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口技学案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 口技学案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5 17:1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口技 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会”“凑”“乳”“舒”“名”等文言实词的意思。
2、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了解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区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借助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yì语( ) 惊觉欠伸( )倾侧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夫叱( )未几( ) 中间( ) 意少舒( ) 夫hōu声起( ) 几欲先走( ) yè屋许许声( )( )21教育网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会宾客大宴( )( )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京中有善口技者( ) 施八尺屏障( ) 满座寂然( )
妇抚儿乳( ) 儿含乳啼(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众妙毕备( ) 以为妙绝( ) 两股战战( )( )2·1·c·n·j·y
3、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
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
1 表示突然发生
2 表示同时发生
3 表示相继发生
4 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5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4、翻译句子:(出示问题卡)
①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②满堂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5、文中还有那些词句的意思不清楚的,请做上记号,并摘抄下来。
二、学习研讨
1、导入。
2、交流预习。
3、阅读研讨。
(1)口技艺人表演了哪几个场面?画出文中描摹声响的语句,并说说声响的特点。
(2)找出文章描写听众反应的语句,思考这些描述有什么作用?
(3)文章为何在开头、结尾皆清楚地交代了道具?
三、巩固延伸
(一)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1、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户四口 的情景,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全文从三个方面突出表演者技艺高超: 、21cnjy.com
、 。
12、与“宾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  )
A、心情舒畅  B、动作舒缓  C、舒筋活血
13、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
A、莫可名状  B、至理名言  C、有名无实
14、选文第三段对声音的描写的特点是(  )
A、声音由小到大  B、声音由远到近
C、声音由内到外  D、声音由单一到混合
15、翻译下列句子:
⑴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⑵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⑶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16、按要求摘出原句:
对声音作概括描写的句子:
文中议论的句子:
17、将选文第三段划分层次,并简要说明理由。


18、作者在选文第一段中怎样表现口技之“善”的?


19、你认为口技人的表演“妙”在何处?

               (二)
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需前短而后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衣长。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
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不论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诗所谓“稳称身”者,实难其人焉。21·cn·jy·com
20、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
⑴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匹帛: )
⑵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慵: )(伛: )
⑶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仄: )
⑷性之缓者宜衣长(缓者: )
⑸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蓄: )(觊觎: )www.21-cn-jy.com
21、翻译句子:
⑴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

⑵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

⑶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

22、这是一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23、文章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举例说明。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