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3 北京中考真题地理汇编 认识中国的地理区域章节综合
一、选择题组
(2021·北京 · 统考中考真题) 一条条高速公路穿越壮美山川,成为云南省各族人民奔向小康的致富
路。下图为云南省高速公路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云南省内的高速公路( )
A. 东南部稀疏,西北部稠密
B. 以昆明为最大枢纽向外辐射
C. 东接川、黔、鄂三省高速公路
D. 向西南通往缅甸、越南等国家
2. 四段高速公路与其特色对应正确的是( )
A. 昆明至成都—沿洱海, 旅游展风采
B. 昆明至大理—绕雨林, 生态重保护
C. 大理至丽江—抵边境, 贸易促发展
D. 大理至缅甸—跨怒江, 天堑变通途
3. 云南省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 )
①当地环境日益改善 ②路桥技术创新发展
③国家经济实力提升 ④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021·北京 · 统考中考真题) 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的
简笔画。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第1页/共9页
4. 两地民居中( )
A. 甲—屋顶坡度较小 B. 甲— 临河流而建
C. 乙—建材多用竹木 D. 乙— 窗户均朝南
5. 两地中( )
A. 甲—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
B. 甲—地方传统戏曲为秦腔
C. 乙—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
D. 乙—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
6. 据图可推断乙地( )
A.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 B. 终年高温湿润
C. 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D. 河流湖泊众多
(2020·北京 · 统考中考真题) 下图中阴影区域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区。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
该区域贫困人口大幅下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2页/共9页
7. 该区域( )
A. 地处中高纬度地区 B. 属于我国西北地区
C. 包含了青海省全境 D. 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8. 该区域东南部山区完成从“穷山沟”到“致富村” 的转变, 主要措施有( )
①守山护山, 发展生态旅游 ②靠山吃山,加大陡坡开荒
③保持水土, 留住绿水青山 ④升级电网,完善基础设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9. 该区域四条旅游线特色为( )
A . ①-越峻岭跨深谷,乐山悦水观大佛
B . ②-攀珠峰望冰川,携氧克艰破极限
C . ③-登阶梯渡大江,重走茶路游古城
D . ④-走大漠迎风沙,千年敦煌探宝窟
二、解答题
10.(2023·北京 · 统考中考真题) 陕西省和山西省是我国传统农业和能源大省,近年来两省积极探索高质量 发展之路。图为陕西省和山西省简图及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
题。
两省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如通过园林绿化等,将部分废矿区变身为绿树环绕的
第3页/共9页
公园; 加大科研力度,如研制出可应用于折叠屏手机的“手撕钢”;积极推动多元化发展,如发展航空航
天等高新技术产业。
(1)陕西省简称 , 山西省行政中心是 。两省有丰富的 、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 正努力实现传
统能源工业转型升级。根据资料,将“环境治理”“提高经济效益”“技术研发“填入框图中相应的位置。
① ② ③
谷子喜光照,耐寒、耐旱、耐贫瘠, 去壳后称小米,主要供食用。水稻喜温,耐湿、耐热, 生长期间
需要较多的水分,稻谷去壳后称大米,主要做粮食,也可酿酒。
(2)根据资料,结合图中甲、乙两地的自然条件,在 A 框、 B 框中选择其一作答。
第4页/共9页
A 框: 我生长在 ,属于 地形区, 年降水量较小, 充足, 1 月平均气温 0℃,但夏季
气温高,我能在这里茁壮成长, 为减少 对我的影响, 当地政府加强农业和科技投入。
B 框: 我国生长在 ,这里位于 以南,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年降水量 800 毫米,有河流
流经, 充足,适合我生长。为了减少 对我的影响,当地政府加强农业和科技投入。
(3)有人说,陕西省和山西省应将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结合实例, 联系所学简要说明你的观点。
11.(2019·北京 · 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 北京装中学学生前往该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参观 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并了解于都县的经济发展状况。图甲为江西省地图,图乙为于都县部分区
域地图。
据历史文献记载,江西南部多个村庄“不事农功, 专以橘为业”。图丙为于都县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
状图, 图丁为柑橘的生活习性及功用示意。
稀土被称为“工业黄金”。有媒体报道,全球所有的科技产品都离不开稀土, 而且几乎没有替代品。
中国稀土的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于都县是我国重要的稀土矿蕴藏区之一。图戊为稀土主要
用途示意图。
第5页/共9页
