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生物技术作业设计(含答案)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25生物技术作业设计(含答案)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06 19:4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生物学第 9 单元
《生物技术》单元作业设计
八年级生物学第 9 单元
《生物技术》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生物学 八年级 第二学期 北师大版 生物技术
单元 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第九单元第 25 章第一节第 1 课时 身边的发酵技术
2 第九单元第 25 章第一节第 2 课时 沼气发酵
3 第九单元第 25 章第一节第 3 课时 工业化的发酵技术 食品腐败原因及食品保存方法
4 第九单元第 25 章第二节第 1 课时 转基因技术
5 第九单元第 25 章第二节第 2 课时 克隆技术
6 第九单元第 25 章第二节第 3 课时 现代生物技术引发的社会问题
二、单元分析
本单元内容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属于“第九主题生物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类群。
·发酵技术利用了微生物的特性,通过一定的操作过程生产相应的产品。
·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克隆等)已被用于生产实践,并对个人、社会和环境具有影响。
具体内容和活动建议如下: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
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练习制作面酱或酸奶等发酵食品
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
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品 探究食品保存的方法。
现代生物技术
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
举例说出克隆技术的应用。
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收集和交流有关转基因生物的资料。 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实地调查
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品
(二)教材分析
知识框架
(
______
)_ 条件 水、适宜的温度、丰富的有机物、无氧
(
____
) (
O
2________
)传统的
酵母菌 产出
酒精和 C 用于
酿酒、做面包
发酵
技术
乳酸菌 产出 乳酸 用于 _做酸奶、泡菜
(
_____
) (
______
) (


) 产出 用于
产甲烷细菌 甲烷
生产
生产沼气
(
生物技术
)包括 工业化应用 抗生素、甜味剂、食用有机酸、酶制剂
概念: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
体 DNA 中的生物技术。
现代的
转基因技术
应用 制药、遗传病诊治、
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环境保护。
实质
克隆技术
无性生殖
应用
植物:扦插、组织培养
动物:克隆羊
带来的问题
主要有
3
拯救濒危动物、克隆器官、移植等
安全问题
伦理问题
内容内在逻辑分析
以北师大版教材第 9 单元“生物技术”中的第 25 章,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和作业设计单元,聚焦了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第一节“发酵技术”,介绍了身边的发酵技术和工业化的发酵产品。教材安排了多个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实践活动,如制酸奶、酿米酒、做调味酱,还有制作沼气发酵装置、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性较强,条件要求不高,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可以完成,从而为第二节的现代生物技术做了铺垫。现代生物技术种类繁多,原理复杂,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较大。第二节现代生物技术,仅选择了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两个社会热点,而且编排在学生完成了所有的细胞生物学、遗传学之后,有助于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情分析
经过近两年的生物学学习,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本章节的内容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又是社会热点,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教师要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通过练习制作酸奶或米酒,体会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重要应用,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并探究食品保存的方法。
通过学生活动“制作沼气发酵装置”,理解沼气发酵的原理。
通过学生活动“探究食品保存的方法” ,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收集常用的食品保存方法。
通过学生活动“了解科学家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的过程”,学生初步认识了转基因技术的概念、操作对象和任务等,并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通过学生活动“寻找科学家培育克隆羊“多莉”的成功奥秘”,了解克隆技术的实质、过程和应用。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分析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
制订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
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定问题任务、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
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从学生熟悉的发酵食品出发,帮助学生形成发酵技术的概念,并在此技术上补充大量的事实性材料,加上学生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建立“发酵技术利用了微生物的特性,通过一定的操作过程生产出各种相应的产品”这一核心概念。帮助学生认识到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
动动手
动动脑
)(根据自身条件二选一)作业一:
作业内容
在盛有温开水的玻璃瓶中,加入一大勺白糖、两大勺面粉和一小包酒曲粉,然后把这个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套在玻璃瓶口上的瘪气球会越长越大,玻璃瓶里的液体会不断冒出气泡,气泡种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轻根据实验填空。
胀大的气球,其里面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酒曲中的曲霉含有大量的酶,能把淀粉最终分解为 。
(
时间充足吗

)把套在玻璃瓶口的气球取下,闻一闻玻璃瓶,会发现有酒味,说明在酒曲中的酵母菌的作用下还能产生 。
时间要求:15 分钟
评价设计
参考答案或提示:(1)二氧化碳(因为它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葡萄糖
曲霉 酵母菌
酒精(淀粉 葡萄糖 酒精)
实施建议:
学生可利用照片或短视频等记录实验过程,以便于课上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此实验所需周期短,材料装置要求和操作技术相对简单,学生非常容易自己动手操作,通过自己的观察、记录过程,清楚了酒精发酵的过程和原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
一起动动手
动动脑
)作业二:
作业内容:
(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水+葡萄糖+酵母菌
25
有气泡产生,气球膨大

