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生物学 七年级 第一学期 北师大版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第 3 单元第 6 章第 1 节第一课时 种子的结构
2 第 3 单元第 6 章第 1 节第二课时 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3 第 3 单元第 6 章第 1 节第三课时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4 第 3 单元第 6 章第 2 节第一课时 根系概况 根尖结构及生长变化
5 第 3 单元第 6 章第 2 节第二课时 芽的结构与生长变化茎叶生长规律
6 第 3 单元第 6 章第 3 节第一课时 花的结构
7 第 3 单元第 6 章第 3 节第二课时 传粉和受精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本单元内容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属于 7 个学习主题中的“(四)植物的生活”,本主题包括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学提示协助学生构建由大概念、重要概念和次位概念组成的概念体系,帮助学生达成在核心素养方面的具体要求。
本单元的具体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如下:
【内容要求】
概念 4 植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
段
种子包括种皮和胚等结构
种子萌发需要完整、有活力的胚,需要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
量的水等环境条件
根的生长主要包括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生长
(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
活史
) (
本章小结
) (
种子与果实的
形成
) (
枝条的形
成与生长
) (
生殖器官的生长
) (
营养器官的生长
) (
主茎的形
成与生长
) (
传粉与
受精
) (
花的主要结构
) (
种子萌发
形成幼苗
)叶芽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茎和叶
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产生的精子与雌蕊产生的卵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
【学业要求】
(1)识别和描述种子、根尖、芽、花的结构及功能,以及花与果实在发育上的联系,通过绘图或模型等形式呈现各个结构的特点。
(4)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探究关于植物生活的影响因素。
【教学提示】
教学策略建议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生命活动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实践,设计简单的任务,指导学生运用植物生理过程的相关知识、跨学科知识等,尝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情境素材建议人工种子
学习活动建议
实验探究活动:观察种子的结构;观察根尖的结构;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栽培一种常见植物,观察其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
知识框架
(
观察
种子结构
) (
种子
萌发过程
) (
探究萌发条件
) (
胚根生长与
根系形成
)
(
种子的胚是
新一代幼体
) (
营养生长源
于胚发育
) (
生殖生长源
于花芽发育
)
内容内在逻辑分析
以北师大版教材第 3 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的第 6 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和作业设计单元,聚焦绿色开花植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第 3 单元第 5 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介绍了绿色开花植物五大生理功能,并设置了“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等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第 5 章成为第 6 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的学习起点,为理解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生殖器官的生长提供理论基础,为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和理解种子结构的功能起到铺垫作用。已学的细胞分裂、分化和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幼根生长依靠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的细胞生长,叶芽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发育成为茎和叶,及绿色开花植物开花和结果等内容。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大多数学生天性活泼爱动,喜爱走进大自然,关注花草树木,对于生物的观察、探究具有极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前面已经学习了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认识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和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等生物学知识。学生在小学科学中对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和开花结果等有一定的认识,平时也有观察思考,但对绿色开花植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的认识还是碎片化的,缺乏系统 性、整体性认识。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运用还比较欠缺,难以完整设计对照实验,特别是控制单一变量、实验结果分析还有很大难度。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和“观察种子萌发时的形态结构变化”的实验,描述种子的结构及萌发过程。
通过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和“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概述种子萌发的内在和环境条件。
通过显微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观察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图,描述幼根的生长和叶芽发育成枝条,认识植物的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
通过解剖观察桃花,认识花的基本结构;通过传粉和受精的视频等资料以及实验,认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说出花与果实的关系,说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栽培一种常见植物,观察记录其生长发育过程,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分析课标的内容要求搭建概念体系,理清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的内在逻辑,结合学情制订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设计多样化作业类型,以大概念为单位进行单元评价。
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定问题任务、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
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分层设计作业,供学生选做。
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
作业内容
A 层次:填表比较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
双子叶植物(菜豆) 单子叶植物(玉米)
不同点 子叶
胚乳
贮存营养物 质的部位