(1)据图 可知,江西省地形类型以 、 为主。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所在的地形部位
是 (单项选择)
A. 山峰 B. 山脊 C 山谷 D. 陡坡
(2)分析于都县柑橘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 ; 。
(3) 活动期间,某同学采访了当地的村民。下面是采访摘录, 其中有些错误表述, 请从中挑出两处。
以前, 这里靠骆驼将柑橘从大山里运出去。现在路修通了,早起采摘的柑当天就可以送到赣州市民的 家中。为了提高产量,我们在县城大力种植柑橘。在科技人员的帮助下,我们对柑橘进行深加工,发展了 精油提取、制糖、春小麦种植等产业,常年在南昌打工的姑姑也回到这里的精油加工厂工作了。村里还发 展了旅游业,当年红军居住的窑洞是我们这里的传统民居,用未吸引游客。随着经济的发展,于都县与各 地的联系日益紧密, 目前还承接了港澳地区转移出来的金欲业和房地产业。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示例
错误:这里靠骖驼将柑从大山里运出去。
错误 1: ;错误 2: 。
(4)稀土属于 (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依据稀土的用途, 可以重点发展 (单项选择)。
①电子航空②机械制造③石化化工④食品工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5) 活动归来,有同学提出于都县应大力发展柑橘种植, 停止稀土开采。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说明理
由。
第6页/共9页
参考答案
1. B 2. D 3. D
【分析】 1. 读图可知,云南省内的高速公路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所以 A 错误;昆明高速公路最密 集,呈放射状分布, 云南省内的高速公路以昆明为最大枢纽向外辐射, 所以 B 正确;东接四川(川)、贵 州(贵或黔)、广西(桂)三省区高速公路, 所以 C 错误; 向西南通往缅甸、向南通往老挝、向东南通往
越南等国家,所以 D 错误。故选 B。
2. 读图可知,昆明至成都不经过洱海, 所以 A 错误; 昆明至大理不经过热带地区,不经过热带雨林,所 以 B 错误;大理至丽江向西北至西藏,没有抵达边境,所以 C 错误;大理至缅甸,跨越怒江, 天堑变通
途,所以 D 正确。故选 D。
3. 云南省地势崎岖,河流众多, 建设难度大, 耗费资金大,其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路桥技术创新 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与当地环境日益改善无关。因此, ②③④正确,故选 D 。 【点睛】读图得出图中高速公路的分布特点: 以昆明为最大枢纽向外辐射, 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再
根据云南周边的临省和邻国进行解题。
4. B 5. D 6. A
【解析】4. 读图可知, 甲民居屋顶坡度较大, 乙民居屋顶坡度较小,所以 A 错误; 甲民居沿河流而建, 所以 B 正确;乙民居建成多用土、砖, 所以 C 错误;乙民居正房的窗户多朝南,偏房的窗户朝东或朝西,
所以 D 错误。故选 B。
5. 读图可知,甲地河流众多, 传统交通工具为船舶, 所以 A 错误;甲地位于南方地区,秦腔是北方黄土 高原地区的传统戏曲,所以 B 错误;乙地降水较少,河流少, 不会是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所以 C 错误; 乙 地降水较少,热量相对较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 所以 D 正确。故选 D 。 6. 读图可知, 乙民居屋顶坡度小,不需要考虑排雨水的问题, 墙体厚, 窗户较小, 利于避寒保暖,说明 该地降水较少, 河流、湖泊少, 冬季寒冷,可能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南方地区气候湿热,传统民
居屋顶坡度大, 利于排雨水。故选 A。
【点睛】知道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区别: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南方民居屋顶坡
度较大,墙体薄,窗户大等特点。这些是由于南北方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的。
7. D 8. C 9. C
【解析】7. 由图可知, 该区域地处中低纬度地区(纬度 0°—30°为低纬度, 30°—60°为中纬度), A 错;包 括我国青藏地区的大部分及西北地区的一小部分等, B 错; 包括了青海省的绝大部分(如青海省的西宁不
在该区域), C 错; 是我国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 D 对。故选 D。
8. 由图可知, 该区域的东南部山区主要是指我国横断山区,我国横断山区完成从“穷山沟”到“致富村” 的转 变,主要措施有守山护山,发展生态旅游,保持水土,留住绿水青山, 升级电网, 完善基础设施等, 靠山
吃山, 加大陡坡开荒会破坏环境,加剧贫困, ①③④对, ②错。故选 C。
9. 图中①旅游路线没有经过四川省, 看不到乐山大佛,路线②能看到乐山大佛, A 错; ②旅游路线没有 经过珠穆朗玛峰,不能攀珠峰望冰川,路线④可以攀珠峰望冰川, B 错; ③旅游路线主要经过了我国横断
山区、青藏高原东南部, 能够登阶梯渡大江, 重走茶路游古城, C 对; 旅游路线④没有经过甘肃敦煌,看
第7页/共9页
不到敦煌莫哥窟,路线①能看到敦煌莫哥窟, D 错。故选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西北、西南等地区的地理特征, 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10. (1) 陕或秦 太原 煤炭 环境治理 技术研发 提高经济效益
(2) 甲地 黄土高原 光照 低于 寒潮 乙地 秦岭 大于 水源
旱涝
(3)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 要先表明观点, 举出实例,说明理由。赞成, 主要从促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说
