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3 北京中考真题历史汇编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章节综合
一、选择题
1.(2023·北京 · 统考中考真题)对下侧形势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发展 B. 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
C.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展 D. 非洲国家摆脱殖民统治
2.(2022·北京 · 统考中考真题) 1871 年, 明治政府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使团成员认识到“英国之制作,其
基本在于煤铁”“ 国之生利益者, 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 。这一认识推动日本在改革中( )
A. 废除农奴制,开启近代化 B. “殖产兴业”, 发展近代经济
C.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D. 颁布宪法, 确立了共和体制
3.(2021·北京 · 统考中考真题) 19 世纪中期,西欧资本主义力量增强, 其他地区也出现了一系列有利于资
本主义发展的变革, 例如美国内战中废除黑人奴隶制、日本明治维新。同一时期类似的历史事件还有
A. 法国大革命
B. 俄国农奴制改革
C. 俄国十月革命
D.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4.(2019·北京 · 统考中考真题)以下是《大国崛起》丛书中某册的部分目录。这册书介绍的是( )
A. 法国 B. 美国 C. 俄国 D. 日本
二、综合题
5.(2022·北京 · 统考中考真题)人类通过探索, 不断扩大活动空间。
材料一 欧洲人探索世界的重要目的是追逐利益, 一些人希望能直接找到黄金,另一些更精明的人则
第1页/共4页
希望找到获得东方商品的新渠道。文艺复兴把好奇心视为美德,鼓励人们尽可能知道更多的事情,包括欧 洲以外的世界。指南针和观象仪能帮助船员绘制更为精准的地图和海围。 15 世纪, 葡萄牙人学习阿拉伯造
船技术,造出了航速更快、操作更简便的超级大帆船。
——摘编自弗兰克 · 萨克雷等《世界大历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背景。举出开辟新航路过程中一位航海家的事迹。
材料二 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依据真实社会状况创作。 一位同学阅读后,绘制了
主人公的旅行路线示意围,并摘录书中时沿途社会状况的描述。
(2)依据材料二判断,这一旅行应该发生在 。(写序号)分别从交通工具和社会状况角度说明判断理
由。
①14、 15 世纪,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时期
②19 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材料三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资料卡
(3)依据材料三,谈谈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作用。
第2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 A
【详解】根据图片墨西哥、巴西的信息可知, 事件发生在拉丁美洲,且有玻璃瓦尔、圣马丁等人物, 因此 可知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发展, A 项正确;明治维新发生在日本,地点不符, 排除 B 项;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发生在印度, 地点不符,排除 C 项; 根据图片墨西哥、巴西的信息可知, 事件发生在拉丁美洲,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B
【详解】根据材料“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 “ 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 ,可
知,这属于经济领域,这使明治政府认识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因此明治维新在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
以“殖产兴业”为口号, 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B 项正确; 废除农奴制, 开启近代化这是 1861 年俄国的农奴制 改革,排除 A 项;明治维新政治上,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排除 C 项;日本没有确立共和体制,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 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故选 B; 1789 年法国大
革命,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 AC 两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D 项不符合题意, 排除。
4. B
【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美洲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 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英 国的殖民统治, 建立了独立的美国, 颁布了 1787 年宪法,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政体,后来通过南北
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 项符合题意; 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准确理解图片的内容, 能够根据美国的历史对号入座, 分析此图片描述的是美
国的内容, 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5. (1)背景: 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 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商品经济日趋发达, 新生资产阶级渴 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来自东方的商品在欧洲市场极受欢迎,《马可 ·波罗行纪》使欧洲社会出现关注东方 的热潮;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迫使欧洲人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文艺复兴 倡导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指南针运用于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航海家事迹:麦哲伦环球航线、哥伦布
“发现”美洲等。
(2)②; 理由:交通工具:第一次工业革命从 18 世纪 60 年代到 19 世纪中期, 1825 年, 由斯蒂芬森设计的
蒸汽机车正式试车, 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1807 年富尔顿发明汽船。社会状况: 1842 年《南京条约》
英国割占香港岛, 1858 年,根据《天津条约》中的有关原则规定, 英法美三国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通商 章程善后条约》,规定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美国内战是 1861- 1865 年,由此可知是这一旅行应该发生在第一
次工业革命时期。
(3)作用: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防实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详解】(1) 根据材料“欧洲人探索世界的重要目的是追逐利益, 一些人希望能直接找到黄金,另一些更
精明的人则希望找到获得东方商品的新渠道、文艺复兴把好奇心视为美德、指南针和观象仪能帮助船员绘
第3页/共4页
制更为精准的地图和海围。 15 世纪,葡萄牙人学习阿拉伯造船技术,造出了航速更快、操作更简便的超级
大帆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是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
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 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来自东方的商品在欧洲市场极受欢迎,
《马可 ·波罗行纪》使欧洲社会出现关注东方的热潮;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迫 使欧洲人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文艺复兴倡导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 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造船技术的进
步。航海家事迹:麦哲伦环球航行、哥伦布“发现”美洲等皆可。
(2)根据材料“英国已割占香港岛、美国内战结束不久”可知,是 19 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选 ②;判断的理由从交通工具的角度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从 18 世纪 60 年代到 19 世纪中期, 1825 年,由斯 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1807 年富尔顿发明汽船,这都是第一次工业革 命的成果。从社会状况的角度看, 1842 年《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 1858 年,根据《天津条约》中 的有关原则规定,英法美三国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规定了鸦片贸易合法化,美国
内战是 1861- 1865 年,由此可知是这一旅行应该发生在 19 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3)根据材料“我们腰杆就硬了、面向全球现场直播”可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防实
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