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3 北京中考真题历史汇编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章节综合
一、选择题
1.(2023·北京 · 统考中考真题) 19 世纪下半叶, 欧洲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组织致力于通过摧毁资
本主义制度、在一切经济领域消灭剥削, 实现人民大众的平等。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C.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2021·北京 · 统考中考真题) 19 世纪中期,对工人阶级的问题做出以下回答的是
工人阶级的问题 回答
社会不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生产资料私有制
如何改变不公平的现状 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A.《独立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联合国家宣言》 D.《北大西洋公约》
3.(2019·北京 · 统考中考真题) 19 世纪中期的一部著作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被剥削的无产
者不断壮大,将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未来属于工人阶级。这部著作是( )
A.《人权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二、综合题
4.(2023·北京 · 统考中考真题) 精准计时 · 社会需求 ·科技创新
材料一
西汉铜漏 利 用滴 水造 成的 水位 变化 计 时。 但是 随着 水位 下 降, 流速 唐朝水运浑象复原模型 利 用水 力推 动的 轮轴 机械 报 时, 初步 解决 了计 时误 差问 题 北宋水运仪象台复原图 使 用擒 纵机 械系 统, 计时 更加 精 确。 这一 技术 传入 欧 洲,
第1页/共6页
变 慢, 计时 有一 定误 差 推动 了西 方机 械钟 表的 发展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计时器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 写出宋代另一项科技发明,并说明宋代科技
成就的影响。
材料二 早期的钟表用手工制作, 造价不菲,主要功能是装饰和显示主人的身份。 19 世纪早期,越来 越多的人移居城市, 在工厂和煤矿做工, 按小时领取工资,计时对雇主和工人越来越重要。这一时期钟表 生产从家庭作坊向规模化发展, 机械化程度提高。某些工厂主致力于生产一种普通工人也能够消费的大众 化钟表,并于 19 世纪中期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20 世纪初期, 由于手表戴在手腕上可以直接看时间, 其
产量远远超过怀表和口袋表。
——摘编自刘军《瑞士》等
(2)依据材料二,概括钟表使用的趋势。分析 19 世纪早期到 20 世纪初期钟表行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原子钟借助原子的天然振动精准计时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对我国原子钟发展的认识。
5.(2019·北京 · 统考中考真题) 城市发展 · 历史印记 · 社会进步
材料一 宋代城市分布图
第2页/共6页
(1) 依据材料一, 写出两宋时期不同类型的城市。对比南方和北方,说出宋代商业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其
背景。
①政权统治中心: __东京__、
②外贸港口城市: __ 明州__、
材料二 在英国的城市化过程中, 制造业和矿业城市发展速度最快, 如曼彻斯特; 一些传统老城因为 与工业革命疏远而发展缓慢。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由于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外来移民逐渐增多。 19
世纪 30 年代曼彻斯特 1/5 的人口是爱尔兰人。 1860 年,城市化向高层次迈进时,其他国家的实业界人
物、高科技人员开始涌入英国, 集中在大城市。
——摘编自陈爱君《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
(2)依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城市化的特点。
材料三 1860 年天津成为通商口岸, 以外贸为先导发展起来。洋务派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等工厂,天 津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天津位于铁路沿线和江、海之滨,成为港城一体化城市。 1880 年洋务派 在天津设电报总局, 并在上海、苏州等地设分局。至 20 世纪初,京汉、京张、津浦、京奉等铁路相继建 成,以天津为中心的华北铁路网正式形成。同时期,天津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城市有轨电车系统。公共交通 的发展促进了人口流动, 方便了市民生活。乘坐者必须遵守公共交通规则和章程, 这也进一步增强了市民
的公共意识和文明意识。
——摘编自社希英《交通变革与天津城市近代化》等
(3) 依据材料三, 说出近代天津兴起的主要因素。概括近代天津社会生话的变化。
材料四 从数字看京津冀城市群
*2015~2018 单北京到津冀投资的认缴出资额累计超过 7000 亿元。
*截至 2018 年 5 月,京津冀三地 10649 家医疗机构互认,看病无需重复检查。
*截至 2018 年底, 先后成立 10 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 12 个京津冀高校联盟。
第3页/共6页
*截至 2018 年底,国家高速公路网 7 条首都放射线北京段全部建成,京津保(定) 1 小时交通圈顺利
实现。
*2019 年京津冀旅游一卡通覆盖的景区数量由 2018 年的 158 家增至 261 家, 所有景区单次门票免费的
总价值达 14580 元。
——整理自《京津冀协同发展走过五周年》等
(4)依据材料四,谈谈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作用。
第4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 C
【详解】根据材料“9 世纪下半叶,欧洲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组织致力于通过摧毁资本主义制度、 在一切经济领域消灭剥削,实现人民大众的平等。 ”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马克思 主义的诞生。 1848 年,《共产党宣言》出版,《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
政党, 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
生。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 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 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C 项正确;《人权宣言》发表于 1789 年,确立了资 本主义制度的一些根本原则,与题干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A 项;《拿破仑法典》于 1804 年颁布实施,反映 了资产阶级的意志, 与题干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B 项;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发生在 1917 年 11 月,与题干
