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7 09:3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作者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先写了看到的景色,又写了自己的感受。全文结构紧凑,脉络清晰,叙述具体,是引导学生学习有序表达的好范文。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课文按游览顺序记叙的表达方式。
2. 能联系上下文领会含义较深的句子。
3. 欣赏双龙洞的奇丽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文章的内容,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奇丽景象。
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四、教学准备:有关金华双龙洞的课件、图片、投影等。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任务,畅谈感受
明确任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后写的一篇游记。学习时,我们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全文内容,并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相信我们一定能学好这篇课文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3. 指名读课文,正音。
4. 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5. 归纳整理问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读描写洞口、外洞、内洞、孔隙的有关语句,了解双龙洞的特点。相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2. 重点理解“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等含义较深的句子。用多媒体演示通过孔隙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
3. 了解全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4. 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5. 质疑并讨论解决。
(四)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 品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说说为什么喜欢?交流感受。
2.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提问,与大家共同交流想法和感受。如:读“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我好像看到了颜色各异的树木真美丽。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图片等形式展示双龙洞的美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进一步领会双龙洞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情感。在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美读内洞这一部分课文内容。感受双龙洞的奇丽景象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感悟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随时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及认真书写的好习惯等)。在交流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蜿蜒”的意思。(蜿蜒:形容蛇类曲折爬行的样子。)并注意通过板书将有关内容进行归类整理等。
拓展延伸:
丰富想象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有关双龙洞的解说词或录像资料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双龙洞美丽景色的感知和认识。鼓励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大家游双龙洞并介绍景点等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