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一中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1月月考
地 理 试 卷
时长: 75分钟 满分: 100分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8月9日6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环境减灾二号06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该卫星将有效提升我国灾害预防、应急管理、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业务化应用能力。下图示意多层级天体系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环境减灾二号06卫星所处的最高级的天体系统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2.推测环境减灾二号06卫星围绕的中心天体是( )
A.太阳 B.月球 C.火星 D.地球
下图是地理爱好者在海边拍摄到的日全食照片。日全食是地球上观测到太阳最光亮部分被月球全部遮挡的天文现象,照片中出现的亮光只有日食过程中才能被观测到。完成下面小题。
3. 照片中出现的亮光源自太阳( )
A. 光球层 B. 耀斑爆发 C. 色球层 D. 日冕物质
4. 相较于平时,日全食发生时太阳辐射的传输特点是( )
①传输到地月系的太阳辐射量减少②传输到地月系的太阳辐射量增多
③向太阳系外传输的太阳辐射量减少④向太阳系外传输的太阳辐射量增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地理爱好者拍摄日全食照片时,当地的潮汐状况是( )
A. 当时为低潮 B. 当时为高潮 C. 当日为小潮 D. 当日为大潮
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植被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6. 图中①~④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
A. 热带雨林 亚寒带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热带雨林
B. 亚寒带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C.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亚寒带针叶林
D. 常绿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 热带雨林 落叶阔叶林
7. 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所在地区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 ②所在地区气候寒冷,夏季短促
C. ③所在地区森林常绿,炎热多雨 D. ④所在地区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兰州市某高中学生根据多日观测,沿南北方向绘制了T时刻谷地兰州附近大气的等压面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在该时刻( )
A.谷地中央为上升气流,多谷风 B.谷地中央为上升气流,多山风
C.谷地中央为下沉气流,多谷风 D.谷地中央为下沉气流,多山风
9.在山谷风的作用下,兰州污染程度最大的时刻为( )
A.傍晚 B.子夜 C.黎明 D.中午
10.兰州市的山谷风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表现为( )
A.谷风增强,山风减弱 B.谷风减弱,山风增强
C.谷风减弱,山风减弱 D.谷风增强,山风增强
温跃层是位于海面以下100~200米左右的、温度和密度有巨大变化的层,是上层的薄暖水层与下层的厚冷水层间出现水温急剧下降的层。由于海水温度、盐度及海陆分布等影响,温跃层上下两水团性质存在季节性差异,并抑制海水的上下对流。左图为温跃层温度和盐度季节变化图,右图为太平洋海域某经线上(纬度不同)①②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的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左图所示海域上下层海水盐度差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导致右图中水温垂直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
A.洋流 B.盐度 C.太阳辐射 D.海陆位置
河流流经地势平缓地区,在河流弯曲地方洪水期河水冲断河曲颈,使河曲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下图为牛轭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牛轭湖形成的地区( )
A.植被较稀少 B.蒸发量较大 C.地势较为平坦 D.土壤肥力较低
14.牛轭湖形成后,面积会逐渐缩小直至消亡,在自然状态下牛轭湖的消亡是因为( )
A.湖水大量流出 B.湖水蒸发下渗 C.上游水流汇入 D.人类过度用水
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组织了野外地貌考察。下图为考察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甲处山顶与乙地之间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 150 B. 200 C. 220 D. 250
16. 返校后同学们写了观察报告,下列报告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河流干流自东北流向西南②乙地坡度较丁地大③丙地位于阳坡④站在丙地可以看见丁地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五角枫是北方秋天重要的观叶树种,叶形秀丽,嫩叶呈现绿色,入秋又变成橙黄或红色。下图为我国部分五角枫分布地区示意图及五角枫景观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五角枫所属的植被类型是( )
A.常绿阔叶林 B.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18.图示地区中,齐齐哈尔的五角枫观赏期较早,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离海近,水汽充足 B.纬度高,气温低
C.大棚培育,热量充足 D.秋季阴雨天气多
入渗率指水分自地表渗入土壤中的强度,以每小时若干毫米表示。在某种情况下,降雨渗入土壤时的最大入渗率,叫“入渗容量”。读图完成19-20题。
19.若图中曲线表示干湿状况不同的沙壤土和黏壤土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的入渗率变化情况,则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湿黏壤土 B.②—湿沙壤土 C.③—干沙壤土 D.④—干黏壤土
20.关于入渗率和入渗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时间越长,土壤的入渗率越大
