图
15.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十四五”规划已经明确宣布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努力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1)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煤、石油和 天然气 的过度使用。
(2)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6CO2+6H2OC6H12O6+6O2,若吸收44 g二氧化碳,理论上可释放出氧气 32 g。
(3)氢能源的利用可减少CO2排放,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 。
(4)降碳的一种途径是在合适的催化剂条件下,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使碳全部转化为乙烯(C2H4)、同时生成另一种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2+6H2C2H4+4H2O 。
(5)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3.2 g通过足量灼热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将所得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气体全部被吸收,生成10 g白色碳酸钙沉淀。则原混合气体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5 (填最简整数比)。
16.[连云港中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 二氧化碳 ,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②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煤燃烧产生的 二氧化硫 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2)“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填序号)。
a.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b.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d.为了改善水质,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3)“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防治大气污染。
①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 d (填序号)。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
②硝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NO、N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NO+NO2+2NaOH===2X+H2O。X的化学式为 NaNO2 。
17.扬州被称为运河之都、文化之都和美食之都,自古人文荟萃。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
图1     图2 
①孟浩然“下扬州”的交通工具是木船(图1)。现代游船常用玻璃钢制造船体,玻璃钢属于 复合材料 (填“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
②现代人远行可乘坐飞机(图2)。铝锂合金材料大量运用于国产C919大飞机的制造,下列不属于铝锂合金性质的是 A (填序号)。
A.密度大   B.硬度大   C.抗腐蚀
③汽车是重要的陆路交通工具。燃油车辆需加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该装置将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2CO+2NO2CO2+N2 。
(2)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徐凝
①空气质量影响人们观赏明月。空气属于 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煤的气化和液化可实现能源清洁化,改善空气质量。水煤气中CO和H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合成甲醇(CH4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H2CH4O 。
(3)前日扬州去,酒熟美蟹蜊。——宋·梅尧臣
图3
第17题图
①蟹肉鲜美,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水溶液在加热时会生成沉淀,此沉淀 不能 (填“能”或“不能”)重新溶解于水中。
②各种酒中都含有乙醇(C2H6O)。在酿酒过程中,粮食中的 淀粉 (填糖类名称)先转化为葡萄糖,再经发酵生成乙醇。
③下列食品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 B (填序号)。
A.盐水鹅   B.西红柿   C.大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