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B
【详解】依据题干“19 世纪中期,对工人阶级的问题做出以下回答”和所学知识, 1848 年或 19 世纪中期,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 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宣言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 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正确;《独立宣言》发表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 1776 年,属于 18 世纪后期,标志美国的诞生,是资产阶
级革命中的文献, A 排除; 1942 年初, 中美英苏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正式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
盟, 此时是 20 世纪中期, C 排除; 1949 年, 美国联合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建立北
约组织,这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 此时是 20 世纪中期, D 排除。故选 B。
3. 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848 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阐 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被剥削的无产者不断壮大, 将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未来属于工人
阶级,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项符合题意; 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 (1)计时越来越精准;技术不断创新;计时技术领先世界等。
活字印刷术:促进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 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等。
(2)钟表更加实用; 日益普及;使用更加方便等。
工业革命的开展;人们对计时的需求增加;钟表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形式取得进步等。
(3)认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原子钟技术越来越完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详解】(1)特点: 根据材料“流速变慢,计时有一定误差”“初步解决了计时误差问题”得出计时越来越精 准;根据材料“利用水力推动的轮轴机械报时”得出技术不断创新; 根据材料“使用擒纵机械系统, 计时更加
精确。这一技术传入欧洲,推动了西方机械钟表的发展”得出计时技术领先世界等。
影响: 结合所学,可写宋代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促进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
推动作用等。或者指南针的使用、火药的使用等。
(2)趋势: 根据材料“某些工厂主致力于生产一种普通工人也能够消费的大众化钟表”得出钟表更加实用,
根据材料“20 世纪初期, 由于手表戴在手腕上可以直接看时间, 其产量远远超过怀表和口袋表。 ”得出日益
第5页/共6页
普及, 使用更加方便等。
原因: 根据材料“19 世纪早期到 20 世纪”结合所学, 可从工业革命、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以及生产技术等进 步进行分析,如出工业革命的开展; 人们对计时的需求增加; 钟表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形式取得进步等。 (3) 认识:从我国原子钟发展的原因、特点、影响等角度作答。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经济的发展
原子钟技术越来越完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5.(1) ①临安、中都、兴庆。(答出 1 点即给分)
②广州、泉州(答出 1 点即给分)
分布特点: 商业城市主要分布于南方。
产生背景: 经济重心南移。
(2) 城市化进程不平衡: 外来移民增多; 市民中高层次专业人员增多。(答出 2 点即给分)
(3) 主要因素:开埠通商:洋务运动在天津创办工业企业;位于水陆交通要道。(答出 2 点即给分)
变化: 近代通讯事业发展,人们联系更便捷; 公共交通系统出现, 人们出行更方便;公共意识和文明素养
提升。(答出 2 点即给分)
(4)经济协同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生活更加便捷(交通便捷、就医便捷、旅游优惠等)。(答出 2 点给
得分)
【详解】(1)依据材料一,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商业城市分布的特点是①政权统治中心:东京、
临安、中都、兴庆; ②外贸港口城市:明州、广州、泉州;背景是经济重心南移。
(2)依据材料二“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 由于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外来移民逐渐增多。 19 世纪 30 年 代曼彻斯特 1/5 的人口是爱尔兰人。 1860 年,城市化向高层次迈进时, 其他国家的实业界人物、高科技人 员开始涌入英国,集中在大城市” 的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城市化的特点是城市
化进程不平衡: 外来移民增多; 市民中高层次专业人员增多。
(3)依据材料三“1860 年天津成为通商口岸, 以外贸为先导发展起来。洋务派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等工
厂,天津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天津位于铁路沿线和江、海之滨, 成为港城一体化城市。 1880 年 洋务派在天津设电报总局,并在上海、苏州等地设分局。至 20 世纪初, 京汉、京张、津浦、京奉等铁路 相继建成, 以天津为中心的华北铁路网正式形成” 的信息,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天津兴起的主要因素 是开埠通商:洋务运动在天津创办工业企业; 位于水陆交通要道; 近代天津社会生话的变化是近代通讯事
业发展,人们联系更便捷;公共交通系统出现,人们出行更方便; 公共意识和文明素养提升。
(4) 依据材料四的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作用是经济协同发展:教育均衡发
展:生活更加便捷(交通便捷、就医便捷、旅游优惠等)。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