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6-05 16: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012年4月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服饰现代时装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几次大变迁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成立(1840—1949)
主要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具体表现①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②女装:旗袍(新旧之分)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 主要特征: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①男装:中山装、列宁装、军装 ②女装:列宁装、连衣裙、军装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以后至今) 主要特征: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 具体表现:服饰由基本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服装 层出 不穷中国四大菜系鲁菜
糖醋鲤鱼淮扬菜
清炖蟹粉
狮子球粤菜
金牌烧乳鸽川菜鱼香肉丝中 餐中国其他菜系浙菜
西湖醋鱼闽菜
干烧鱼湘菜
红煨鱼翅徽菜
符离集烧鸡西餐中西方饮食有什么不同?论一论:老北京的建筑经典 ——天圆地方的四合院 (内向性和封闭性)西方建筑文化以外向和开放著称中国近代以来居室建筑的演进 新与旧、中与西趋势:传统建筑→中西合璧→完全欧化 新式婚礼旧式婚礼合作与交流:
根据你平时的了解,古代和近现代的婚姻有哪些不同?新式婚礼旧式婚礼旧式婚礼新式婚礼合作与交流:
根据你平时的了解,古代和近现代的婚姻有哪些不同?旧式婚礼旧式婚礼新式婚礼旧式婚礼婚姻礼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反对包办婚姻、婚姻自主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繁复的旧式婚礼→简洁的西式婚礼丧葬习俗的变化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新式丧礼。
新中国成立以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向火葬改革民国政府《剪辫通令》比一比从右边四幅图的对比中,你看到了什么?说明了
什么?迫令放足鞠躬握手其他习俗的变化①男子留长辫→剪辫易服
②女子缠足→迫令放足
③跪拜作揖→点头鞠躬、握手
④“大人”、 “老爷” →“先生”、“同志”
⑤女子不得受教育且局限于家庭→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课堂小结与知识升华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正一步一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调走向丰富多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正以一种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从一个民族的中国走向一个世界的中国。
设问:是什么原因造成近代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启发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  
学生交流后回答:  
内因:中国历史的剧变(政治方面,社会环境和、时代形势的变化;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思想方面,人们思想文化观念的转变);  
外因: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  
由此可见,我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是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碰撞中产生的。  巩固练习单项选择题
1.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为( )
①拘谨、保守 ②美观、适体 ③呆板、等级森严 ④方便、平民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现代民族服饰是 ( )
①长袍马褂 ②中山装 ③列宁装 ④旗袍 ⑤西装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3. 下列情况,在民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男子流行中山装,女子则以旗袍为日常着装
B. 中西餐并行于世
C. 京津地区出现了欧化住宅
D. 男子普遍留长辫、女子大多缠足
4.影响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有( )
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新文化运动 ③新中国的成立
④改革开放 ⑤外来文化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课外延伸】 
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更加剧烈。对于外来文化,目前有不同的观点,现引入两种观点: 观点1:这是一种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发展,这时候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西方文化的进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陋习,与世界接轨。 观点2: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进入,使中国传统文化一步步沦丧,特别是我们过着西方圣诞节时,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却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面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碰撞,你认为该怎样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请写篇小论文阐述你的观点。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