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枫树上的喜鹊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 枫树上的喜鹊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7 13:2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2课时 枫树上的喜鹊 课型 阅读
教学目标 1.会写“游、弟、伞、母”4个字。分角色朗读第6-13自然段。 2.通过标点符号来体会语气的变化。
3.体会“我”对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中描述的景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出示词语。学生认读生字,词语。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读词组 巩固生字学习。
(一)品读第6-13自然段。 1.大声朗读6-13自然段,思考:喜鹊妈妈在干什么? (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说话;喜鹊阿姨教喜鹊认识太阳) (二)学习第6到8自然段。 1.出示句子6-8段 2.创设情境,引导想象。 (1)如果我们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换一个位置。这是喜鹊阿姨在教喜鹊弟弟学唱歌。那喜鹊弟弟是怎么接的。 只听到喜鹊阿姨唱道“鹊!鹊!鹊!”,我知道这便是( ) (哆!唻!咪!喜鹊弟弟跟着唱:鹊!鹊!鹊 ! (2)如果我们把“一会儿教小喜鹊做游戏”放在最后,后面又会怎么接呢? 预设1:“鹊!鹊!鹊!”我懂得了那是在说“丢!丢!丢手绢!” 预设2:“鹊!鹊鹊!鹊鹊鹊!”我懂得了那是在说“你拍一,我拍一!三把三七二十一!” 关注标点符号,指导学生朗读。 关注“感叹号”读出喜鹊阿姨教学示范的干脆利落。关注“省略号”,读出喜鹊弟弟还学了很多拼音字母,意犹未尽的感觉,最后一个“鹊”稍微延长一点。 (三)出示第9到13自然段学习。 1.创设情境:今天早上,“我”又来到渡口边,“我”看到太阳从对岸的山冈上升起来了,喜鹊阿姨正带着小喜鹊在看日出呢。 出示画面,相机学习“山冈”,识记“冈”字:“山冈”就是“山岭”的意思。 2.指导朗读 (1)出示喜鹊阿姨的话。“鹊!鹊鹊鹊?” 教师引导:看着太阳升起来,喜鹊妈妈高兴极了。指着上升的太阳就问喜鹊弟弟:“鹊!鹊鹊鹊?” , 接读句子:这么喜欢他们的我一下子就懂得了喜鹊妈妈的问话:“看!那是什么 ” 相机学习:“懂得”。“懂”:后鼻音,形声字。 指导朗读:第一句“鹊”后面是感叹号,要重读;“鹊鹊鹊?”后面是问号,最后一个“鹊”语调要上扬。 (2读喜鹊弟弟的话。出示:“鹊!鹊!鹊鹊鹊!” 指名读句子。 指导接读句子:我懂得,喜鹊弟弟很快得出了答案:“妈妈,那是太阳!太阳升起来了!” 相机学习:“答案”,“案”是一个形声字。 指导朗读:根据提示语“快乐”和三个感叹号,语速可适当加快,音量渐渐升高,读出喜鹊弟弟的兴奋与快乐。 引导学生想象读:喜鹊弟弟一下子得出了答案,多么欢喜,多么自豪呀!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4.全班朗读6-12段,感受作者通过喜鹊叫声而产生的独特想象。 (四)发散思维,进行拓展 1.出示第一幅插图,创设情境:又是一天,放学后,我放下书包飞奔地来到了枫树下。我听懂了他们的对话,可高兴了。 2.出示课后练习第二小题的句子,学生想象说话。 自己先试着说一说。 指名说一说,学生点评,感受每一个同学不同的想象。 教师进行点拨引导: (1)要是喜鹊们肚子饿了,他们看到快到嘴的虫子吃不到,有可能会在叫什么? (“饿!饿!我真饿!”) (2)看到,还吃不到,小喜鹊可能在催喜鹊妈妈( 快!快!妈妈快! ) (3)一直担心妈妈找不到虫子,妈妈终于回来了。喜鹊弟弟可能在激动地喊: ( “好!好!太好啦!) 妈妈不辞辛苦地找来小虫子,喜鹊弟弟可能感恩地说 ( “谢谢!谢谢!谢谢妈妈!” ) 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的嘴里,喜鹊弟弟可能淘气地叫起来 ( “虫儿!虫儿!你别跑!” ) 3.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4.小结:在枫树下,“我”望着喜鹊的窝,就这样听着喜鹊阿姨问,听着喜鹊弟弟答,“我”真是无比快乐。所以作者在课文的结尾写道——“我真高兴啊!” 出示句子齐读。 五.复习 1.回顾课文,想一想:第四件让“我”高兴的事情是什么?(我听懂了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话,所以我“高兴”) 2.回顾词语 3.分角色朗读。有感情地朗读。 二、精读课文 1.朗读课文。 2.回答问题 思考想象 练习朗读 感受情境画面,理解“山冈”意思 朗读喜鹊妈妈的话。 8.朗读喜鹊弟弟的话。 1.展开想象说话 整体感知喜鹊妈妈做的事,为下文分版块教学做铺垫。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发挥想象,培养想象力。 培养学生关注标点,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培养朗读能力。 借助图片理解词语。 借助标点符号的拐杖读出语气。 抓住提示语和标点符号读好句子。 让学生借助提供的情景,展开合理而丰富的联想,在想象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1、今天我们来学习 “游、弟、伞、母”,他们的结构特征,及书写的注意笔画。 生1:“伞”中间的一竖在竖中线上面。撇和捺交叉的位置正好在竖中线上面。 生2:“母”的两点正好的竖中线。 2、师着重指导书写“游”“母”。 3师范写,学生书空。提醒学生注意“母”的撇折要稍微倾斜,斜中求稳;“游”左边和中间的方字在竖中线的左边,左边下面是一个子字。 4生描红、临写。 5、投影反馈,进行评议。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结构。 2、说一说书写注意点。 3、跟老师书空。 4、练习写字,描红一个,写一个。 5、评讲,纠正 正确书写“游”“母”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感受人与动物、自然的和谐之美,从而产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五、课堂总结
给爸爸妈妈讲讲课文所叙述的故事。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9、枫树上的喜鹊 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说话 喜鹊阿姨一家看日出的问答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