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欺负、讥笑、羡慕”等词语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3.懂得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领会故事所表达的积极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学生交流作者安徒生的有关知识:
1.根据学生课下所搜集的资料,找3-5名学生介绍安徒生的生平。
补充: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小时候很贫穷, 11岁父亲死后, 生活更加贫困。安徒生从小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14岁告别家乡到丹麦首都,下决心要当个艺术家,却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
1829年,安徒生创作的一部喜剧在皇家影剧院上演的那一天,他静静地坐在大剧院的一个角落里,望着那些他所创作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听着观众的喝彩,他的眼里不禁流出一行行热泪。
十年前,他几次想在这个剧院里找到一个小小职位,都遭到了嘲笑和否定。十年,那是一段多么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今天,他终于成功了,得到了公众的承认。
2.在学生初步了解作者生平后出示课件: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家。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贫民区。他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代表作:《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
二、导入新课
安徒生曾说过:我就是一只丑小鸭。十年前,他遭到了嘲笑和否定,十年后,他变成了──白天鹅!同学们,你想不想知道丑小鸭是怎样变成白天鹅的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各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检查学生识记生词的情况:
丑陋(lòu) 讪笑(shàn) 嫉妒(jí) 欺负(qī)
篱笆(lí bā) 讥笑(jī) 芦苇(lú wěi) 冻僵(jiāng)
木屐(jī) 暖烘烘(hōng) 来势汹汹(xiōng)
3.要求学生复述课文,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
这个教学环节就是过去教学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但是这样的设计的意图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和理解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或产生许多难题。
四、品词析句,感情朗读
1.学生速读课文,画出记叙丑小鸭遇到的不幸遭遇的句子。体会它当时的心情。
明确:失望、胆怯、孤单、可怜等。
2.同学们,请你和你的小伙伴合作一下,每人读一个部分,把丑小鸭悲惨的命运读出来,把我们对丑小鸭的爱与同情读出来吧!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此步骤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细细地体会课文里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3.哪些同学可以用朗读展示丑小鸭可怜的命运?同学们,请你也在心里默默地读吧!
师适时指导:出生时大家对它的失望;被人欺负的胆怯与孤单;呆在芦苇地里的孤寂无奈;冻僵在冰上的令人心怜。
4.学生讨论,丑小鸭在这些打击面前,抱着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有什么追求?
明确:乐观向上的态度。如:我要飞向它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
5.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终天来了,丑小鸭也长大了。原来他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如果你也为丑小鸭感到幸福和快乐,那就请你放声朗读课文第39-47自然段。(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丑小鸭惊喜,非常愉快的心情。)
6.学生讨论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深意。
(1)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2)它感到非常难为情。它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它感到太幸福了,但它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棵好的心是永远不骄傲的。(大家赞美丑小鸭,丑小鸭为什么感到难为情?“一棵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
五、联系生活,小结延伸
(1)这只丑小鸭为什么会变成白天鹅?
(2)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
同学们,我们读完一篇文章,总要想到些什么,不知道大家读完了这一课,会想些什么呢?在我们的身边,有些同学学习不好,或是在一些方面有不足,他们应该怎么做?
六、板书设计
丑小鸭
安徒生
丑小鸭 白天鹅
丑陋 最美 年轻 好看
挨啄 被排挤 被讪笑 受到称赞 欢迎
失望 胆怯 孤单可怜 幸福 快乐
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七、教学反思
《丑小鸭》是人教版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品。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进儿童生活,符合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并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学生兴趣爱好不同,思维活动各异,知识经验深浅不一。我们应当允许学生对同一文章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描述和说明;对同一事物的观察有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只有这样,语文学习的过程才能成为学生展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这样对学生的个性阅读中出现的不大成熟或不够完善的地方应加以指导,但是对于学生得出的结论应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倾听不同的声音,见识各种各样的观念,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件20张PPT。第三课 丑小鸭情 境 导 入返回情境导入幻灯片全屏放映时播放视频返回学习目标1.了解安徒生的生平,理解丑小鸭的形象就是作者的自我写照。
2.揣摩语言,体味童话的艺术魅力。
3.引导学生理解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激励他们坚韧不拔,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整体感知 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代表作有《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丑陋 讪笑 嫉妒 来势汹汹
沼泽 铰链 迸出 木屐
飕飕 灯芯草沉沦:陷入罪恶的、痛苦的境界。利用势力或手段使不利于自己的人失去地位或利益。讥笑。用言辞笑话对方。?灰心失望。 ?使灰心失望。文中用的是义项?。(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排挤:讪笑:嘲笑:沮丧:弥漫:嫉妒:速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身处逆境不懈追求丑小鸭家庭中被歧视野鸭群中的满足雁群中死里逃生农舍里遭奚落冬日里尝遍艰辛春日里收获美丽美天鹅返回1.《丑小鸭》这篇童话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的?1.第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有何作用?研读课文开篇即概括点明丑小鸭的处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雄吐绶鸡有什么特点?自以为是,骄傲自大。3.如何理解“后来一天比一天更糟”?
开头还只是邻居的鸡嘲笑他,如果这些还可以忍受的话,那么现在连自己的兄弟姐妹都对他生起气来,则让他感到莫大的悲伤,无限的孤独。 4.丑小鸭为什么要“尽可能对大家恭恭敬敬的行礼。”?
因为受到别人的嘲笑本来就感到非常自卑,现在来到陌生的地方,明显带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他处处小心,唯恐得罪新邻居。5.两只公雁稍微有点同情丑小鸭的遭遇,作者为什么给他们安排了这样的情结?
给走投无路的丑小鸭带来一点生活转机,但这种转机并没有在他的生活中实现,这样写一方面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另一方面增强了丑小鸭命运的悲剧色彩,使丑小鸭的命运更令人同情。文中的猎人实际是丑小鸭命运转机的终结者。6.说说“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的含义? 只要有理想、有追求,并为着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只要具有一心向上的意志,那些庸人的讪笑和奚落,不管是多么厉害,也不能阻止你前进。
就像人们常说的:“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丑小鸭遇到哪些人?他们怎样对待它? 鸡鸭 兄弟姐妹 妈妈 女佣人
野鸭 大雁
鸡太太 猫绅士 老太婆
天鹅 种田人
种田人的妻子孩子
天鹅 小孩子在丑小鸭遇到的“人物”中最冷酷无情的是:最狂妄无知的是:恨毒的是:财迷的是:尚属友好的是:真诚赞美的是:他的妈妈鸡太太女佣人老太婆两只公雁小孩子课文小结 作者笔下的丑小鸭,处处受到排挤、嘲弄、打击,但他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这一切缘于他心中有一份恒久的梦想。退出布置作业作文:我是一只“丑小鸭”
也许你曾经是“丑小鸭”,也许你仍然是“丑小鸭”。
说说你“丑”在那里。
你觉得你能成为“白天鹅”吗?
你认为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关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