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导学案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木兰诗》导学案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5 10:3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木兰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流利的背诵课文.
2.掌握文言重点词的含义,并能够准确的翻译课文。
3、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理清故事脉络。
<学习重难点>
1.掌握文言重点词的含义,并能够准确的翻译课文。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理清故事脉络。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1、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2、背景介绍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景。一、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掌握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机杼( ) 可汗( ) 鞍鞯( ) 辔头( ) 燕山(  )鸣溅溅 ( ) 鸣啾啾( ) 胡骑( ) 戎机(  )金柝( ) 著( ) 傍地走(  )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二、自主探究 疏通文意1、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问女何所忆( ) 愿为市鞍马( ) 北市买长鞭( ) 胡骑(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 )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我是雄雌(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通假字 出门看火伴对镜贴花黄4.古今异义卷卷有爷名但闻黄河流水呜溅溅双兔傍地走5.一词多义东市买骏马愿为市鞍马6.词类活用愿为市鞍马(策勋十二转7、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三、整体感知:1、课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概括回答。2、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脉络。(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四、课堂检测1、按要求默写。 (1)《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将士奔赴战场行军急促的句子: (2)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 (3)表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 (4)一家人喜迎木兰归乡的句子: (5)成语 “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一句诗文。2、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反思评价: 多媒体设备适用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