相同点
B 层次:画出大豆种子、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并标出各结构名称。
C 层次:手机自拍解剖和观察大豆种子、玉米种子,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
时间要求:15 分钟
评价设计
参考答案或提示:
A 层次
双子叶植物(菜豆) 单子叶植物(玉米)
不同点 子叶 两片,肥厚 一片,不肥厚
胚乳 无 有
贮存营养物质的部位 子叶 胚乳
相同点 都有种皮和胚
B 层次:要求正确画出大豆种子、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且正确标出各结构名称。
C 层次:要求视频清晰显示解剖过程、正确辨认各结构,视频上传微信作业。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填表比较、画图、解剖,使学生理解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学会用适当的方法解剖、观察和描述所见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知道生命体结构的精巧,培养结构和功能观。
第二课时
1.作业内容
参考课本 P101“活动”,播种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建议选用家乡常见的种子),精心培育,细心观察种子萌发时的形态结构变化。
选种:需选择近一年的完整、粒大而饱满的种子,原因是○1 、
○2 、○3 。
观察和发现:选择其中一粒种子,定时拍摄照片(或文字)记录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生长情况。
(3)10 天后,通过口头表述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全过程(录音上传微信作业或课前抽查)。
(4)你的种子是从哪里获得的?尝试利用网络搜集有关种子来源的资料,结 合维护国家安全,谈谈你对我国大力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子产业的看法。 2.时间要求:15 分钟
评价设计
参考答案或提示:(1)○1 种子要有成熟而完整的胚、○2 种子要有充足的营养储备、○3 种子要有生活力、不处于休眠状态。(2)采用拍摄照片或文字的方式记录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全过程,应能够反映和记录不同阶段的生长情况。(3)口头表述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全过程中要具有的概念体系:①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继续发育为幼苗的根;②胚芽发育为幼苗的茎和叶;③胚轴初期伸长明显,以后发育成为根和茎之间的连接部分;④贮存养料的胚乳或子叶逐渐萎缩。(4)开放性题目,可以书面答题或课堂口头表述,甚至可以组织辩论会。考查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评价和利用资料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从农业种子安全方面去关注国家安全,从小立志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种植实践,学生养成连续观察、客观记录的习惯,潜移默化的形成坚持不懈的意志品格,提高管理时间、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付出努力和坚持的过程中发现生命现象的神奇、感受生命的力量、收获学习成果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形成关注国家安全、热爱劳动、尊重关爱生命的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感情。
第三课时
作业内容
依据课文 P104“活动”写出一组对照实验的过程: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发现并提出问题: 。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作出假设: 。
设计实验方案: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一步:在两组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并加入适量的 ,然后取等量的两份相同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 都不盖皿盖以保证种子有充足的 ;
第二步:将一组培养皿置于 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在相同且适宜的 下培养一段时间。
实施实验并记录。
分析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如果两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则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 (填“没有”或“有”)影响。
时间要求:15 分钟
评价设计参考答案:
(1)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或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第一步:水、空气
第二步: 光照、温度
(7)没有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第三课时学习“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课本中“活动”已经得出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但对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其它环境条件还是心存疑虑的,安排此作业,一方面让学生以实践来打消疑虑,知道大部分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照,另一方面也能巩固设计单一变量实验的方法和复习种子萌发的 3 个环境条件。
第四课时
作业内容
右图是根尖的纵剖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填写根尖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A , B , C , D 。
如果去掉 ,根不能再生长。
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
根的长度能够不断增加,是因为 区的细胞不断 增加细胞的数量,以及 区的细胞能够不断 增大细胞的体积。
农民准备移栽西红柿苗时,根部常带一个土坨,目的是( )。
A.保护根冠 B.保护幼根和根毛
C.保护分生区 D.防止营养流失
时间要求:15 分钟
评价设计
参考答案或提示:
(1)A 成熟区 , B 伸长区 ,
C 分生区, D 根冠 。
(2)C 或分生区
(3)B 或伸长区
(4)C 或分生区、分裂,B 或伸长区、生长。
(5)B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第四课时学习“根系概况、根尖结构及生长变化”,此作业能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课堂学习内容,也能提升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释有关生物学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课时 1.作业内容 A 层次
请按发育顺序关系将左右两侧结构名称用带箭头的连线联系起来。叶原基 芽原基
成叶 幼叶
节间 芽轴
侧芽 侧枝
B 层次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乙图中的结构 b 是由甲图中[ ] 发育来的,也是由丙图中的[ ] 发育来的。乙图中的结构 c 是由甲图中[ ] 发育来的,也是由丙图中的[ ] 发育来的。
乙图中的结构 d 是由甲图中[ ] 发育来的。甲图中[1] 的作用是 。
将乙图中的结构 d 取下后纵切,你认为该结构的纵切面应该与图 的结构相似。
时间要求:10 分钟
评价设计
参考答案或提示:
A 层次:
叶原基 芽原基
成叶 幼叶
节间 芽轴
侧芽 侧枝
B 层次:
(1) [ 3 ]幼叶、 [ 2 ]胚芽、 [ 4 ]芽轴、 [ 2 ] 胚芽
[ 5 ]芽原基、 生长点、 使芽轴生长
甲
(提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叶芽是未发育的枝条。)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检测和巩固叶芽的结构和发育,通过连线或识图,进一步认识叶芽的结构、理解胚、叶芽、茎叶生长的三者关系,从整体上理解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为学习“生殖器官生长”打下坚实的知识和逻辑基础。
第六课时 1.作业内容 A 层次
