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 “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以雷霆万钧之力,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埋葬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中国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学习本课,你将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上下求索救国之路的艰辛历程,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所起的伟大历史作用。一、点击课程标准,明确学习重点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二、漫步历史长廊,汲取知识精华1.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 2.武昌起义 3.中华民国成立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1.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 孙中山名文,号逸仙,因曾用过中山樵的名字,此后以孙中山著称于世。 后来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放弃了医生的职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的主张,遭到拒绝。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够拯救中国。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20多个赞成反清革命的爱国华侨,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兴中会成立(想像画)兴中会成立宣言 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创办兴中会时间:地点:性质:革命团体1894年檀香山华兴会光复会共进会日知会文学会兴中会总会 孙中山手书同盟会纲领《民报》在东京正式出版 1905年8月20日,在孙中山的推动下,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代表约一百人,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会议通过了《中国同盟会章程》,推举孙中山为总理,宣布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政治纲领,决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把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进到新阶段。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民报·发刊词》孙中山在《民报》第一号发刊词里,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1905年8月地点:日本东京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用: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机关报:《民报》孙中山早期革命生涯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在许多地方发动多次武装起义,但都失败了。广州黄花岗起义秋瑾领导绍兴起义2.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1911年10月10日晚,由于起义计划泄露,武昌城内新军第八镇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在熊秉坤等率领下,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在守库士兵的配合下,迅速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震动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了。武昌起义拉开了整个辛亥革命的序幕。清朝官吏在汉口大智门车站乘火车狼狈逃跑 起义军连续三次猛攻,攻克总督衙门,并在一夜之间占领武昌。汉阳、汉口的革命士兵也先后起义。12日,武汉三镇完全被革命党人控制。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历史再现——武昌起义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武昌起义(油画)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的枪声打响后,驻南湖的新军炮队立即起义,进驻中和门开炮轰击湖广总督衙门。此后,中和门就改称起义门。这是1981年重修后的起义门。武昌起义门 黄兴(1874~1916),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湖南善化人。 1904年和宋教仁在长沙创办华兴会,次年在日本拥护孙中山组成中国同盟会。 1911年曾领导广州起义。清政府见武昌起义成功,赶忙派袁世凯领兵进攻武汉,形势危急。黄兴赶到武汉,任革命军总司令,率领革命军拼力反攻,保住了武昌。湖北军政府战时总司令黄兴 1911年12月29日,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西、陕西、福建、云南、四川及直隶、奉天、河南、山东等十七省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十七省代表会议的会议代表合影3.中华民国的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沿途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呼。晚上,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月3日,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孙中山题词孙中山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 孙中山就职时发布的宣言书中华民国以南京为首都,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 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利用革命势力的迅猛发展,迫使清政府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执掌了全国军政大权。掌权后的袁世凯对革命党人采取一打一拉的狡猾伎俩。在用武力镇压革命党人的同时,又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迫使革命党人接受“南北议和”。1911年12月,南北议和在上海英租界举行。清廷议和代表唐绍仪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清宣统帝溥仪于1912年2月宣布“退位”。从此,二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政体宣告结束。溥仪宣布退位诏书(原件存中国国家博物馆)爱新觉罗·溥仪 1906.2.7~1967.10.17 宣统帝 清朝末代皇帝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 按照南北议和条件,孙中山于13日辞职。 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防止其独裁,孙中山在辞职咨文中提出了定都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职和遵守《临时约法》等三项条件,要袁世凯遵守。 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附有三项条件的辞职咨文。这是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作的最大努力。孙中山辞职咨文 1912年2月18日,孙中山根据辞职咨文所附条件,派专使赴北京迎袁世凯到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但是,袁世凯暗中指使他的亲信部队在北京举行“兵变”。顿时,北方形势紧张,参议院只得让步,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孙中山任命蔡元培(前左五)为专使前往北京迎接袁世凯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北京故宫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昔日清朝的皇帝宫殿紫禁城,今天成为人们自由游览的地方。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VS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么看?成功失败 功绩①推翻了清王朝;②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④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⑤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足①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③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放手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启示 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成立 2.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 3.同盟会的性质和成立的意义 4.三民主义兴中会和中 国同盟会1.武昌起义的准备 2.武昌起义的爆发(时间) 3.武昌起义的胜利 4.清王朝土崩瓦解武昌起义1.辛亥革命成功说 2.辛亥革命失败说辛亥革命 的历史意义三、课堂小结1.中华民国的成立(时间、都城、纪元)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清宣统帝下诏退位 4.袁世凯篡国和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开始中华民国成立 四、达标训练 1.民国30年换算成公元纪年应是( ) A.1930年 B.1931年 C.1941年 D.1942年 2.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强学会 D.同盟会CD公元纪年=民国纪年 1911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