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集中学市二中"535"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我的母亲》第一课时
教师: 主备教师: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认识这位母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
有关作者:
胡适,1891~1962,原名胡嗣糜,字 ,近代史上名符其实的风云人物,中国新诗的开山鼻祖,他自己戏称为“ ”。做为中国第一个用白话写诗出集的诗人,胡适的诗清新、流畅,颇具大家风范。主要作品有 。
胡适,民国前二十一年出生于上海,二十岁赴美留学,后来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民国六年返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抗战期间,曾出任驻美大使,胜利之后为 大学校长。
旅美期间,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民国四十七年回台主持中央研究院,任院长职。民国五十一年逝世于南港任所,享年七十一岁。
2、为加点字注音
眼翳 责罚 广漠 管束 宽恕 文绉绉 嬉戏 绰号 吹笙 摹画 抽屉 舔去 庶祖母 侮辱 佃户
3.从备选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横线上。
(1) :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2) :广大空旷。
(3) :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热的样子。
(4) :容忍谦让的限度。
(5) :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的意味。
【备选词语】
面红耳热 轻薄 文绉绉 气量 广漠
合作探究
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文中找出描写母亲的段落。
描写母亲的段落是第 至第 段。
(2)除了写母亲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到了作者的 (时期)生活和母亲对“我”的 深远影响。
(3)按下列提示,把课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至第 4 段)回忆作者的童年,为写母亲做铺垫。
第二部分:( 第 5 至第 12 段)写 。
第三部分:(第 13 至第 13 段)写 。
达标测评: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厌恶 (wù ) 管束 (sù ) 广漠 ( mò ) 质问 ( zhì )
B.责罚 ( zé ) 眼翳 ( yì ) 调度 (tiáo ) 轻薄 (bó )
C.庶祖母 ( zhé ) 嬉戏 (xī ) 抽屉 ( tì ) 野蛮 ( mán )
D.文绉绉 (zhōu ) 绰号 (chuò ) 牢骚 (sāo) 宽恕 (shù )
3.下面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面红耳热 带人接物 当面质问 认错陪罪
大失身份 目光严历 仁慈温和 体谅宽怒
(1) 改 ; (2) 改 ;
(3) 改 ; (4) 改 ;
4、选词填空
(1)我母亲待人最 ,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慈祥 仁慈 仁义 )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 过我。
(约束 管理 管束 )
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 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
(请 找 央 )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 了一顿。
(责罚 责备 责骂 )
与下面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 。
A、我只得感谢我的慈母 B、我必得感谢我的慈母
C、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D、我就得感谢我的慈母
下列语段空缺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 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时才 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 我,然后行罚,或 ,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A、严厉 教育 责备 惩罚 B、严肃 教育 责骂 惩罚
C、严肃 教训 责骂 行罚 D、严厉 教训 责备 行罚
张集中学市二中"535"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我的母亲》第二课时
教师: 主备教师: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整体结构,感知文章内容。
2、了解中国传统的母亲形象,了解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这一部分的内容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 、 、 、及 。
2.“我”是什么样的性格?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是 。
3.“我”失去了 和 的两个机会。
4.小结:“我”的童年生活过得 。
5.作者回忆起童年生活是为了 。
合作探究
二.学习第二部分
6.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这句话是: 。
7.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的怎样的性格?
(1)对“我”的管教
① 催“我”早上学 ;② ;(性格: 严厉 )
③ (性格: 慈爱 )
(2)处理家庭难事和矛盾
① ; (性格: 善良、宽容、仁慈 )
② 忍气化解两嫂子的矛盾 ; (性格: )
(3)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① 质问五叔 (性格: )
8.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母亲对我的训导是“ 言传 ”,而与家人的相处是“ ”。这两者正是恩师的具体体现。
9.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1)就母亲的为人而言,主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对我们今天待人接物的处世态度仍有指导意义,我们要继承下来。对文中的母亲在家庭中忍辱负重,对待大哥、大嫂、二嫂过于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我们应予以 同情 与 理解 ,体会母亲当后母的难处。
(2)就教子方面而言,主要表现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这与她 身兼父职
有关,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正是这诸多原因,她对孩子的教育格外深细而严格。
三.学习第三部分
10.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我”从母亲身上学到了 。
达标测评
四.全文小结
11.课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 、 爱戴 、及 的思想感情。
12.品味语言,作为著名学者的胡适,在行文时却极注意用词的分寸,请找出这样的句子加以体会。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
-------“不能不”表 ;“一点儿”是作者的 谦虚 之词。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 。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如果”表示 ,说明了作者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
的品格。
张集中学市二中"535"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我的母亲》第三课时
教师: 主备教师: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概括文章主题。
2、深入理解作者行文思路及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
自主学习
本文主题思想:
合作探究
1、 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似与主题无关,为什
么?