下面左图是桃花的纵剖面结构图,甲乙丙是不同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③和⑤合称为 。
(2)②叫做 ,⑥叫做 , ②④⑥合称为 。
和 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
图(甲、乙、丙)中, 是单性花; 是两性花,判断依据是 。
(甲、乙、丙)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 (甲、乙、丙)的子房中含有胚珠。
观察桃花的一般顺序是 。
B 层次
画一朵花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各结构名称。
C 层次
在家乡常见的植物花中选取一种进行解剖,将各结构制作成实物剪贴图,并标注各结构名称。
时间要求:15 分钟
评价设计
参考答案或提示:
A 层次:
(1)雄蕊 (2)柱头;子房;雌蕊 (3)雌蕊;雄蕊
(4)甲丙;乙;雄蕊和雌蕊的有无 (5)甲乙;乙丙 (6)由外到内
(提示:掌握花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B 层次:绘制一朵花的结构示意图时要注意科学性,正确标注各结构名称。
C 层次:按由下到上、由外到内的顺序解剖家乡常见的任一朵植物花,保持各结构的完整性,将各结构按在花中的相对位置制作成实物剪贴图,并正确标注各结构名称。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检测和巩固解剖观察花的基本方法,通过识图填图或绘制示意图或制作成实物剪贴图,进一步认识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同时提升动手能力,增强对家乡植物的认识,培育爱家乡情怀。
第七课时
作业内容
口头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如果受精后要继续观察子房的发育,其内部结构演变的结果应该是:受精卵发育为 ,珠被发育为 ,子房壁发育为 ,整个胚珠发育为 ,整个子房发育为 。
时间要求:15 分钟
评价设计
参考答案或提示:
口头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时要具有的概念体系:①雄蕊发育成熟时,花药自然开裂,将花粉散出。②花粉以一定的方式传送到雌蕊的柱头上。③当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以后,在柱头表面的黏液作用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④花粉管穿过柱头,沿着花柱向子房方向生长,进入子房,直达胚珠。⑤当花粉管进入胚珠内部时,释放出精子,胚珠里的卵细胞与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胚、种皮、果皮、种子、果实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传粉、受精、受精后胚珠和子房的发育。在头脑中形成传粉和受精的动态过程。提升口表和交流能力。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下列有关绿色开花植物生活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子叶或胚乳中贮存的营养成分是种子萌发时营养来源
根的生长主要是根尖生长点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生长的结果 C.芽原基发育成幼叶
D.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观察菜豆种子结构时,要观察到完整的胚应该( ) A.用刀片把菜豆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
B.剥去种皮,并分开合着的两片子叶 C.用刀片把菜豆种子从中央横向剖开
D.浸软种皮后,剥去种皮就可直接观察到种子的胚
下列关于农业生产实践中涉及的生物学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合理密植是为了增加作物叶片吸收光能的面积
在有些蔬菜大棚里养殖一些蜜蜂主要是为了采集花蜜
种植蔬菜的温室在夜间适当降温是为了减弱呼吸作用
早春播种覆盖塑料薄膜是为了提高地表温度
桃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在我们家乡有广泛种植,深受人们的喜爱,其生 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在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其生活史中的四个不同的时期,数字①﹣⑥表示每个时期的 相关结构。请结合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 填名称)。
种植桃时,选在清明节期间而不是冬天进行播种,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 。在萌发过程中,胚根发育成 。
在乙中,④表示根尖的结构,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而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图乙中的[ ] 散失,进入大气。
在丙中,桃树的茎是甲图中 发育而来的。
在丁中,花粉落在[⑤] 上,萌发形成花粉管,精子与[⑥]胚珠中的 相结合,完成受精作用。⑥发育成甲中的 [ ] 。桃果中可食用的部分则是由 发育成的。
某学校的几位同学对生物学知识非常感兴趣,经常做一些生物学小实验,这次他们用大豆种子做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过程:
取三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为 A、B、C,在每个杯底铺等量适量餐巾纸,之后分别加入等量适量的水。
取 30 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为 3 份,分别放入 A、B、C 杯底的餐巾纸上。
将三个杯子杯口密封好。其中 C 杯内用注射器抽干气体后再密封,B杯密封后用不透光的黑布全部罩住,A 杯不作处理。如下图所示。
将图中所示的三个装置同时在温暖的、有光照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二)实验结果
一段时间后,A、B 两杯内的种子多数萌发,C 杯内的种子没有萌发。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几位同学的设计思路是把 A、B 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由此可以推断他们最初所作的假设是:“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 ”,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 从 实 验 结 果 分 析 , 这 组 对 照 实 验 可 以 得 出 的 结 论是 。
将 A 和 C 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将 B 和 C 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可以吗?若可以,请写出你得出的结论;若不可以,请写出你的理由 。
(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序号 对应单元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了解 理解 应用
1 1、3、4 √ 易 原创 30 分钟
2 1 √ 易 选编
3 2、3 √ 较难 选编
4 1、2、3、4、5 √ 较难 原创
5 2 √ 难 原创
(三)评价设计
参考答案或提示:
1.C 2.D 3.B
4.(1)适宜的温度、根 (2)成熟区、③气孔 (3)胚芽 (4)柱头、卵细胞 、 ①种子、子房壁
(提示:解答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萌发过程、根尖与茎叶的结构,受精过程以及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
5. (1)光 光 大豆种子的萌发与光无关
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
不可以、因为实验方案中只设一个变量因素,而 B、C 之间有光和空气两个变量。
(四)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第 1 题考查本单元有关的概念体系;第 3 题考查生物学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
中的应用;第 4 题从绿色开花植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的整体性角度,考查识图、填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5 题考查设计单一变量实验、做实验、观察实验及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考虑适当考查前面单元的联系紧密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