水+葡萄糖
25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膨大

水+酵母菌
25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膨大

水+葡萄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膨大
)某兴趣小组为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的温度下,一段时间之后观察到如下现象,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试验是 (填装置号);可作为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因素的一组对照试验是 (填装置号)。
请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出酵母菌发酵所需要的条件是 。
当第①组与第④组为一组对照实验时,变量是 。依据探究可知,适宜酵
母菌发酵的温度是 。
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 。制作馒头和面包时,酵母菌产
生的 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和面包膨大或松软,而面团中所含的 则在蒸烤过程中挥发掉了。所以常用酵母菌制作馒头和面包。
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减少实验误差,你认为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该实验小组还应怎么做? .
(
时间够用吗

)时间要求:15 分钟
评价设计:
(
你的实验成功了吗

)此实验相对复杂一些,但是更能说明影响酵母菌发酵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只要认真操作,严格执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还是比较明显的。通过自己的观察、记录过程,清楚了酒精发酵的过程和原理以及影响因素,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做提示:(1)①和② ①和④
(2)营养和适宜的温度
(3)温度 25℃
酒精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重复试验几次,避免偶然性。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此实验所需周期短,材料装置要求和操作技术相对简单,学生非常容易自己动手操作,通过自己的观察、记录过程,清楚了酒精发酵的过程和原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认识沼气发酵的装置,了解沼气发酵的过程,理解沼气发酵的原理。认识发酵技术工业化产品,进一步理解发酵技术产品与人类生产生活多个方面息息相关,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作业内容:
(
动动手
动动脑
)
如图是制作沼气发酵的简单装置.
在 A 瓶中放入猪粪 70 克、粉碎的植物秸秆 20 克、池塘污泥 50 克、清水 300 克,将上述原料混匀,在 B 瓶中装满水,在 C 瓶中注入少量清水,睡眠封住玻璃管即可。
按图示装配好实验装置,注意橡皮管、玻璃管、橡皮管的各个接口不漏气,必要时可用凡士林涂抹接口处。把整个装置放在 25℃以上条件下,将止水夹(图示中的②)夹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沼气发酵的主要细菌是 。
(2)A 瓶中,池塘污泥的作用是 。
(3)A 瓶中,猪粪、植物秸秆的作用是 。
实验中发生怎样的现象时,表明沼气发酵过程开始?

发酵一段时间后,应从哪个部位采用哪种措施检验是否有沼气产生?
(
时间够吗?
) 。
时间要求:15 分钟
(
你观察看实验现象了吗

)评价设计:
产甲烷细菌。
提供沼气发酵所需的微生物。
提供含碳的有机物质。
(4)B 瓶的水压入 C 瓶。
(5)②号尖嘴玻璃口,点燃检验。
设计意图:
通过认识沼气发酵装置,清楚了沼气发酵的条件,掌握了沼气发酵的原理。有条件的同学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丰富学生对生物技术的感性认识;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分析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根据自身条件二选一)作业一:
作业内容:收集食品保存方法
一起动动手动动脑
活动调查: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超市和家庭中的食品,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收集常用的食品保存方法;将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参考下表写出调查报告。
调查人: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结果:
食品名称 保存方法 保存原理
(
你完成了吗

)时间要求:15 分钟
评价设计:
可以通过板报或壁报等方式在班级展示各组学生攥写的调查报告,以实现全班学生资料的共享和交流。调查报告中的产品生产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困难的,所以不作过高要求。可能学生得不到有关微生物种类等更多的信息,只要学生明确是否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就达到了调查目的。
实施建议: 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建议学生去超市调查。但是要提醒学生,调查前要获得工作人员的许可,不要损坏货品,提醒学生注意产品的说明书或商标,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收集生活中常用的食品保存方法,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让他们明白食品腐败的原因。
(
一起动动手
动动脑
)作业二:
作业内容:
活动调查: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或者调查药店或医院中与发酵技术有关的药品或医疗用品。
调查人: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结果:
产品名称 生产方法 产品用途
(
你完成了吗

)时间要求:15 分钟
评价设计:
可以通过板报或壁报等方式在班级展示各组学生攥写的调查报告,以实现全班学生资料的共享和交流。调查报告中的产品生产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困难的,所以不作过高要求。可能学生得不到有关微生物种类等更多的信息,只要学生明确是否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就达到了调查目的。
实施建议: 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建议学生去超市调查,也可以去药店。但是要提醒学生,调查前要获得工作人员的许可,不要损坏货品,提醒学生注意产品的说明书或商标,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调查生活中的发酵技术产品,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让他们体会发酵工业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通过对资料的分析,了解转基因技术并说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认同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影响。
作业内容:
(
请开动你智慧
的大脑
)
(
下图是实验过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显微注射器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将受精卵注入输卵管
核未融合的受精卵
固定细胞的吸管
)1982 年,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有两个美国实验小组共同研制出转基因超级鼠,也就是把小鼠变成大鼠。转基因鼠比它同胎所生得小鼠生长速度快 2~3 倍,体积大一倍。
实验小组培育出该超级鼠新品种利用的生物技术叫作 。
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 。
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了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
注射过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转基因超级鼠,而未受注射的受精卵发育成