2、作者极少用直接抒情的语句,却能够字里行间感人至深,他的情感是如
何体现的?
达标测评
苏联中学开学典礼时用大幅标语打出:“爱你的妈妈吧!”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受到许多人生的教育和启迪。写出一点,与同学分享,字数50字左右。
《我的母亲》部分答案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走近作者:
胡适,1891~1962,原名胡嗣糜,字适之,近代史上名符其实的风云人物,中国新诗的开山鼻祖,他自己戏称为“新诗老祖宗”。做为中国第一个用白话写诗出集的诗人,胡适的诗清新、流畅,颇具大家风范。
胡适,民国前二十一年出生于上海,二十岁赴美留学,后来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民国六年返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抗战期间,曾出任驻美大使,胜利之后为北京大学校长。
从备选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横线上。
(1) :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2) :广大空旷。
(3) :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热的样子。
(4) :容忍谦让的限度。
(5) :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的意味。
【备选词语】
面红耳热 轻薄 文绉绉 气量 广漠
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课文
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文中找出描写母亲的段落。
描写母亲的段落是第 5 至第 12 段。
(2)除了写母亲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到了作者的 童年 生活和母亲对“我”的
深远影响 。
(3)按下列提示,把课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至第 4 段)回忆作者的童年,为写母亲做铺垫。
第二部分:( 第 5 至第 12 段)写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部分:(第 13 至第 13 段)写母亲对“我”深远的影响。
达标测评: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厌恶 (wù ) 管束 (sù ) 广漠 ( mò ) 质问 ( zhì )
B.责罚 ( zé ) 眼翳 ( yì ) 调度 (tiáo ) 轻薄 (bó )
C.庶祖母 ( zhé ) 嬉戏 (xī ) 抽屉 ( tì ) 野蛮 ( mán )
D.文绉绉 (zhōu ) 绰号 (chuò ) 牢骚 (sāo) 宽恕 (shù )
3.下面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面红耳热 带人接物 当面质问 认错陪罪
大失身份 目光严历 仁慈温和 体谅宽怒
(1) 带 改 待 ; (2) 陪 改 赔 ;
(3) 历 改 厉 ; (4) 怒 改 恕 ;
4、选词填空
(1)我母亲待人最 仁慈 ,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慈祥 仁慈 仁义 )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 管束 过我。
(约束 管理 管束 )
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 央 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
(请 找 央 )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 责罚 了一顿。
(责罚 责备 责骂 )
与下面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 。
A、我只得感谢我的慈母 B、我必得感谢我的慈母
C、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D、我就得感谢我的慈母
下列语段空缺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D 】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 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时才 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 我,然后行罚,或 ,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A、严厉 教育 责备 惩罚 B、严肃 教育 责骂 惩罚
C、严肃 教训 责骂 行罚 D、严厉 教训 责备 行罚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学习第一部分
1.这一部分的内容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 身体状况 、 性格特点 、 游戏情况 、及 失去两次机会 。
2.“我”是什么样的性格?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是 文绉绉 。
3.“我”失去了 学音乐 和 做画家 的两个机会。
4.小结:“我”的童年生活过得 单调、乏味 。
5.作者回忆起童年生活是为了 写母亲作铺垫 。
合作探究
学习第二部分
6.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这句话是: 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
7.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的怎样的性格?
(1)对“我”的管教
① 催“我”早上学 ;② 犯事、说错话受责罚 ;(性格: 严厉 )
③ 为“我”舔病眼 (性格: 慈爱 )
(2)处理家庭难事和矛盾
① 对付大哥的债主 ; (性格: 善良、宽容、仁慈 )
② 忍气化解两嫂子的矛盾 ; (性格: 忍让、温和 )
(3)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① 质问五叔 (性格: 正直刚气 )
8.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母亲对我的训导是“ 言传 ”,而与家人的相处是“ 身教 ”。这两者正是恩师的具体体现。
9.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1)就母亲的为人而言,主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对我们今天待人接物的处世态度仍有指导意义,我们要继承下来。对文中的母亲在家庭中忍辱负重,对待大哥、大嫂、二嫂过于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我们应予以 同情 与 理解 ,体会母亲当后母的难处。
(2)就教子方面而言,主要表现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这与她 身兼父职
有关,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正是这诸多原因,她对孩子的教育格外深细而严格。
三.学习第三部分
10.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我”从母亲身上学到了 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 。
达标测评
全文小结
11.课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 感激 、 爱戴 、及 怀念 的思想感情。
12.品味语言,作为著名学者的胡适,在行文时却极注意用词的分寸,请找出这样的句子加以体会。(结合研讨与练习二)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
-------“不能不”表 双重否定 ;“一点儿”是作者的 谦虚 之词。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 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如果”表示 假设 ,说明了作者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
谦虚、不自夸 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