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七中2023年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
(满分100,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N—14 S—32 O—16 Fe—56 Cl—35.5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
1.据报道,放射性同位素钬(Ho)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同位素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
A.166 B.67 C.99 D.32
2.下列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Zn+H2SO4=ZnSO4+H2↑ B.NaCl+AgNO3=AgCl↓+NaNO3
C.CaCO3 CaO+CO2↑ D.CaO+H2O=Ca(OH)2
3.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物质应用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自来水厂用氯气、ClO2等来杀菌消毒
B.碳酸氢钠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C.过氧化钠可在潜水艇中作为O2来源
D.氧化铁作油漆、涂料的红色颜料
4.已知: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为。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与中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
C.的结构示意图:
D.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5.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三者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钠和水反应:
B.通过灼热铁粉:
C.用盐酸处理银镜反应后试管内壁附着的金属银:
D.利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氢约含有6.02×1023个微粒
B.H2的摩尔质量是2g
C.1molO2的质量是32g,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D.2NA个H2SO4分子的摩尔质量为196g/mol
7.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8.下列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9.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能均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B.
C.
D.
10.下列转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11.下图所示为氯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其中X、Y、Z、W均为含氯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的溶液中通入,有Y生成
B.氯水光照后酸性增强,漂白性减弱
C.液氯可使湿润的红布条褪色,所以液氯具有漂白性
D.X和Z混合可以生成
1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B
C
D
A.A B.B C.C D.D
13.已知硝酸能将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能使KSCN溶液变红的是
①Fe与Cl2反应
②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
③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⑤向Fe(N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A.只有① B.只有①③⑤ C.只有①②③ D.全部
14.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A.3Fe+4H2O(g)Fe3O4+4H2
B.Na2O+H2O=2NaOH
C.2F2(g)+2H2O=4HF+O2
D.4Fe(OH)2+2H2O+O2=4Fe(OH)3
15.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称量 溶解 转移 定容
A B C D
A.A B.B C.C D.D
16.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某溶液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该溶液一定为钠盐溶液
A.A B.B C.C D.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小题。)
17.完成下列问题。
(1)标况下,11.2LNH3的物质的量是 mol,质量是 g。
(2)0.5 mol Na2SO4中含 个Na+ 。
(3)100mL 2mol/L的硫酸溶液与足量的铁屑反应,参与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为 mol,生成的H2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L。
18.下表列出了A~R9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E F
3 A C D G R
4 B H
(1)在这9种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为 (填元素符号),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填元素符号)。
(2)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F、A、D三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填离子符号)。
(4)用电子式表示由C和H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5)由E和F形成的氧化物通入足量的B的氢氧化物中,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6)由E和G所形成的化合物中所含有的化学键为 。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备氯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要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需在A、B之间添加净化装置D、E,其中导管连接的顺序是 (填写数字编号)。
(3)D装置的作用是 ;E装置的作用是 。
(4)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0.I.“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某次实验需要使用的溶液,欲用固体配制该溶液。
(1)计算所需固体的质量为 g。
(2)配制溶液时,下图不需要的仪器是 (写仪器名称)。
(3)写出配制溶液时的正确操作顺序(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
A.洗涤 B.称量、溶解 C.转移 D.摇匀 E.定容
(4)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容量瓶末干燥处理
C.定容加水时超过刻度线后,立即吸出多余的水
D.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
II.某班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5)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的溶液。在氯化亚铁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 。
(6)甲组同学取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可将氧化。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7)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溶液中先加入煤油(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 。
(8)向溶液中滴加溶液,现象是 ;沉淀变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试卷第2页,共5页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C A D D D C C D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B C C B D B B
17.(1) 0.5 8.5
(2)1NA (3) 0.2 4.48
18.(1) Na、K Ar
(2)Al(OH)3+OH-=[Al(OH)4]- (3)O2->Na+>Al3+
(4)
(5)CO2+2OH-=CO+H2O
(6)共价键
19.(1)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③④②①
(3) 干燥氯气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4)Cl2+2OH-=Cl- +ClO-+H2O
20.(1)14.9g(2)漏斗和圆底烧瓶
(3)BCAED; (4)CD ;(5)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
(6) ;(7)隔绝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8) 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