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绿色生态园—《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提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2.借助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悟“1”与“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从不同角度理解“1”的含义。
3.让学生在画图、交流和思辨中理解数学模型和渗透函数思想。
4.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先求一份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体会“1”和“多”得关系,进一步理解“1”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对话交流,唤醒经验
师:孩子们,2020年什么事件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新冠肺炎)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解决抗击疫情中的数学问题。在过去的解决问题中同学们获得了很好的经验,那么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要干什么?生:阅读与理解。
师:对呀,不把事情搞清楚,不理解,就无法解决问题。阅读了,理解了,才有解决问题的基础。那第二步该做什么?生:画图,分析,列式。
师:这个过程我们叫 “分析与解答”。(板书)第三步呢?生:还要检查。师:对,检查,进一步“回顾与反思”(板书)。不仅仅是检查,要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看看积累了怎样的新经验,还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三部曲。
【设计意图:回顾解决问题的步骤,唤醒学生的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二)创设问题情境,体会“1”的重要性。
师:今天,我们就借助这些经验来继续研究,师:来看第一个问题:9包口罩需要花多少钱?生一脸疑惑师问:怎么了?(没法算)怎么没法算?(不知道一包多少钱)
师:奥,一包口罩多少钱很重要!师:如果要想知道“15条宣传条幅需要多少米布?”就要知道?(一条标语需要多少米)如果想知道“6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你会马上想到?(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三)初步体会“1”与“多”的关系。
师:你看,假如知道了“1包口罩需要的钱数”就能求出9包口罩需要多少钱?你还能求出?(20件、50件......··)
师:都能求出来,之所以能求出这许多包,都源于谁?(1包)师:我们知道了“1包”(板书:1)就能求出?(很多包)板书“多”
师:真好!你们的经验是只要知道1包就能求出“许多包”,关键是要知道“1包”。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 厘清数量关系,有助于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深入地分析,理解题目。】(四)阅读理解,提取数量关系。
师出示:看这个题:今年年初疫情形势很严峻的时候,我买了3包口罩需要花60元,9包口罩需要多少钱?会做吗?这里没有告诉你“1”啊?(可以求出来)原来1会藏起来!
师:要想解决问题,就要把重要的信息挑出来!课前我们做了小研究,谁来说说?
1. 文字摘录 生:圈画师:你觉得这种方法好不好?(不好,麻烦)
师:还有没有更简单的?生:关键词师:这样怎么样?(更简单了)
2.列表整理
师:还有不同的整理方法吗?生:表格
师:评价一下他的方法怎么样?(不仅简洁而且能清楚看出数量间的关系)还有个同学是这样整理的?他是用箭头表示的,行吗?(也可以)
师:这是把表格进一步简化,画上箭头就更明显的表示出了数量间的对应关系。
师小结:列表格是我们整理信息的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能帮我们很快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师:理清关系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设计意图:提供贴近 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有利于 学生用数学语言讲述现实世界 中的 故事,落实课标中提出的“模型的现实性”的培养。培养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厘清数量关系,是帮助学生 沟通生活与数学模型之间联系的重要 渠道。 学生 带着 对“1”和“多”关系的理解,展开思考。】
(五)分析与解答,根据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集体交流,思维碰撞
师:请再小组内交流一下(拍照),告诉我你们的答案是多少?生:180.师:是不是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的确)如果我们只是知道了结果是180元这个答 案,那今天的收获就太小了,在接下来的讨论中,看看我们又会有什么新收获?
师:谁来说说你的思路?展示:生1:60 3=20(元)20 9=180元。交流:1.先求什么?2.为什么60 3?(思路清晰,回答的非常条理)3.综合算式(综合思维对数学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师小 结:知道了一包需要20元,再求9包,那求10包?13包?任意包?知道了“1”就可以求出相对应的“任意多”,师:谁还有不同的思路?情况二:9 3=3 3×60=180元交流:1.为什么是3×60?3怎么来的?2.能不能列综合?综合算式小结:这个同学他是把3包看 作一组,9里面 有这样的3组,一 组60元,有这样的三组,就是求3个60。又是一个1生多的过程,只不过这里的1不是以1不是以1件为标准,而是以3包60元为标准。这种方法行吗?(行)师:要是求10包呢?一起看看,圈一圈,把3包一 组,圈完后 还剩下 一包,用这种方法还行吗?(不行)看来不是倍数关系现在咱就不能解决。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师(回顾课件和板书):回顾刚才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首先根据 问题 找到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简单整理,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算式解答,这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策略。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再次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更清晰地体会分析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基本策略,积累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六)深入探究,感悟模型的价值。
师: 观察这种不同的方法,有没有什么联系?学数学用联系的 眼光 看问题,你会发现 不一样的风景。
师:谁来说说?生:······师:方法一:先求出1包多少钱?再求9包方法二:需要知道有几组 ,先算了9÷3=3,把3包看 成1组,有这样的3组,都求出了1,不过这里1指1包,而这里的1指1组3包。师:知道了1就能生出任意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道了多又能推出1,解决这类问题实际上就是在研究1和多的关系。
师:正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了万物还可以推出1。
师:这个1在数学上,还可以 叫“ 每份数”(板书),比如, 每包多少钱,每千克多少, 每小时多少···这个多,在数学上,还可以叫总数(板书)比如,共花了多少,共行驶了多少···建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还要靠“份数”(板书)
师:有了每份数、份数,就能求出总数。知道总数、份数就能求出每份数。
师:再回到刚才的题目上来(屏幕出示)仔细观察,我们又能看出什么?先竖着看,有想法的可以同桌交流一下。生:我发现3包是60元,能求出1包20元。就能求出9包多少钱。师:那9包180元,也能求出1包60元。这边是60,那边也是60.这两组就?(相等)可以画上“=”师:在横着看,你又有什么发现?生:这是3倍,那也是3倍。师:同意吗?(同意)真了不起,解决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能从不同角度看(竖着 看、 横着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只要解决了1的问题,1生多so easy.
【设计意图:在小学里没有学习函数的概念,但是要有函数思想的渗透。函数思想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用函数表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不仅能体现函数思想的应用价值 ,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模型思想。】
(七)应用模型,解释问题
练习1: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疫情 期间我们 山东为武汉第一时间运送 了大量的 蔬菜 ,运送蔬菜的货车2小时行了12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9小时行多少千米?
第一种方法先求一份量,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普遍方法。
练习2:4条宣传条幅需要36米的布,照这样计算做15条宣传条幅需要多少米?
总结 :通过本节课 的研究,你会发现 这些问题(出示) 都是先求1包···1小时···1条···,就可以 求出任意多包,归根 到底,都是在研究1和多的关系,1会生多,多也会推出一, 只是情境不同,可能会是购物问题也可能会是行路问题 也可能是工作问题, 但描述的事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一通百通,由一个问题的解决学会解决一类问题, 触类旁通,这才是智慧 的学习,希望大家一直走在智慧学习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