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钱学森学校 2023-2024 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
生物 试题
一、选择题(每空 2.5 分,共 50 分)
1. 下列有关内环境组成及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
A. 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少
B.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成分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淋巴液
C. 红细胞中的 O2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红蛋白也不属于内环境
D.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2.如果某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可能会引起稳态失调。下列对相关实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出汗过多会使体内醛固酮分泌量减少以维持血钠平衡
B.出现蛋白尿的肾炎患者,其体内容易出现组织水肿
C.形成腹水的肝硬化患者,其体内的血糖浓度可能难以维持正常的水平
D.体力劳动导致手掌磨出水疱,一段时间后水疱中的液体可渗入血浆
3. 寒冷刺激会使机体分泌甲状腺激素(TH),该激素的分泌及调节过程如图所示(“+”表示
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接受寒冷刺激时,神经细胞膜内电位会由正变负
B. 长期处在室外寒冷环境中,体液中的甲状腺激素会越来越多
C.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体现了分级调节的放大效应
D. 垂体细胞上 TRH和 TH的受体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其空间结构不同
4. 如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表示物质,①促进或抑制②的产生,②
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若该器官为骨骼肌,①可能是胰高血糖素,②可表示肌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
B. 若该器官为性腺,①可能是促性腺激素,②可表示性激素
C. 若该器官为肝脏,①可能是胰高血糖素,②可表示肝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
D. 若该器官为下丘脑,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②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5.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布在人体的内脏、血管和腺体等部位,调节
着机体的消化、呼吸、分泌、生长和繁殖等多种生理过程。下列有关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反射弧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入神经
B. 人能控制排尿是大脑皮层调控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膀胱缩小
C. 饭后剧烈运动不利于消化吸收,与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有关
D. 兴奋状态下,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1
6.如图表示某概念模型,下列相关叙述与该模型所示相符的是( )
A.若该模型表示体液免疫,F代表人体 B细胞,则 G、H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细胞毒性 T细胞
的形成
B.若该模型表示血糖调节,F代表下丘脑,则 G、H可分别代表胰岛和肾上腺
C.若该模型表示水盐调节,且 E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 F可代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兴奋性增强,G、H可分别代表垂体和下丘脑的生理活动
D.若该模型表示体温调节,且 E代表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则 F可表示下丘脑体温调节
中枢,G可代表汗腺分泌减少,H可代表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7.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是所有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胸腺是 T细胞产生、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B. 抗原都是外来的,抗体都是自身产生的
C. 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够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统称为 APC
D. 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
8. 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敏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一系列反应
B. 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 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 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
9.植物激素及相关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果实生长和发育成熟
B.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能促进种子中 a-淀粉酶的产生
C.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以及叶和果实的衰老
D.利用生长素类似物能减轻大雨对小麦传粉造成的损失
10. 冬小麦的主要种植地在我国长城以南,一般在 9月中下旬至 10月上旬播种,翌年 5月底
至 6月中下旬成熟。实验室中为使冬小麦开花,可对植株进行的处理为( )
A. 用红光照射 B. 乙烯处理
C. 低温处理 D. 置于微重力环
11.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要保证标记物不能影响标记动物的正常生活
C. 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D. 与单子叶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12.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
{#{QQABBYIQggiIAAJAABhCQQGqCgIQkACCCKoGgBAAIAABwBNABAA=}#}
A. 春运期间影响北京人口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B. 图中 C通过影响 A 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C. 用大网捕捞鲫鱼会改变该鲫鱼种群的 D
D. 喷洒性引诱剂诱杀某害虫的雄性个体会破坏该害虫种群的 C
13. 一块弃耕的农田上,先后出现的优势植物依次是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最终演替到森林
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 群落演替中林木的郁闭度逐渐降低
C. 群落演替过程中,原先的优势物种将消失 D. 森林阶段才会出现群落的季节性
14.种群增长曲线可以有多种表示形式,有关如图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都符合图 2曲线 B
B.图 1 中 t2时的种群数量对应于图 2中曲线 B的 K
C.图 2 曲线 A种群的增长速率持续保持不变
