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七中2023年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生物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30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60分 )
1.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属于RNA 病毒,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 B.能在通用培养基上生长
C.遗传物质是 RNA D.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
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对细胞学说进行了修正补充
D.细胞学说打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如图所示,图甲中①②③④为目镜或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在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②,同时提升镜筒
C.若使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图甲中的组合应是②④⑤
D.从图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
4.2023年入秋以来,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持续增高。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如图),粘附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引起肺部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支原体细胞可以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支原体比丝状绿藻细胞少了细胞壁结构
C.支原体与蓝细菌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D.支原体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5.秋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近期,我国儿童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有所上升。下列各组生物中,与支原体结构最相似的一组是( )
A.大肠杆菌、蓝细菌、噬菌体 B.酵母菌、蓝细菌、大肠杆菌
C.酵母菌、噬菌体、发菜 D.乳酸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
6.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元素。其配方如下表,其中植物根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
离子 K+ Na+ Mg2+ Ca2+ NO3- H2PO4- SO42- Zn2+
培养液浓度(m·mol) 1 1 0.25 1 2 1 0.25 1
A.Ca2+ B.SO42- C.Zn2+ D.H2PO4-
7.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下列各组化合物中,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胆固醇、脂肪酸、抗体 B.氨基酸、核苷酸、甘油
C.淀粉、葡萄糖、脂肪 D.性激素、纤维素、胰岛素
8.用碱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的颜色反应如表所示,其中“+”的多少代表反应颜色的深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种类试剂 碘液 苏丹Ⅲ染液 双缩脲试剂
甲 ++++ ++ +
乙 ++ ++++ ++
丙 + ++ ++++
A.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 B.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呈现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可能会用到光学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9.农业谚语“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缺镁后期株叶黄,老叶脉间变褐亡”等。说明水和无机盐在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
B.水是极性分子,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C.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之一,所以缺镁会导致叶片变黄
D.虽然镁属于一种微量元素,但是对于生物体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10.下图可表示生物概念模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①表示人体细胞内的糖类物质,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脂肪、淀粉、糖原
B.若①表示固醇,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脂肪、胆固醇、维生素D
C.若①表示多糖,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淀粉、几丁质、蔗糖
D.若①表示动植物共有的糖类,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
11.如图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其中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两条链之间通过3个二硫键连接在一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胰岛素为五十一肽,其中含有50个肽键
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时,减少了104个氢原子
C.该蛋白质有2个游离的羧基和2个游离的氨基
D.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空间结构决定
12.如图是细胞内几种有机物及其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有机物M1、M2、M3、M4的组成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M1和M2被彻底氧化分解,M1的耗氧量比M2少
B.M3具有多种功能,如物质运输、催化、调节、储存遗传信息等
C.m3和m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
D.在HIV体内,将M4彻底水解,能得到5种碱基,2种五碳糖
13.如图为某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中②是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疏水性
B.由图可知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C.图中③在细胞膜中均匀分布,其含量和种类越多,膜的功能越复杂
D.④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14.下图一、图二为动物、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上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一中不应出现的结构是⑥,图二不应出现的结构是①
B.能作为动植物细胞边界的是图一中的⑦和图二中的④
C.图一中的④是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D.两图中的②都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5.通过学习,某同学绘制了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允许大分子自由通过,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B.③结构在分裂时以高度螺旋的状态存在,便于遗传信息的分配
C.①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其形成均与结构④有关
D.该同学绘制的细胞核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概念模型
16.下图1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2实验过程中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某植物细胞图像,图2为探究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时的操作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B.图1细胞此时的细胞液浓度可能大于空白处溶液
C.图2操作步骤D的观察结果可能是图1细胞状态
D.图2所示操作因缺乏分组设置故不属于对照实验
17.图中①②③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不同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自由扩散,影响其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只有细胞内外的物质浓度
B.②中载体蛋白与运输的物质结合后,通过自身构象的改变来转运物质
C.②中的物质运输速率与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不需要消耗能量
D.③中离子或分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18.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③相符;研究物质Y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研究物质Z时,发现与曲线①和③相符。则细胞膜运输物质X、Y、Z的方式依次为( )
A.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C.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自由扩散、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19.下列甲、乙两图表示真核细胞进行交换的某些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主动运输
B.甲图中b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转运蛋白数量
C.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主要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都不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20.如图为酶和无机催化剂加快某化学反应的机理,E1、E2、E3为活化能,A曲线表示没有催化剂参与的反应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E3表示加入无机催化剂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B.加热提高反应速率的原理与酶的作用机理相同
C.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值为E1-E3
D.曲线C与B相比能说明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21.下列能正确反映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是( )
