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一篇游记,作者是叶圣陶。文章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的所见所闻所感、由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以及乘船出洞的情况。通过作者细致的描写,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品读,体会作者对双龙洞景色的赞美之情,并受到美的熏陶。
2. 引导学生学习按照游览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并积累优美语言。
3.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金华双龙洞的景物特点,并按照游览顺序进行复述。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并根据文章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金华双龙洞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们想去金华双龙洞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叶圣陶的脚步去游一游这个美丽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3. 默读课文,标出金华双龙洞的游览顺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游览顺序分段,并概括段意。
4.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概括段意。
5. 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6.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游览顺序,用自己的话复述游览经过。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语或短语,帮助学生记忆。
7. 教师出示双龙洞的相关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和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游览顺序和景点特点。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文字
1. 讲路上见闻的段落。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路上见闻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写出了景物的哪些特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圈点批注等方式来品味语言文字的美妙之处。例如,“山上开满了映山红……” 这段话通过对比的手法,写出山上的花五颜六色、竞相开放的美丽景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圈点批注等方式来品味这些句子,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句子的美妙之处。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山花烂漫的美丽景象;教师可以运用PPT等多媒体手段来呈现这些句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的方式来加深对句子的理解等。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这些句子的美妙之处和深刻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讲外洞特点的段落。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外洞特点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写出了外洞的哪些特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圈点批注等方式来品味语言文字的美妙之处。“洞口像桥洞似的……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这段话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写出外洞的宽敞和美丽。“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不觉得拥挤。” 这段话通过列数字的方法,写出外洞的大和宽敞。
3. 讲由外洞进内洞的段落。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由外洞进内洞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写出了从外洞进内洞的特点和美丽。“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 这是一个设问句,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这段话写出进内洞的方法,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一处不贴着船底了。” 这段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和体验, 这是对坐船体验的诗意表达,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4. 讲内洞特点的段落。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内洞特点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写出了内洞的哪些特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圈点批注等方式来感受这些句子的美妙之处和深刻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句子的美妙之处。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内洞的特点和美丽;教师可以运用PPT等多媒体手段来呈现这些句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的方式来加深对句子的理解等。
(四)总结全文
教师总结全文,强调双龙洞的美丽和神奇之处,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美景保护好。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双龙洞的美景需要我们如何保护?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维护自然环境的美丽?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2. 仿照课文中的句子,写一篇关于家乡景点的小短文。
3. 向家长介绍双龙洞的美景,鼓励家长带孩子去旅游。
4. 搜集一些关于自然景观的资料,了解更多美丽的景点。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1.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教师讲解:教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4.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5. 情境模拟:模拟双龙洞的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课文中所描述的美景。
六、课堂练习与评价方式
1. 课堂练习: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简答等,让学生当堂完成。
2. 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课堂练习进行全面评价,并针对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小作文、阅读理解等,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4. 定期测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定期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