D.图 1 中 M 点对应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15.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
同资源的总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中的种群生态位差异越大,群落的结构一般越复杂
B.同一生态系统的同一营养级的不同种群的生态位完全相同
C.生态位相似但存在地理隔离的种群常会进化出相似的生理结构
D.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遇到外来物种入侵时,一般不易被淘汰
16.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 500 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兔群的 K 值为
10 000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调查发现此生态系统中该兔种群数量为 3 600只,则该生态系统中兔的种群密度为 7.2只/km2
B.该生态系统中的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分解者,它们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
物
C.该食物网中共有三条食物链,其中鹰占有三个营养级,既是次级消费者,也是三级、四级
消费者
D.假设鹰从每条食物链获得的能量一样多,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均为 10%,鹰要同
化 3 kJ的能量,需要绿色植物固定 11 100 kJ的太阳能
17 - -.下表是某湖泊生态系统中甲~戊各个种群能量数值(单位:102 kJ·m 2·a 1),且每个种
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己为分解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3
{#{QQABBYIQggiIAAJAABhCQQGqCgIQkACCCKoGgBAAIAABwBNABAA=}#}
项目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种群储存的能量 66.2 2.1 408.5 0.8 1.9 21.1
呼吸作用消耗的能 84.6 9.7 554.3 1.6 9.5 211.0
量
A.丙属于生产者,己位于第二营养级
B.乙与戊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种间竞争
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 15%
D.若湖泊受到重度污染,可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等很快消除
18.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
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 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
发生的变化是 D增多,F减少
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 D、E、F、B
D.在 A→C过程中碳主要以 CO2的形式进行循环,在 F→B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流动
19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应将培养液滴入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待酵母
菌全部沉降后盖上盖玻片
B.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利用了土壤小动物避光、趋湿、避高温的特点
C.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应将对照组土壤灭菌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D.“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中,若分解者数量太少,则最先出现营养危机
的是初级消费者
20. 生态工程倡导“无废弃物农业”的建设。农业废弃物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经过处理后可
作为燃料、肥料、饲料、工业原料等,不仅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还可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
高土壤肥力,增加产品竞争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工程建设要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能力为基础
B.“无废弃物农业”遵循了循环原理,极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C. 农业废弃物的利用可实现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循环利用
D. 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依据协调原理,要提高生物多样性,构建复合群落
二.填空题(共 50 分)
21.(8 分)下图是 A受到一定刺激时引起 E 收缩的过程,图 2 为 D 处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
答下列相关问题
4
{#{QQABBYIQggiIAAJAABhCQQGqCgIQkACCCKoGgBAAIAABwBNABAA=}#}
(1)图 1的 B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__部分。
(2)若在图 1的 B处切断,刺激 A点,C处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状况是____________(填“外
负内正”或“外正内负”),该状态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外流的结果。
(3)图 2中①是__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_。
(4)图 2中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②时,②部位的膜对 Na+的通透性会变_________(填“大”
或“小”)。
(5)此动物若受到外界刺激,兴奋在图 2结构传递时信号形式的转变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 (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生
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
子叶杂草,图甲中可表示单子叶农作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调节剂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__,
可选用图中_________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作为除草剂。
(2)图乙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曲线
图,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
“促进”或“抑制”)。
(3)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
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
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该实验的
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和根的生长情况,该实验的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此实验还说明了不同激素
在代谢上存在着相互作用。
(4)生产上可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使插条生根,若生长素类调节剂浓度较低,可用
________________(填“浸泡”或“沾蘸”)法处理插条。
(5)植物的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_____调控、激素的调节和___________调节共同完成