明理由。反对, 主要从产业链来分析。
【分析】本大题以陕西省和山西省简图及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材料,涉及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产业结构的调整、气候类型的判读和农业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
养。
【详解】(1)陕西省简称陕或秦,山西省行政中心是太原。两省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
产,正努力实现传统能源工业转型升级。随着工业的发展,产生了环境污染、经济效益低、产业机构单一 等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针对废矿区,进行①环境治理, 改造成公园, 改善生态环境; 针对普通钢产业, 进行②技术研发,变成手撕钢, ③提高经济效益。由原来的煤炭开采, 转型升级为航空航天,由机械制造
转型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
(2) 本题为二选一作答。谷子喜光照,耐寒、耐旱、耐贫瘠, 去壳后称小米,主要供食用。水稻喜温,
耐湿、耐热, 生长期间需要较多的水分, 稻谷去壳后称大米, 主要做粮食, 也可酿酒。读图可知,甲地夏 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 候。 A 框,种植谷子。我生长在甲地,属于黄土高原地形区, 年降水量较小,光照充足, 1 月平均气温低 于 0℃,但夏季气温高, 我能在这里茁壮成长,为减少寒潮对我的影响,当地政府加强农业和科技投入。 B 框种植水稻: 我国生长在乙地, 这里位于秦岭以南, 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年降水量大于 800 毫米,有 河流流经, 水源充足,适合我生长。当地的主要气候灾害为旱涝灾害, 为了减少旱涝对当地的影响, 当地
政府加强农业和科技投入。
(3) 本题属于开放性的题目。要先表明态度, 再说明理由。我赞成,以陕西西安为例子,西安通过积极 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 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 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了 生态环境。或我不赞成。当地煤炭、电力等产业发达,应该大力发展煤炭、化工产业, 确保东部地区的能
源和原料的需求等。
11.(1)甲 山地丘陵平原(任选其二) C
(2)各月均温多在 12℃-37℃之间,符合柑橘生长的气温条件;年降水量超过 1000m,符合柑橘生长的降
水条件;山地、丘陵广布,利于排水。
(3)错误 1:我们在县城大力种植柑橘;错误 2:发展了精油提取、制糖、春小麦种植等产业;错误 3:当年 红军居住的窑洞是我们这里的传统民居; 错误 4 目前还承接了港澳地区转移出来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 (任
选其二)
(4)非可再生 A
(5)略(合理即可)
第8页/共9页
【详解】(1)从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五个方面作答。同时考查地形部位的判读,通过读图给 出当地的地形部位, 可以从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五个方面选择,据图甲可知, 江西省地形类
型以山地、丘陵为主。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所在的地形部位是山谷。
(2) 以江西为背景,考查材料分析和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通过材料来分析柑橘生长的自然条件,主要 从气温、降水和排水条件三个方面作答, 于都县柑橘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各月均温多在 12℃-37℃之间, 符合柑橘生长的气温条件;年降水量超过 1000mm,符合柑橘生长的降水条件;山地、丘陵广布,利于排
水。。
(3) 以江西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中国地理掌握程度,本题是一道找错题,需要从当地新的交通、农作
物、民居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寻找错误, 错误 1:我们在县城大力种植柑橘; 错误 2:发展了精油提取、制糖、 春小麦种植等产业;错误 3:当年红军居住的窑洞是我们这里的传统民居;错误 4 目前还承接了港澳地区转
移出来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 (任选其二)。
(4) 以江西为背景,考查资源类型和当地可发展的产业, 需要结合所学的资源分类标准,以及当地自然 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角度来作答, 稀土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依据稀土的用途, 可以重点发展①电子航空②机
械制造③石化化工。
(5) 以江西为背景,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表达能力。通过表明自己的观点,并从自然条件、对当地
经济的影响、资源类型、生态环境等方面作答。
同意的理由是:①当地自然条件适合柑橘种植, 且有柑橘相关的深加工如精油加工等,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
发展。 ②稀土是非可再生资源③稀土大量开采可能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不同意的理由是:①全球所有的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稀土, 而且几乎没有替代品。 ②中国稀土的储量、产量
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而当地是我国重要的稀土矿蕴藏区,稀土资源丰富。
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