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鉴赏课件(诗歌意象)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阅读鉴赏课件(诗歌意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5 09:2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学习目标:
1、熟悉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点。
2 诗歌鉴赏的诗歌意象。
中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特点:
一、古典诗歌中考试题均选自唐宋诗词,具有经典、规范的特点;考查的形式主要是客观题;
二、中考试题均是近体诗(一般指的是在唐代创格定型的绝、律诗 ),且大多数是短小精悍的绝句,一般不选古体诗或其他形式的诗歌;
三、选材力避两点:1、家喻户晓的作品不选,以免给猜题押题者提供机会;2、艰涩冷僻者也不予考虑;
四、鉴赏的诗歌均选自课外。故阅读相当数量的课外古典诗歌是做好鉴赏题目的前提。
一、会密码:
1、诗词标题
2、作者风格
3、注解小序
4、意象涵义
5、题干提示
解题指导“送”、“别”——送别诗
咏+古迹(人名)、古迹+怀古(咏怀)、古迹名——怀古诗
咏(题、赞、赠)+物象——写景咏物诗
“塞”、“军”、“征”、“凉州词”、“关山月”、“从军行”、“少年行”——边塞诗 凉 州 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 上 曲 戴叔伦
汉家旗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问:从内容上看这两首都是描写_______的诗?
答:边塞生活。例 李 白:想象奇特,雄健奔放 杜 甫:沉郁顿挫 王 维:诗情画意 白居易:明白晓畅 范仲淹:苍凉悲壮、缠绵深婉 苏 轼:豪放旷大、婉约 陆 游:雄浑 豪放 辛弃疾:悲壮雄放文天祥:慷慨悲壮 气贯长虹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问:读这首诗(也可结合你平时读过的白居易的诗歌),你感受到了白居易的诗歌有怎样的特点?
答: 白居易的诗歌特点是生动形象、浅显易懂。诗歌的意象什么是意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 。
 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即相对于物象的事象,相对于自然意象的社会意象。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  1.月——思乡,怀人。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5.莲——爱的象征 。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6.梧桐——凄凉悲伤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三)8.秋蝉——高洁,悲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
10. 柳——离情依依
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汉代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和送别之所。?
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四)11.芳草——离恨
“芳草”意象的运用,远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屈原所作《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意象之一便是香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以香草自喻,抒发了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怀,寓含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生生不息的追求信念。
唐宋两代是诗词高度繁荣的时期,而“芳草”意象的内蕴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12.芭蕉——孤独与忧愁
芭蕉和梧桐意象的意蕴差不多,常常是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
13.羌笛——凄切之声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14.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15.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
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六)16.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先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后来青鸟成为传书的信使。
李商隐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密码4、意象内涵 菊 :隐逸、高洁 梅 :不畏严寒坚强不屈
松柏:坚挺、傲岸 柳 :送别、留恋、易变
莲:高洁、爱的象征 梧桐:凄凉悲伤
子规:悲惨、凄恻 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沙鸥:飘零、伤感  青鸟:书信的使者 
芭蕉:孤独与忧愁  羌笛:凄切之声
月亮:思乡、人生得失 西风:落寞、惆怅
云 :漂泊不定    江水:忧愁、时间流逝
你会吗?乌鸦、红豆、鸿雁、秋蝉各有什么意寓?练、 金陵驿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问:诗中孤云、燕子、杜鹃鸟三个意象是诗人自身___形象的写照。
答:悲凉凄惨   二、懂术语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工描与白描)、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与景(抒情方式),托物言志、衬托、象征、想象、对比、虚实结合、比兴、正侧(面)结合,化用典故,动静结合等等
3、语言特色:清新淡雅、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有感染力等等
4、意境:幽静、萧瑟、冷清、悲凉、苍茫、恬静、生机勃勃、静谧等等
意象:人、事、物、景等
赏析三懂诗歌表现技巧5,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修辞方法二、会术语
.6.情感:欢快、喜悦、热爱、向往、恬淡、孤寂、无奈、失望、忧愁、憎恶、同情、惋惜、惆怅迷惘、孤独寂寞、恬淡闲适、欢快愉悦、激愤悲凉、安贫乐道、寄情山水、忧国忧民、思念家乡亲人、惜别,愤懑、离愁别恨、怅然若失、怀古伤今、感时伤世

赏析三会二、懂术语
.格调(风格):悲壮苍凉(不得志者)、豪放洒脱(豪放派)、淡泊宁静(山水田园诗)、雄浑开阔(边塞诗)、委婉缠绵(婉约派)
作用:画龙点晴、言近意远、音韵和谐、余音绕梁等
赏析三会友情提醒:
  
  没有古代文化的沉淀,就不能说你是一个文化人。今后无论你走到哪、从事什么职业,都多多少少要跟古典文化打交道,“腹有诗书气自华”。然而,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又怎么能只凭老师讲几堂课就能说得清楚的呢。祖先的智慧,是够我们学习一辈子的。从这点出发,加强文言诗词积累就非常有必要了。如果诗词积累到位,句意就能理解,文意就水到渠成,一切难题都可迎刃而解。当然,这需要我们不断去阅读,“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不倦前行就可以达到目的。
  “能读千赋则善赋,能观千剑则晓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