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岳阳楼记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体会古人那种旷达的胸襟,学习他们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学习重难点:
1、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古人那种旷达的胸襟,学习他们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学习作者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谪守( ) xian远山( ) 浩浩汤汤( )
岸芷汀兰( ) 属予作文( ) 阴雨fei fei( )
2.解释下列加点词。
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属予作文:
薄暮冥冥: 去国怀乡: 居庙堂之高:
春和景明: 锦鳞游泳: 是进亦忧,退亦忧:
把酒临风: 吾谁与归: 长烟一空:
3.概括各段主要内容。
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第二段:概括洞庭湖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
第三段:描绘洞庭湖阴冷的画面及迁客骚人的悲
第四段:描绘洞庭湖晴明的画面及迁客骚人的喜
第五段:
3.从文中勾画出下列相关内容:
①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②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
③第二段中起过渡作用的是哪一句?
④第三段写了什么情况下的景色?找出表现人物心情的句子。
⑤第四段写了什么情况下的景色?找出表现人物心情的句子。
⑥文中“古仁人之心”指:
⑦“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退”分别指的是什么?
二、(课堂)学习·研讨
1、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的?
“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衔”“吞”两个字,凝练而巧妙地交代了洞庭湖与远山、长江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运用拟人,将静物写活了,形象再现了洞庭湖的宏伟气势。21cnjy.com
2、作者在这里没有对岳阳楼详加描绘,原因是什么?“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
一是因为“前人之述备矣”,不必再重复;二是全文的写作目的在于借景抒情,引出自己的观点,因而不必详细描绘岳阳楼。21·cn·jy·com
“前人之述”指的是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4、课文第三四段描绘了洞庭湖的哪两幅画面?分别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一:阴冷、萧条凄凉,因己而悲;
二、明媚、喜悦,因物而喜
5、作者概括写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物,一暗一明,情,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了这类人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跟“古仁人之心”做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转入议论,突出主旨。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7、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如孟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21教育网
8、怎样理解文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向往和敬慕之情。
9、文章是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三、(课后)拓展 . 延伸
1、根据要求写句子。
a、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悲“ ;”喜“ 。”
b、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 。
c、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
d、“进”“退”分别照应: 。
e、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
f、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g、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这样“述”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2·1·c·n·j·y
h、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 。
i、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 。
j、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k、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M、 市长上任,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用文中的两个相连的四字短语填 21·世纪*教育网
2、你能根据诗句填出江南三大名楼吗?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唐·崔颢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唐·李白 (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 (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唐·杜甫 ( )
你还知道哪些“心怀天下”的名言典句,请写在下面。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明朝东林党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清朝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孙中山: 天下为公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中考链接:2012年重庆《岳阳楼记》课文(略)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前人之述备矣( )(2)连月不开 ( )
(3)薄暮冥冥 ( ) (4)至若春和景明( )
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11.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4分)
迁客骚人的情: www.21-cn-jy.com
古仁人的情: www-2-1-cnjy-com
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 2-1-c-n-j-y
12.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4分) 21*cnjy*com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