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 《口技》学案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9课 《口技》学案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5 17:0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9课 《口技》
学习目标与要求:
1、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翻译全文。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3、感受和领会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妙神奇。
模块一:自主学习
学习内容 摘 记
知识链接: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艺,是杂技的一种。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戏”。且其中还有腹语术。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可加强真实感。另有林嗣环、蒲松龄的文学作品以“口技”命名。林嗣环,字铁崖,号起八。清代顺治年间的福建晋江人,当时的进士。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年)中进士,官至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琼道兼理学政,山西左参政道。他小时家境清贫,长大后心高志远。其博学善文,著有《铁崖文集》、《海渔编》、《岭南纪略》、《荔枝话》、《口技》等,其中《口技》至今仍为初中语文课文。一、阅读文本,勾画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回答以下问题:1、给下列字注音。吠( ) 呓( )叱( ) 颈( )齁( ) 曳( )翻译下面句子。(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会宾客大宴: 施八尺屏障: 既而儿醒: 未几: 俄而百千人大呼: 不能名其一处也: 两股战战: 建议从文中找出词语并摘录建议将成语等摘录在自己的语文笔记本上
模块二:交流研讨
研讨内容 摘 记
内容一: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讲学稿,看看他的答案与你的有什么不同,将不同的答案的题在你讲学稿上标注出来,并直接提出质疑。 内容二:文章是如何突出口技艺人技艺之“善”的? 内容三:文章结尾段写道:“抚尺一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似乎与第一段重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模块三:巩固内化
学习任务 摘 记
任务一:总结归纳本文出现的文言文相关字词,例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等。 任务二: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课题:第24课《口技》 授课时间 第六周 班级 姓名
模块四:当堂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京中有善口技者(善: )
⑵会宾客大宴(会: )
⑶施八尺屏障(施: )
⑷众宾团坐(团: )
⑸妇拍而呜之(呜: )
⑹奋袖出臂(奋: )
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几: )
2、文中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 。
3、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指: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B、善:京中有善口技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
C、毕:众妙毕备  群响毕绝  
D、坐:满坐寂然  口技人坐屏障中
4、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
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5、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
表示突然发生:
表示同时发生:
表示相继发生:
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6、翻译下列句子:
⑴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⑵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