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29.木兰诗导学案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 29.木兰诗导学案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5 10:3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9、木兰诗
【学习目标】
1、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互文、顶真、排比等修辞手法。
2、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学习重点】: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自主学习】
1、资料链接: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 代 编的 。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 ( http: / / www.21cnjy.com )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2、相关的语文知识——互文
互文见义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比如: A有B,C有D。如果是互文,就是说: A和B都有C和D。这应该就是同文见义。“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很多年以后,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返回了故乡。
3、查资料给不会读的字在文中注音,结合注解看懂课文;然后大声地读课文。
【自主预习】
1、课本,给下列带点字注音,并记住字形
机杼( ) 可汗( ) 鞍鞯( ) 朔气(  )
辔头( ) 燕山( ) 鸣溅溅 ( ) 鸣啾啾( )
胡 骑( ) 戎机( ) 金 柝( ) 著( )
傍地走( ) 霍( ) 云鬓(  ) 裳( )
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问 女 何 所思,问 女 何 所 忆。
(2)但 闻 黄 河 流 水 鸣 溅溅。
我的疑问
第一课时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 愿为市鞍马( )
北市买长鞭( ) 胡骑( )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 )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2、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并找出其它互文的句子。
明确:
【学习反思】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1.“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
样的表现力量?
3.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出木兰的什么精神品质?
4、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5、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6、课文中木兰给你怎样的印象?以“我从课文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
【总结知识】
1、文章结构:
木兰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