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知识引领
1、作家与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现在江苏省吴县)人。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两岁时父亲去逝,母亲改嫁。后来辞别母亲,出外读书,日食冷粥,常攻读到深夜,如此三年。他从小有大志,做秀才时,就“以天下为己任”。1015年(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考中进士,历任秘阁校理、知开封府等官职。1036年,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被贬知饶州。他做官后仍然生活俭朴,常拿钱出来帮助穷人,对有困难的朋友更是尽力帮助。庆历元年以龙图阁直学士身份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镇守西部边疆,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区人民对他十分佩服,说:“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西夏兵士也惧怕他,说:“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由于声望日高,庆历三年被拜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与富弼、欧阳修等推行庆历新政。他曾经提出过均田赋、修武备等改革时弊的建议,可惜推行不久,便遭到大官僚地主的反对。1045年(庆历五年),被贬黜离开了京城,出知州(今陕西县),后改知邓县(今河南邓县)。后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于赴颍州途中病卒。死后,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集》行世。《岳阳楼记》就是从该集里选来的。
2、解题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
自主学习
给下列字注音:
谪 属 淫 霏 樯
楫 冥 谗 偕
初步感知,自读疏通文意。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旬,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T/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读懂文旬。
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
(1)积累词语:
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动词)谪、属、把
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
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忧后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理解句意:
得无异乎 (反问句)
吾谁与归 (变序句)
则有……”者矣。(长定语句)
其必日……乎。(表示揣测语气的陈述句)
(3)阅读思考:
①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 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②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③本文的中心句在哪里
难句探究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过了明年,政事顺利,上下和睦,一切废弃了的事儿都兴办起来啦。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得无异乎 ”是委婉的发问,具有精湛的修辞技巧。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译文:至若到了春气暖和,阳光明媚的时候,波澜不起……
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译文:沙鸥或者齐飞,或者群集,鱼儿有时浮出,有时潜入。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有时弥漫的炊烟完全消散,皎洁的月色笼罩千里。浮动的月光,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
整体感知
1.理解文章层次结构。 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2.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
3.提问:第2自然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 为什么
4.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5.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6.朗读第3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心情
7.朗读第4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8.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9.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10.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11.提问:“进”指什么 “退”指什么
12.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13.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14.提问: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研究探讨
1.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则喜气洋洋。写景取得这样的效果,奥秘在哪里呢 主要在于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细读这两段写景的部分,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 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2.第3、4自然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除了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都带有浓重的感彩这个相同点外,两段在结构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缘景抒情;甚至连前后两个抒情句的表达方式也完全相同。试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两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 为什么
3.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