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分课重难点复习
古诗三首
04
本课3首古诗描绘的都是秋天的景色。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千古传诵的佳作。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生机盎然的。并从中悟得了“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勉励诗。前两句写景,“荷尽”“菊残”描绘出秋天的景象。后两句议景,揭示了赠诗的目的。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秋景。诗人一反常情,以“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也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
《夜书所见》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尽了深秋的凄清。后两句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这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追忆、留恋,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1、.认识“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首古诗,默写《山行》。
3.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1、《赠刘景文》的作者是?
苏轼。
2、读了“荷尽已无擎雨盖”说一说:“擎雨盖”的意思?
向上托举的舒展的荷叶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意思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4、指出诗歌前二句中的意象,并分析作者借其所表达出的含意。
两个意象“败荷”、“残菊”展示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但“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5、拓展题:春天和夏天应该是一年中最生机勃勃的,可是诗人为什么却说深秋时残菊傲霜、橙黄橘绿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呢?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6、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的意思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7、《夜书所见》的作者是?
叶绍翁。
8、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的意思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9、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的意思。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10、说说学完《夜书所见》后你的感受。
《夜书所见》这是一首纪行诗,写了诗人行于江上,眺望江边的见闻感受,表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11、《山行》的作者是?
杜牧。
1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意思。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13、读了“停车坐爱枫林晚”说一说:“坐”的意思?
因为。
1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思。
停下来是因为喜爱这傍晚枫林的景色,经霜的红叶比二月里开的花还要红。
15、说说学完《山行》后你的感受。
《山行》这首诗描写和赞美了深秋时节山林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的美好思想情感。
16、写出“挑”的两个音,并分别组词?
tiǎo挑战 tiāo挑选
17、给“挑”换部首变新字。
眺(远眺)、桃(桃花)、跳(跳跃)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05
本文描写了“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风景:深秋,雨后初晴,道路两旁的树叶飘落下来,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整条道路就像铺上了一块色彩绚丽的地毯。“我”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身边的景物,发现平常生活之美,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平凡之中透着美丽,朴素之中尽显诗意。尤其是将落叶想象成“金色巴掌”,充满童真童趣,饱含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为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金色、水泥”等17个词语。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1、本文的作者是?
张秋生。
2、“我”在上学路上观察到了哪些景物。
明朗的天空、亮晶晶的水洼、法国梧桐树的落叶、一棕双红色的小雨靴
3、读了“啊!多么明朗的天空。”说一说:“明朗”的意思?
晴朗。
4、读了“每一张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说一说:“熨帖”的意思?
妥帖。
5、读了“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说一说:“凌乱”的意思?
联系上文“排列得并不规则”来理解:文中是指落叶在水泥道上排列得并不整齐,没有秩序。
6、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理解“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因为“我”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才能发现普通事物的美。
7、拓展题: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理解“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写出了掉落的树叶紧密地、平整地贴合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的状态,表现出了水泥道之美。掉落的树叶不规则地排列在水泥道上的情景,呈现出一种自然之美。
8、仿写“金黄金黄”式的ABAB表示颜色的词语。
碧绿碧绿、火红火红、蔚蓝蔚蓝
天蓝天蓝、橙黄橙黄、乌黑乌黑
9、仿写“湿漉漉”的ABB式词语。
白茫茫、金灿灿、干巴巴、亮堂堂
红彤彤、绿油油、甜津津、白花花
10、仿写“闪闪发光”的AABC式词语。
洋洋得意、炯炯有神、高高在上
津津有味、彬彬有礼、恋恋不舍
11、说说学完本课后你的感受。
课文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落叶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12、拓展题:生活中,美丽的风景无处不在。你有没有关注过上学、放学路上的风景,并从中发现美呢?试着写一写吧!(课后题)
清晨的空气格外凉爽。太阳从云层里露出头来,射出道道红光,云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路边草坪上布满亮晶晶的露水,在阳光下闪着璀璨的光芒。鸟儿忙着开朝霞音乐会,风把树叶吹得瑟瑟地响,与鸟儿一唱一和,十分动听。早晨,真美好!
13、写出“铺”的两个音,并分别组词?
pū铺床 pù店铺
14、给“铺”换部首变新字。
辅(辅助)、捕(捕捉)
15、给“洼”换部首变新字。
蛙(青蛙)、哇(好哇)、娃(娃娃)
佳(佳节)、挂(挂面)、鞋(鞋子)
16、给“棕”换部首变新字。
综(综合)、粽(粽子)、踪(跟踪)
崇(崇拜)
秋天的雨
06
这是一篇洋溢着诗情画意和童真童趣的散文。课文将秋天众多的景物通过秋雨巧妙地串起来,勾勒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1.认识“钥、匙”等10个生字,会写“盒、颜”等13个字,会写“清凉、留意”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秋天的雨,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4.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1、课文从哪三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 (用原文的话来回答)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2、像这样的段落,可以借助第一句话来读懂意思。如“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我们称为什么句。
中心句。
3、读了“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说一说:“扇走”一词好在哪里?
