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三地理
2024.01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 20道小题,满分100分。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共45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一项。
图1示意我国某省2020年和2030年的人口结构。读图,回答第1、2题。
1.2020-2030年,该省人口结构变化的特点之一是
A.老年人口中男性占比减少 B.女性高龄人口占比增加
C.少儿人口中女性占比增加 D.劳动力人口结构年轻化
2.针对该省人口结构状况,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提倡晚婚晚育 B.增加义务教育教师数量
C.增建养老机构 D.延长劳动人口工作时间
我国某古村落地处滨水低地,因势而建,内修墩塘,外防水惠,形成具有“堤围护村, 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 ”的景观特征。图2为该古村落的堤围及水闸分
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4题。
3.该古村落可能位于
A.河西走廊 B.青藏高原
C.三江平原 D.江南丘陵
4.图中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A.防洪排涝 B.蓄水发电
C.调节气温 D.美化环境
4.昭化古城位于四川省北部广元市, 是蜀道上的重要城邑和驿站,至今已有2300 多年的连续建县史。古城街巷之间“丁 ”字相连,道路交错相通, 城门不相对。图3
为该古城平面图。读图,回答第5、6题。
5.该古城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水陆运输便利 B.名胜古迹众多
C.河流南北对称 D.旱作农业为主
6.该古城街巷、道路、城门的布局, 主要是为了
A.节约建筑材料 B.传承民俗文化
C.加强军事防御 D.追求人地和谐
高三地理试卷第1页(共8页)
高三地理试卷第2页(共8页)
图4示意地中海沿岸部分炼油厂分布。读图,回答第7、8题。
7.图示地区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较小 B.石油工业具有重要地位
C.城镇等级决定绿洲面积 D.绿洲区域均有油田分布
8.图示地区炼油厂布局的优势是
A.更方便从海外购买原油 B.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
C.靠近本地石油消费市场 D.便于炼油厂产品出口
图5为吉林省地形与农业区划图。读图,回答第9、10题。
9.吉林省
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河流众多,结冰期短
C.冬小麦种植面积较广 D.纬度较高,热量充足
10. 图 示 农 业 区
中,
A.甲适合发展水产养殖 B.乙适合发展乳畜业
C.丙适合发展河谷农业 D.丁适合发展林业
林下经济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环境为依托,发展以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和采集业等为 主的生态农业,是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重要渠道。据此回答第11、12题。
11.影响林下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 B.地价 C.水源 D.政策
12.发展林下经济有助于
①减少水土流失 ②缓解环境污染 ③提高经济效益 ④根治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引哈济党 ”跨流域生态调水工程从大哈尔腾河调水到党河水库(图6), 由于调水线路 长、年调水量小、工程区自然条件恶劣等因素,造成工程投资大,调水成本高,因此调水 线路方案拟定比选及经济合理性是本工程的关键。读图,回答第 13~15题。
13.调水工程实施前,党河水库的主要水源是
A.大气降水 B.河川径流 C.积雪融水 D.地下水
14.与调水方案①、②相比, ③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A.工程建设难度小 B.调水距离较短
C.水资源利用率高 D.水质更有保障
15.调水工程实施后,为了节约用水,敦煌市应采取的发展措施有
①开垦荒地,大幅度提高耕地面积 ②补给生态用水,保护绿洲生态环境
③加大调水量,发展高耗水的工业 ④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三地理试卷第3页(共8页)
高三地理试卷第4页(共8页)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5分)
本部分共 5题, 共55分。
16.(10分)
读图7 挪威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挪威油气、水力、森林、渔业资源丰富,发电量中水电比重大。
(1)分析挪威油气资源丰富但发电量中水电比重大的原因。 (3分)
挪威拟在2025年实现新能源车占比100%的计划。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积极开拓挪 威市场,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建设体验中心。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有两种续电模式
———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车主在换电站直接付费更换电池包,无需等待充电)。
(2)依据挪威国土面积和形状、气候等特点,推测品牌新能源汽车宜采用的续电
模式,并说明理由。 (4分)
2023年,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接近千万辆,形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 费市场。
(3)从产业、科技和环境角度谈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我国的积极影响。 (3分)
17.(10分)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海与武汉是长江中下游最为重要的两座城市。1984年上海成为我
国首批设立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创新中心, 也是
高三地理试卷第5页(共8页)
国际金融、 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0世纪90年代,武汉成为长江沿 岸开放的五个城市之一,现已成为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图8为长
江经济带示意图。
材料二 武汉区位优势突出,高校林立、科研院所汇聚,文化底蕴深厚,具备建设 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武汉素有“钢城 ”之 称, 2014年起,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目前,已跻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四大集聚区 之一。集成电路,俗称“芯片 ”,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 图9是武汉市2014-2021年
产业结构变化图。
(1)列举上海对武汉具有的辐射作用。 (3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武汉产业结构的变化。 (3分)
(3)武汉正从传统“钢城 ”向“芯城 ”转型,说明这一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和地
理意义。 (4分)
高三地理试卷第6页(共8页)
18.(15 分)
图10为南疆铁路网分布图,图11为和若铁路某段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6月16日,和田至若羌铁路(简称和若铁路)开通运营。和若铁路全长约825
公里,沿线设有22个车站,其中有53.7千米路段采用以桥代路的建设方式。至此, 南疆铁路网进一步完善,形成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
(1)描述南疆地区铁路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5分)
(2)推测和若铁路沿途较长路段采用高架桥建设方式的主要原因。 (3分)
(3)简述和若铁路贯通对南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4分)
以光伏发电为主、全清洁能源打捆外送的特高压工程。截至2023年8月30日, 该工程已 累计向河南省输送“绿电”120亿千瓦时, 相当于减少原煤消耗369.12万吨、减排二氧 化碳1009万吨。图12为塔拉滩位置示意图、图13为“青豫直流 ”工程区域图。
(1)从地形与气候的角度,分析塔拉滩地区适宜建设光伏发电站的原因。 (4分)
(2)简述该项目在沿线地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 (4分)
(3)从气流运动、光照强度、能源利用方式、产业结构等角度,分析光伏产业发 展如何改善塔拉滩地区生态环境。 (4分)
(4)从铁路运营角度说明和若铁路全线设置较多车站的主要目的。 (3分)
(4)分析该工程建成后对河南省的有利影响。 (3分)
19.(15 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地区,该省新能源丰富。其中,塔拉滩地区土地沙漠化问 题突出,风沙危害严重,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光伏产业,该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塔 拉滩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植被不断恢复。
“青豫直流 ”工程起于青海省,止于河南省, 是“西电东送 ”重点项目,是世界 首个
20.(5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 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从我国地理国情、国家发展战略、现代化特征角度,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和 地理意义。
高三地理试卷第7页(共8页)
高三地理试卷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