A. B. C. D.
22.如图为蔗糖酶对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作用过程图,发现麦芽糖不能被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该酶促反应速率受温度、酶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C.本实验的自变量为酶的种类 D.蔗糖的水解产物是2分子不同的单糖
23.如图是ATP的分子结构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TP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 B.图中虚线框中部分代表腺苷
C.ATP分子中①处断裂后形成了ADP D.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24.在下列几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⑤和⑥
25.下图1是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图2表示某些环境因素对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a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B.人的骨骼肌细胞也可以在图1中的条件X和Y下进行细胞呼吸
C.图2中影响有氧呼吸的环境因素有O2浓度和温度
D.据图2可知,酵母菌有氧呼吸酶的最适温度是30℃
26.下图是用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装置一、二中红色液滴移动情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可用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代表酵母菌的呼吸强度
B.若装置一左移、装置二不移,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C.若装置一不移、装置二右移,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D.若装置一右移、装置二左移,则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
27.生产和生活中常常应用到细胞呼吸原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透气“创可贴”包扎伤口,促进伤口细胞的有氧呼吸以利于伤口愈合
B.仓库中玉米种子的储藏需要低温、低氧、湿润的环境
C.中耕松土是为了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以利于矿质元素的吸收
D.水稻田适时排水可防止根系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烂根
28.如图表示不同O2浓度下小麦种子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假设呼吸底物均为葡萄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浓度为C时,1/4的葡萄糖用于小麦种子的需氧呼吸
B.氧气浓度为E时,小麦种子只进行需氧呼吸
C.氧气浓度为0时,最适合用于储存小麦种子
D.两条曲线的差值,表示该O2浓度下单位时间厌氧呼吸释放的CO2量
29.如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图解,其中①~④表示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③④都能合成ATP B.过程①②③④总是同时进行
C.过程①③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D.过程④产生的[H]来自葡萄糖
30.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中先后减少的物质依次是( )
A.ATP、三碳化合物 B.五碳化合物、ADP C.三碳化合物、NADPH D.NADPH、五碳化合物
二、填空题(共计40分 )
31.图中①、②、③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A、B、C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在[ ]内填入序号或字母,横线上填上文字)(每空1分,共计9分 ):
(1)如图表示的细胞膜结构是1972年科学家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B物质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本质)。
(2)如果此图表示人的红细胞的细胞膜,则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病毒进入白细胞的方式是胞吞,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这一结构特点。
(3)人们设计出的一种膜结构可用于污水处理,这种膜结构能将某些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这是模拟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__性。
(4)图中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
32.甲乙两图是温度或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数学模型(每空2分,共计10分 )。
(1)观察分析模型,判断甲、乙两图中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别是什么。甲________;乙_________ 。
(2)酶用低温而不用高温保存,原因是高温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酶失活。
(3)将胃蛋白酶由pH为2的环境中转移至pH为10的环境中,该酶的活性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酶具有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酶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下面分别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装置图,请据下图回答(每空2分,共计12分 ):
(1)图一中①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图一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___(填序号)。
(2)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__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的进行,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3)图二中的实验结束时,取少量酵母菌培养液A和培养液B,分别加入酸性条件下的______________溶液,其中B呈现______________,说明该种呼吸方式的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
34.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计9分 ):
(1)图示①、②和③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ATP。
(2)⑤过程为_______________阶段,⑤过程发生的场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⑥过程为____________ 阶段,该过程发生的场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在夏季正午时分会有光合午休现象,此时④会_____________、⑦会____________(填减少或增加)
(5)据图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30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60分 )
1-5 : BDDDD 6-10: CCADD 11-15 : BADBB 16-20: DABBD
21-25: DCCDD 26-30: DCCCD
二、解答题(本题共计4小题,共计40分)
31. (每空1分,共9分)
(1) A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2) ③ 协助扩散 一定的流动性
(3) 选择透过性
(4) C 糖蛋白
32. (每空2分,共10分)
(1) 温度 pH
(2) 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3) 降低
(4)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3. (每空2分,共12分)
(1) 细胞质基质 ①②③
(2) ③
(3) 重铬酸钾 灰绿色 酒精
34. (每空1分,共9分)
(1) O2 NADPH
(2) 光反应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3) 暗反应 叶绿体基质
(4) 减少 增加
(5) 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