B.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量越大,土壤的入渗率越大
C.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入渗初期
D.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降雨后期
二、非选择题(共40 分)
21.图1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2为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和冬、夏半年辐射总量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说出图1中②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范围,并分析原因(6分)。
(2)总结图2中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4分)。
22. 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月15日,太平洋岛国汤加发生了一次猛烈的海底火山爆发,喷出的巨量气体(水蒸气、二氧化硫为主,也含有二氧化碳)和烟尘从海里直冲云霄,直达平流层中部。其引发的海啸抵达了整个太平洋沿岸地区。2023年6~9月,美国、日本和欧洲多国遭遇热浪,多地气温屡创新高。有气候专家认为,前一年年初的汤加火山喷发可能要对高温负一部分责任,因为当年的火山喷发相当于给地球加了一个促进吸收热量的盖子。
(1)说出汤加海底火山爆发时,火山喷发物依次经过的地球圈层。(3分)
(2)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描述火山喷发后产生大气降温的主要过程。(6分)
(3)说明气候专家关于给地球加“盖子”的依据。(6分)
23.2023年9月9日17时至9月10日10时,受台风“海葵”的残余环流影响,广东茂名遭遇特大暴雨,茂名市茂南区新坡镇公馆站等站点降雨超百年一遇,城区内多处积水严重。受强降雨影响,高州水库水位超汛限水位,实施开闸泄洪。茂名地处粤西地区,全市森林面积63.6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5.70%,主城区绿化覆盖率44.2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16平方米,下图为茂名市水系示意图。
(1)指出本次降水参与了哪种水循环类型,并从水循环角度,分析这次市区内涝的主要原因(6分)。
(2)从水循环角度思考高州水库水量的收支状况,并列举属于“收入”的来源(3分)。
(3)说明茂名市的高植被覆盖率对该城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6分)。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林地面积广阔,森林茂密,形成独特的水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
(1)解释林地水汽散失环节的形成原因。
(2)指出受水汽散失环节影响的海陆间水循环环节。
(3)若水汽散失环节因故消失,必然对林地水循环带来影响。有人认为带来的影响是林地降水增多,有人认为带来的影响是林地降水减少。亮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A 2.D
【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天体系统包括甲可观测宇宙、乙银河系、丙太阳系、丁地月系,图示最高级的天体系统为甲可观测宇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卫星将有效提升我国灾害预防、应急管理、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业务化应用能力,因此,该卫星是为我国的遥感检测业务服务的,故应该是地球上空运行,围绕的中心天体是地球,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天体系统指的是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的不同级别的系统。地球和月球相互绕转构成地月系;太阳,地球以及绕日公转的行星构成太阳系;太阳系又与其他恒星系统共同构成银河系;与银河系同一级别的称之为河外星系;银河系和亿以万计的星系构成总星系(可观测宇宙)。
3. C 4. B 5. D
【解析】【3题详解】日全食是光球层被遮挡,照片中出现的亮光来源于光球层的外围,日冕层可见光较少,应为色球层,C对,AD错。耀斑爆发属于太阳活动,不是随时都能发生的太阳现象,B错。故C项正确。
【4题详解】日全食发生时,月球遮挡了部分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传输到地月系的太阳辐射量减少,①对,②错;由于地球、月球太阳位于同一线上,地月系对太阳辐射的总体遮挡面积减小,导致向太阳系外传输的太阳辐射量增加,③错,④对。综上,B对,ACD错。故B项正确。
【5题详解】日全食时,月球和太阳在地球同一侧,且在一条线上,引潮力最大,引起大潮,C错,D对。日全食发生的时间不确定,故高潮和低潮不确定,排除AB。故D项正确。
6. A 7. B
【解析】【6题详解】由图可知,①植被有茎花现象,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②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③植被为落叶阔叶林,④植被有板状根,为热带雨林。BCD错误;A正确。故选A。
【7题详解】①④植被主要位于热带地区,终年炎热高温多雨;A、D错误;③植被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夏季炎热或温暖,冬季寒冷或温和;C错误;②植被分布区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B正确。故选B。
【点睛】热带雨林植物乔木具有多层结构,多板状根,多气生根植物或藤本植物;有老茎生花、滴水叶尖等现象。
8.B 9.C 10.B
【解析】8.根据图中信息,谷地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说明此时谷地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谷地中央为上升气流,近地面坡地上冷气流下沉到谷底,形成由山顶吹向山谷的山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夜晚较冷的山风吹如城市,暖空气抬升,形成下冷上热的逆温层,逆温层减弱对流运动,使得污染加剧,在黎明时刻逆温层最厚,兰州污染程度最大,C正确;子夜时刻逆温层还在继续发育,B错误;傍晚、中午逆温层还未形成,AD错误。故选C。
10.兰州市位于河谷中,白天山坡温度较高形成低压,风从山谷吹向山坡形成谷风;夜晚山谷温度较高形成低压,风从山坡吹向山谷形成山风。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温度较郊区高,白天城市热岛效应使得谷地气温增高,减小了山地与同高度谷地上空的温差,谷风减弱;夜晚城市热岛效应使得谷地气温增高,加大了山地与同高度谷地上空的温差,山风增强,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山谷地区夜晚气流上升多夜雨。