在此项研究中,研制出的转基因鼠获得的这种性状能否直接传递给后代?
(
10
分钟内完成
)时间要求:
评价设计:
转基因技术
鼠的个体大小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基因控制性状 (4)普通鼠 (5)不能
设计意图:通过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过程了解转基因技术,并且复习回顾基因控制性状,遗传下去的不是性状而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第五课时
课时目标:通过对资料分析,了解克隆技术的过程并说明克隆技术的应用。认同克隆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影响。
1. 作业内容:
(
请开动你智慧
的大脑
)
2018 细胞期刊报道,我国科学家攻克了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这一时间难题,首次成功用体细胞克隆出了两只猕猴————“中中”和“华华”(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自然界中, 猕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产生“中中”“华华”的生殖方式是 (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它门的性别关系 (填“相同”或“不同”)。
融合细胞被激活,通过分裂形成克隆胚胎,最终长成猕猴。猕猴的体细胞和融合细胞相比,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该 (填“相同”或“不同”)。染色体主要是由 和蛋白质组成的。
理论上讲,还可以克隆若干只“中中”和“华华”长相十分相似的猕猴,原因是克隆猕猴的基因来源于 ,从而控制相同的遗传性状。
假定“中中”和“华华”长大后,与自然界中的猕猴随机交配,其后代之间的性状 。
(
13
10
分钟内完成
)
(填“完全相同”或“不完全相同”) 2.时间要求:
3.评价设计:
受精卵 子宫
无性生殖 相同
相同 DNA
供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上的 DNA
不完全相同
.设计意图:了解克隆技术的过程,克隆不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的,而是由体细胞产生的,所以是无性生殖。复习回顾有性生殖的起点,场所,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克隆后代与自然界的其它个体随机交配,后代可能产生变异。
第六课时
课时目标: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学会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看待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影响。
(
请开动你智慧
的大脑
)作业内容: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应用实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应用了转基因技术
B.利用羊的乳汁生产人凝血因子,应用了克隆技术 C.利用酒曲制作米酒,应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
D.高产水稻的培育,应用了杂交育种技术
下列对现代生物技术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的转基因食品都不安全
应该重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防范基因对环境的潜在威胁是必要的
(
5
分钟内完成
)转基因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和负面的影响 2.时间要求:
评价设计:
参考答案(1)B (2) A
设计意图:第一题让学生了其它生物技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第二题使学生关注现代生物技术引发的社会问题。
六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
请开动你智慧
的大脑
)(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天工开物》中有关于酿酒的记载:“凡酿酒必资曲药成信。无曲即佳米珍黍,空造不成。”其中的“曲”即酒曲。酒曲中含有能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大肠杆菌
下列食品与其保存方法的对应关系中,不恰当的是( ) A.咸鸭蛋——腌制法 B.袋装香肠——真空法
C.牛奶——巴氏消毒法 D.瓶装罐头——渗透保存法
小明喜欢吃汉堡,组成汉堡的各部分食物分别是①面包②蔬菜③奶酪④牛肉其中属于发酵食品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细菌成为科学家首选的转基因材料,主要是因为( ) A.没有细胞壁 B.没有细胞核
C.营寄生生活 D.繁殖快,代谢旺盛
5.国宝大熊猫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濒临绝灭。科学家认为下列哪种技术为挽救这类珍稀动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
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
C.发酵技术 D.酶工程 6.阅读资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研究发现,苍蝇体内能够产生两种免疫球蛋白来抵抗病菌,它们是 BF64 球蛋白和 BD2 球蛋白。这两种免疫球蛋白联手对敌,能把病菌完全彻底地消灭干净。因此苍蝇的抗病力极强,不易得病。值得指出的是,BF64 BD2 的杀菌能力要比青霉素强千百倍,美国科学家试图将这两种免疫球蛋白的基因转移到哺乳动物的基因中,以生产出“抗菌奶”。
资料二:美国人根据苍蝇复眼的原理发明了“蝇眼”航空照相机,这种照相机一次能拍摄 1000 多张高清照片。
①资料一中,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移入 ,使这些动物的乳房能产生和分泌人类所需的某种物质,被称为 技术。
②资料二中,模仿苍蝇的复眼发明的“蝇眼”航空相机,这就是 。
③下列例子中,不是运用仿生学原理的是( )模仿萤火虫发冷光——日光灯
模仿青蛙的游泳状态——蛙泳姿势模仿蝙蝠回声定位——雷达
模仿乌龟的背甲——薄壳建筑
(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序号 对应单元 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了解 理解 应用
1 1 √ 易 选编 20 分钟完成
2 3 √ 较难 创编
3 1、3 √ 易 创编
4 4 √ 易 选编
5 5 √ 较难 选编
6 4、5、6 √ 难 创编
(三)评价设计
参考答案(1)A (2)D (3)C (4)D (5)B
①苍蝇的免疫球蛋白 转基因 ②仿生 ③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