的。
5
{#{QQABBYIQggiIAAJAABhCQQGqCgIQkACCCKoGgBAAIAABwBNABAA=}#}
23.(10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在某栎林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①②③④为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
轴表示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上层 中层 下层
植物 乔木 灌木 草本
动物 林鸽 长尾山雀 鹪鹩、昆虫
(1)上表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出现这种分布的差异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的分布决定了动物的分布,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且动物的这种分布有利于减轻物种之间的____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作答)。
(2)现有 4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麻风杆菌和宿主细
胞,A、D生物对应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若 4种种间关系中的 b死亡,对 a有利的是____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作答)。若狐死亡,
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受破坏后,当地采取了相关措施进行治理。陡坡在封山育林后的若
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三个阶段,如图表示其典型物种①②③
的种群密度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4) 欲 统 计 山 脚 下 土 壤 中 小 动 物 类 群 的 丰 富 度 , 通 常 可 采 用 的 方 法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的土壤动物,常
用______________法进行采集。
(5)b 时 期 时 , 物 种 ①②③ 呈 垂 直 分 布 , 该 现 象 的 主 要 意 义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16分)某果园生态系统,在苹果树下进行了间种草菇的试验,利用高湿度、低风速等环
境条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夏季,果园中栖息的某种昆虫通过鸣叫声吸引异性,这属于___________信息,体现了生
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草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苹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
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这种生产模式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3)研究小组对该生态系统中某种昆虫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研究,据下表分析,该昆虫同
化的能量是____________kJ·cm﹣2·a﹣1。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个体数量则
一般较少,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QQABBYIQggiIAAJAABhCQQGqCgIQkACCCKoGgBAAIAABwBNABAA=}#}
摄入的能量(kJ·cm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2·a﹣1 kJ·cm﹣2·a﹣) 能量( 1) (kJ·cm﹣2·a﹣1) (kJ·cm﹣2·a﹣1)
51.6 1.5 23.1 27
(4)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如图所示,假设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均被利用。回答下
列问题:
图中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为_______kJ,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_。
25.(6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某地用芦苇、鱼、藻类植物、浮
游动物、细菌、真菌等构建人工湿地,使污水得到一定的净化。下面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
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等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流经图中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除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外,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城市污水中含 N 等有机物含量较多,排入该湿地后,在污水排入口附近,引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耗大量氧气,且藻类植物减少,导致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大
幅下降;在污水排入口中下段,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多,引起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而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城市污水通过这些过程达到一定的
净化,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使其能维持相对的稳定。
7
{#{QQABBYIQggiIAAJAABhCQQGqCgIQkACCCKoGgBAAIAABwBNABAA=}#}郑州钱学森学校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
生物 答案
一、选择题
1-5 CACAD 6-10 BCDBC
11-15 ABABB 16-20 BCCBD
二、填空题
21.(8分)(1)传入神经
+
(2) ①. 外正内负 ②. K
(3) ①. 突触前膜 ②. 突触小泡
(4)大 (5)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 分)
22.(10 分)(1)2 d (2)生长素 促进
(3)乙烯浓度
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等量蔗糖(2分)
(4)浸泡法
(5)基因表达 环境因素
23.(10 分)(1)垂直结构 受光照强度的影响
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空间 ②
(2)③和④
(3)②④
先增加(失去天敌),后减少(受食物制约而使种内竞争加剧),最后趋
于稳定
(4)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取样器取样
(5)有利于提高对阳光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QQABBYIQggiIAAJAABhCQQGqCgIQkACCCKoGgBAAIAABwBNABAA=}#}
24. (16 分)(1)物理 维持种群繁衍的作用
(2)分解者 物质循环
(3)(3)24.6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剂越高获得的能
量越少。
(4)30 15%
25.(6分)(1)间接 城市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需氧型细菌和真菌快速繁殖(分解大量有机物) 含 N 等无机盐离
子 需氧型细菌和真菌 自我调节能力
{#{QQABBYIQggiIAAJAABhCQQGqCgIQkACCCKoGgBAAIAABwB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