11.C 12.D
【解析】1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在左图中,a为地转偏向力,b为摩擦力,c为风向,d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不影响风力,排除A;摩擦力既影响风速也影响风向,排除B;在图中风向c位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右侧,代表风向右偏转,根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原理,该图表示北半球,又因为气压值为1000hpa左右,则为近地面气压,C正确;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排除D。故选C。
依据图示,甲地位于北半球,其西侧气压高,东侧气压低,水平气压梯度力为自西向东,在北半球受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偏转为西北风,排除ABC,故D。
13.C 14.B
【解析】13.牛轭湖形成于河曲处,在河曲弯曲处凹岸不断遭受侵蚀,变得更加弯曲,最终河流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D正确,C错误;牛轭湖形成于河流的凹岸,凹岸有可能在左岸,有可能在右岸,AB错误。故选D。
14. 牛轭湖多形成于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地区,河流多河曲发育,以侧蚀为主,C正确;河流中下游植被较丰富,植被起到固定河岸的作用,河曲才容易发育,才能形成牛轭湖,A错误;从材料中不能判断牛轭湖所在地区蒸发量大小以及土壤肥力高低,BD错误。故选C。
15. C 16. D
【解析】【15题详解】读图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50米。甲处山顶海拔为428米,乙地海拔为200-250米,两者相减可得高差为178-228米,结合选项可知最大高差可能为220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水往低处流,根据图中指向标和等高线分布可知,河流干流自东北流向西南,①正确;乙地比丁地等高线更稀疏,坡度更小,②错误;该地位于我国,属于北半球,丙地位于山丘的南坡,为阳坡,③正确;丙与丁之间有高于400米的山丘挡住视线,因此站在丙地无法看见丁地,④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分布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分布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17.C 18.B
【分析】17.由材料可知,五角枫入秋叶片变黄,有落叶,有明显的季相变化,可知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答案C
18.齐齐哈尔纬度高,气温较其他各地低,降温早,五角枫变红的时间早,故观赏期早。答案B
19.C 20.C
【分析】19.和黏壤土相比,沙壤土下渗速度快;而相同类型的土壤,干土壤下渗速度较湿土壤快。据此可知,①是干沙壤土、②是湿沙壤土、③是干黏壤土、④是湿黏壤土。B正确。
20.由图中信息可知,降雨后的30分钟内,入渗率最大,但是30分钟后,入渗率变化不明显,因此A、D错误,C正确;土壤蓄水能力有限,随着降雨量增多,入渗率上升,但不会无限上升,B错误。
21.(1)80<②<100。②位于四川盆地,地势低,水汽不易扩散,多阴雨天气。
(2)随着纬度增高,辐射量逐渐减少(或随着纬度降低,辐射量逐渐增多);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赤道,最小值出现在极点。
【分析】本题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和冬、夏半年辐射总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主要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时空分布规律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图1中②区域位于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年太阳辐射总量范围是80~100。四川盆地四周地势高,中间地势低,地形比较封闭,水汽不易扩散,所以多云、雨、雾,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很小。
(2)根据图2可知,全年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方是赤道,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纬度逐渐增加,太阳辐射量随之递减,最小值出现在极点。
22.(1)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每点1分,共3分)
(2)大量烟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加强;(2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增温幅度降低(2分);地面辐射减弱,导致大气温度降低(2分)。
(3)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且到达平流层;(2分)温室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导致气温升高;(2分)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加强地面保温作用(2分)。
23.(1)海陆间循环;原因:本次降水的时间长,强度大;城市路面硬化导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排水设施不足,导致地表径流排水速度慢。
(2)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3)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调节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增加下渗,提升地下水含量;植被蒸腾作用增强,使城市空气中的水汽增多,空气湿度增大。
【分析】本题以茂名市水系示意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水循环类型、内涝的原因、水量收入、植被对水循环的意义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24.【答案】(1)森林蒸腾(蒸发)作用强,林地空气湿度大(于附近地区)。
(2)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3)观点1:林地降水增多。(只有观点不给分)理由:水汽散失环节消失可能是因为附近地区空气湿度增大,水汽被保留下来,林地空气湿度上升。
观点2:林地降水减少。(只有观点不给分)理由:水汽散失环节消失可能是因为林地森林遭到破坏,蒸腾作用减弱,林地空气湿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