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说明文知识梳理(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说明文知识梳理(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7 17:0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说明文阅读专项(一)
目录
01
02
03
04
说明文定义
说明文分类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01
说明文定义
01
什么是说明文?
记叙文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客观地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
议论文
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叙事六要素)
对一个事物或道理,加以论证说服或提出主张见解的文体。
(论点、论据、论证)
说明文分类
02
01
按说明对象分
事物说明文
以具体事物为说明对象,侧重说明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种类、功能等。
如:《中国石拱桥》
提问: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
事理说明文
以抽象事理为说明对象,侧重阐述概念、原理、规律、原因、方法等。
如:《大自然的语言》
02
生动说明文
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具体科学,简明易懂,更多的是给读者以理性认识。
平实说明文
按语言风格分
★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用文艺的笔调,以对话、故事、修辞等形式来加强说明的形象性。使文章生动有趣,易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 雄蝉是天才的乐师。它的腹部有发声器,能发出声音。每年夏天,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蝉的乐声总在我耳边。我常常看见一些蝉停息在树枝上,一动不动地狂饮树皮里的水分。夕阳西下时,它们才沿着树枝慢慢地走动。无论饮水的时候,还是走动的时候,它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演奏。
1
寻找说明对象
方法一:看题目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对象。例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
方法二:看关键句
提问: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结构上】
① 总起句
② 过渡句
③ 总结句
【内容上】
中心句、反复出现的句子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XXX的XXX(对象+内容)
2
概括说明内容
提问:说明对象有哪些特征?(概括题型)
抓住事物特点,揭示事物的本质。
常见特征
事物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结构、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柔软、坚硬、冷、热等)、变化(动、静、迅速、缓慢)、成因(简单、复杂)、功能等。
答题方法
① 标题中的修饰性词语。例:《会聊天的植物》中的“会聊天”;
② 文章的开头部分、各段的开头句、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等;
③抓住最能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的词语进行归纳提取。比如《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看云识天气》
03
说明顺序
01
说明顺序
1
2
3
时间顺序:以时间先后为序
① 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② 工艺流程;
③ 事物的历史沿革;
作用:清晰地说明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
【时间名词】——朝代、春夏秋冬、早中晚、古今
【时间副词】——一会儿、不久、片刻
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
相对静止的事物,如建筑物、工艺品、园林等
作用:有条理、空间性的说明某个事物的特点
顺序:自上而下、从外到里、由前到后、远近、左右、东西南北、高低、四周到中央等
逻辑顺序: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来安排说明的先后
① 高科技产品;
② 科技知识原理;
③ 事物间的联系;
作用:清晰、有逻辑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顺序: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一般到个别、从主要到次要、从特点到用途
04
说明方法
01
说明方法及作用
【举例子】——通过列举实际事物,使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便于理解。
例:中国的茶叶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等。
语言标志:又如、比如、再如、譬如
作用:通过列举XXX的事例,具体真切地说明了XX的XX特点,使说明更准确、直观,便于读者理解。
典型性、代表性
【作比较】——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
例:太阳大得很,约有一百三十万个地球体积次啊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语言标志:比、相对于、较
作用:把XX和XX进行比较,突出地强调了XX(说明对象)的XX特点。
小学常见的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
02
说明方法及作用
【打比方】——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例: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彩虹。
语言标志:像、就像、仿佛、如同
作用: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XX比作XX,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形象生动,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下定义】——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事物或事理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
例: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教学方法。
石拱桥就是用石头做拱圈的一种桥梁。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语言标志:XX是XX / 这就是XXX / XXX叫XXX等判断句
作用:科学、完整、准确地揭示了XX的本质特征。
小学常见的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
03
说明方法及作用
【分类别】——将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门别类的一种说明方法。
例: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记忆有四种类型:视觉型,听觉型,动作型,综合型。
语言标志:一、二、一类/种
作用:通过对XX(事物)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小学常见的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
【列数字】——用一些具体数字来描写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数据一定要核实。
例: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米远。
语言标志:必须要呈现具体的数字(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
作用: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XX特点,使说明更具有说服力。
表示年、月、日的不是列数字
闯关大挑战
请判断以下句子分别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苏州的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2)松鼠体型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
(3)由于各种拱桥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连拱桥。( )
(4)《看云识天气》中把天上的云分成卷云、积卷云、高积云、高层云等几类进行说明。( )
(5)我国的建筑物,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这么杨,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 )
(6)云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
(7)太平洋占地面积面积差不多等于其他三个大洋的总和,比最小的北冰洋大。
(8)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 )
对比
列数字
下定义
分类别
对比
举例子
打比方
绿色的保卫者
① 植物是绿色的保卫者,保护着人类的健康。
② 绿色植物有着最大的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同时又是制造氧气的工厂。人们曾经计算过,每公顷的阔叶林,每天能吸收1吨二氧化碳,释放出0.73吨氧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调节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不断更新空气松树的针叶和松脂容易被氧化而放出臭氧来。如果臭氧浓度过大时,树木还能吸收臭氧,净化空气稀薄的臭氧不仅不臭,反而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无怪人们漫步松林中,就会感到空气清新,精神舒畅了。而有些疗养院还专门设在松林中哩。
③ 绿色植物也是天然的除尘器。繁茂厚实的草地,根牢牢地抓住地表,使尘土减少飞扬。同时,比占地面积大20倍的叶子,又会自动地接收、吸附和过滤空气中的尘埃,减轻空气污染。广阔的林带能减低风速,阻挡尘粒,迫使降落。树叶的褶皱和绒毛,分泌的油脂,还能够吸附大量的飘尘。据研究,松树,柏树,洋槐,臭椿,女贞,泡桐,重阳木,悬铃木等都是较好的防尘树种。每公顷云杉林每年可吸附32吨灰尘,松林可吸附36吨灰尘,水青冈林可吸附68吨灰尘。蒙尘的树林只要一经雨淋,就更加郁郁苍苍,重新恢复了除尘的能力。
④ 绿色植物还是个巨大的消声器。成群的树林有吸收和阻挡声音的本领。由于树木对声波有散射的作用,当声波通过时,树叶摆动,会使声波减弱或迅速消失。而叶子表面的气孔和绒毛,仿佛多孔的吸音纤维板那样,把声音吸收掉了。
⑤ 绿色植物还可以调节气候。夏天,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大,大量吸水,大量蒸发,既湿润了空气,也降低了温度,绿化区比无林空地的气温要低7℃至8℃.冬天,草地环境的气温,要高于水泥地面环境的气温。
⑥ 绿色植物的好处说不完,让我们更好地来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吧。
一.这篇文章的结构是( )
A. 总—分 B. 分—总 C. 总—分—总 D. 并列
二.本文的说明事物是( )
A.植物 B. 绿色植物 C. 绿色植物的特点 D. 绿色植物对人类的作用
三.短文的题目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好处是什么?

四.从文中看,绿色植物有哪些作用?

五。写一条保护自然,美化环境的标语。

B
B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绿色植物比作保卫者,显得形象,通俗易懂。
① 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② 除尘;③ 吸收和阻挡声音;④ 调节气候。
① 植树造林,功在千秋。 ② 绿色人人爱,绿化一起来。
期待下一节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