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 周 课时 13 授课时间:2008 年9 月 19 日 授课教师:
课题 全等三角形复习(二) 课型 复习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找出判定方法的条件,从而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进而由三角形全等还可以得出对应边相等和对应角相等。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证明边相等或角相等的问题。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论证过程的能力.
重点 能利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探索证明的思路与方法等。
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法 引导发现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老师出示下列问题:1. 我们已经学习了角边角公理,“角、边、角”的含义是什么?2. 已知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能否推出第三个角也对应相等?为什么?由此可以得到哪个判定公理? 3. 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4. 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条直角边和它的对角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5. 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条直角边和与它相邻的锐角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尝试活动 探索新知老师出示本节课的例题:已知:AB=AC,BE=EC,D是AE上的任意一点,求证:BD=CD.尝试反馈 理解新知 学生能由老师的引导进行正确的思考后先在小组内与组内的同学互相说出自己所想的答案,然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准确的回答:1.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第三个角也应相等,因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由此可以得到角角边公理。3.全等,由AAS公理可得出4.全等,由AAS公理可得出5.全等,由AAS公理可得出学生能由老师的引导先观察图3-39,明确其中的证明思路:BD、CD分别在△ABD和△ACD中,要证BD=CD,可证△ABD≌△ACD.由于AB=AC,AD=AD,所以只要能证∠1=∠2,就有△ABD≌△ACD,要证∠1=∠2,可根据已知条件证△ABE≌△ACE,也可先证明△ABE≌△ACE, 再证△BDE≌△CDE.然后独立的进行完整的证明,发现问题及时性的改正。
第3 周 课时 13 授课时间: 2008年 9月 19 日 授课教师:
教 学 过 程 老师出示本节课的例题:例2 已知:如图3-41,AB=AD,CB=CD.求证:(1)AC平分∠BAD和∠BCD.(2)AC⊥BD.总结拓展学生能由老师的引导完成本节课知识的小结,强调关键的知识点,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并能及时性的解决问题。布置作业教材P27第12题。 学生能由老师的引导先分析此问题的证明思路,然后进行完整的证明:(1)在△ABC和△ADC中,∴ △ABC≌△ADC(SSS).∴ ∠1=∠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AC平分∠BAD.同理可证:AC平分∠BCD.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本节课知识的小结,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知识?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呢?
板 书 设 计 全等三角形复习(二)例题1: 例题2: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入资料及出处
教 后 记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在上节课复习的基础上学生能正确找出判定方法的条件,从而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进而由三角形全等还可以得出对应边相等和对应角相等,从而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证明边相等或角相等的问题。大部分同学能基本正确的运用,但是发现有部分同学跟随不上,老师要加强课后的辅导。 组 长
教 导 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