作者把叶子想象成一把把小扇子,非常形象,用“扇走”把银杏叶当作人来写,让银杏叶动起来,活起来。
4、读了“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说一说:“飘哇飘哇”一词好在哪里?
把枫叶想象成邮票,特别形象。“飘哇飘哇”应该读慢一些。“飘”与风有关系,所以右边是“风”。
5、读了“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说一说:“海洋”一词好在哪里?
把“田野”想象成“海洋”,非常合理,写出了田野的大。
6、读了“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说一说:“你挤我碰”一词好在哪里?
“你挤我碰”“争着”这些词语对秋天的果实进行了动态化的描写,读起来更有味道。
7、读了“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说一说:“频频点头”一词好在哪里?
“频频点头”是指菊花在秋风秋雨中摇曳,写出了菊花美丽姿态。
8、你觉得“五彩缤纷”仅仅是指颜色很多吗?
“五彩缤纷”不仅指颜色很多,而且表示绚丽多彩,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9、读了“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说一说:运用叠词好在哪里?
用上“香香的”“甜甜的”“好多好多”读起来更加富有节奏,更说明秋天的雨中藏着的香味很多,表现出秋天的丰收的景象。
10、仿写“频频点头”的AABC式词语。
洋洋得意、炯炯有神、高高在上
津津有味、彬彬有礼、恋恋不舍
11、读了“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说一说:“勾住”一词的意思?
水果好闻的香味吸引了小朋友。
12、仿写“五彩缤纷”的描写颜色的词语。
五彩斑斓 五光十色 万紫千红 五颜六色 色彩缤纷
13、仿写句子“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秋天的雨把紫色给了牵牛花?,紫色的花朵像一个个小喇叭,吹啊吹啊,吹来了秋天的丰收。
14、拓展题:仿写第二自然段。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柚子,黄黄的柚子像一个个小皮球,拍哪拍哪,拍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紫色给了葡萄,紫色的葡萄像一颗颗小紫球,滚哇滚哇,滚来了秋天的凉爽。白色是给棉花的,看,棉花像一朵朵白云。橙红色是给果树的,苹果、梨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喇叭花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粉红的、深蓝的、金黄的.....美丽的喇叭花在秋雨中唱起了歌。
15、说说学完本课后你的感受.
本文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6、写出“曲”的两个音,并分别组词?
qū弯曲 qǔ歌曲
17、写出“钥匙”中“匙”的拼音。
shi
18、给“票”加部首变新字。
漂(漂亮)、飘(飘荡)、瓢(嘴瓢)
19、给“勾”加部首变新字。
沟(水沟)、购(购物)、钩(钩子)、构(构造)
听听,秋的声音
07
本文是略读课文。诗歌描写了秋天大自然里一些特有的声音一一大树的唰唰声、蟋蟀的嚯嚯声、大雁的叮咛和秋风的歌吟,说明秋的声音藏在大自然的许多事物中,需要我们细细聆听。诗歌语言精练,表达富有韵味,展现了秋天的生机和活力。
诗歌用词优美,想象丰富。拟声词“唰唰”“嚯喂”将秋天的声音具象化;“大树抖抖手臂”,让我们仿佛看到黄叶飞舞的宜人秋色;“大雁追上白云”,展现的是秋高气爽、雁群南飞的开阔景象;“秋风掠过田野”,呈现了稻谷飘香、金风送爽的画面。诗歌借声音绘秋景,画面具有动态的美感,突显了秋天的神韵和活力。
1,认识“抖、蟋”等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3.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1、你从诗中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用原文的话来回答)
大树“唰唰”、蟋蟀“ ”、大雁的叮咛、秋风的歌吟
2、你还能从课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秋的声音?(用原文的话来回答)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3、展开想象:黄叶道别大树时会说什么?
例:大树妈妈我真舍不得你。
4、读了“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说一说你的理解。
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一阵阵秋风吹过,黄叶离开大树飘落下来的情景。把黄叶的掉落写成是大树抖抖手臂的结果,把落叶声说成是道别。
5、读了“它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说一说:“叮咛”一词的意思?
叮咛:关切地反复嘱咐。
6、拓展题:仿写第一节
听听,
秋的声音,
石榴绽开了笑脸,
“啪啪”,
召唤我们快快来品尝!
7、仿写“刷刷、 ”的拟声词。
哈哈 喵喵 啪啪 哗哗 沙沙 叮叮
8、读了“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你的理解。
把大自然比作音乐厅,写出了秋天声音的美。说明大自然中充满各种声响,值得我们去欣赏和赞美。
9、说说学完本课后你的感受。
诗歌描写了秋天大自然里一些特有的声音——大树的唰唰声、蟋蟀的 声 、大雁的叮咛和秋风的歌吟,说明秋的声音藏在大自然的许多事物中,需要我们细细聆听。
10、写出“撒”的两个音,并分别组词?
sā撒娇 sǎ播撒
11、写出“乐”的两个音,并分别组词?
lè快乐 yuè乐曲
12、写出“别”的两个音,并分别组词?
biē别人 biè别扭
13、写出“ ”中“ ”的拼音。
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