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雷雨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6 雷雨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7 13:3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雷雨》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压、蝉、垂、”3个生字;会写“雷、黑、垂、”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1-3自然段。
3、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能说一说“雷雨前”的景象。
4、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练习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等方式导学,通过同桌合作、指名朗读等方式加强自主与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能说一说“雷雨前”的景象,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练习运用。
三、教学难点:
能说一说“雷雨前”的景象,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练习运用。
四、教学内容:1-3自然段。
五、教学准备:ppt、生字卡片、贴图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雷雨吗?谁能说说当时的情景?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16 雷雨”)
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雷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
教师出示自由读的要求,学生根据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
①借助拼音将字音读准确,将句子读通顺,有困难的地方可以请教同桌或多读几遍。
②标自然段序号。
③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检测初读,整体感知:
(1)指名说一说,填一填: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作者先写了雷雨( )的景象,接着写了雷雨( )的景象,最后写了雷雨( )的景象。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学习1-3自然段:
1、默读课文1-3自然段,圈一圈作者写了哪些景物。(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字、不唇读)
2、交流:乌云、叶子、蝉、大风、蜘蛛、闪电、雷声
(引导根据文章介绍的顺序说)
3、提问:雷雨前,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呢?
4、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指名评价,说一说这一自然段写到了哪些景物(乌云、叶子、蝉),它们是怎样的?(引导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出示相关语句,引导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1)出示句子1,指名读: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2)随文识字:压(指名读词语:压下来 ——交流识字方法记字形:比玉多一撇,或者顺口溜:厂压住土,土压住点。——结合语境理解字义:手势做压的动作。)
(3)引导体会“压”字运用的妙处。
①用手势演示“压”,了解“压”是从上面用力。
②提问:乌云压下来,可见乌云有什么特点?(相机出示乌云压顶的图片,引导感受乌云密布、厚重的特点。)
③引导:抬头看到厚厚的乌云重重地压下来,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害怕、压抑、透不过气……)
(3)小结:是呀,一个“压”字,既体现出乌云密布、又厚又低的特点,又表现出了乌云给人们带来沉闷、不安的感觉。好像植物、动物们也感觉到了呢!你看,树上的叶子是怎样的?(一动不动),蝉呢?(一声也不出)(指名说)
(4)随文识字:蝉(正音翘舌音、前鼻音——识字方法交流:加一加或换一换(弹)——字义:结合图片了解蝉就是知了。)
6、现在,请大家带上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朗读指导:“黑沉沉、压”重读,突出“满天”“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出”,读出沉闷不安的感觉。
过渡:一直是这样吗?出现了什么变化?
7、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交流这一自然段又写到了哪些景物,它们是什么样的?(引导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8、出示相关语句,引导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1)出示句子2,指名读: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2)这时的风有什么特点?(大、急(忽然))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忽然——急;吹得树枝乱摆、蜘蛛垂下来、逃走了——大)
(3)出示句子2,指名读: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4)随文识字:垂(指名读词语:垂下来、——正音:翘舌音——学生交流识字方法、识记字形:减一减:睡、捶、锤——垂——组词——字理识字补充:图片、甲骨文、本义:低下、垂下)
(5)引导体会“垂”字运用的妙处。
出示蜘蛛垂下来的图片,提问:这里的垂是什么意思?(能否换成落下来?为什么?)
相机出示图片区分“垂”和“落”:稻谷垂下头、柳枝垂下来、苹果落下来、树叶落下来、
小结:“落”和“垂”都有往下的意思,“落”表示与连着的事物分开,蜘蛛下来的时候,有一根细丝相连,而且是笔直降落。
为什么蜘蛛要“垂下来”?(引导联系语境体会:风很大,蜘蛛急切地想逃走。)
9、“垂”字用得可真好呀!它不但写出了蜘蛛垂直降落的样子,而且生动表现了蜘蛛想逃走的心情。
10、带着体会齐读第二自然段。(突出紧张感。“忽然”读得急)
11、过渡:闪电和雷声有什么变化呢?(齐读第三自然段——指名说)
12、指导读:越来越响、越来越亮(读出气势和迫近感)
13、指导运用说话:越来越……(指名说)
(同学们越来越认真,课文读得越来越好。)
14、小结:“越来越”这样的词语表现了景物的变化。
15、指导朗读与背诵:带着想象齐读1-3自然段。
自由背诵—— 挖空背——出示关键词,引导背诵。
(四)书写指导:
1、出示我会写生字:雷、黑、垂
2、开火车认读,组词。
3、按结构归类。上下结构:雷、黑 独体字:垂
4、指导观察,交流发现。
5、重点指导:雷:上宽下窄,雨字头。黑:四点底宽窄、分布均匀,点的方向。
垂:中间宽,上下两头窄,注意横画长短,横间等距。第三笔竖,第四笔横最长。
6、师范写,生书空。
7、描红1个,临写两个。
8、展评。
(五)课堂总结:
1、背诵1-3自然段。
2、导读:雷雨来临又会是怎样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拓展延伸与作业布置:
1、积累有关描写雨及雨的声音的词语。(如:春雨淅淅沥沥、小雨沙沙沙、大雨哗哗哗……、和风细雨、大雨滂沱、风雨交加、狂风暴雨……)
板书设计:
16雷雨
雷雨前:乌云、叶子、蝉、大风、蜘蛛、闪电、雷声
雷雨中
雷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