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专练: 物质的量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专练: 物质的量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07 23:2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专练: 物质的量
1. (2023·马鞍山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0.1 mol/L NH4HCO3溶液与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并加热,产生氨气2.24 L(标准状况下)
B. 标准状况下,1 mol N2和O2的混合气体总体积约为22.4 L
C. 常温常压下,2.8 g CO和C2H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1NA
D. 39.0 g Na2O2与足量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2. (2023·湛江期末)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溶质为0.1 mol的FeI2溶液中通入0.2 mol Cl2,I-和Fe2+均被氧化
B. 常温下,0.1 mol/L乙二酸溶液的pH>2,则含H+的数目大于0.01 mol
C. 1 mol熔融的AlCl3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4NA
D. 1 mol带有乙基支链的链状烃中,主链所含有的碳原子数最少为5 mol
3. (2023·福州二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0.2 mol苯甲醇完全燃烧,生成的CO2数目为1.4NA
B. 1 L 0.5 mol/L NaHCO3溶液中含有HCO数目为0.5NA
C. 56 g Fe与1 mol Cl2充分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D. 1 mol CH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
4. (2023·武汉4月模拟)火箭发射时可用N2H4作燃料,N2O4作氧化剂,其反应为2N2H4+N2O4===3N2+4H2O,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 N2H4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NA
B. 9.2 g N2O4中含有的质子数为2.3NA
C. 1.8 g H2O中氧的价层电子对数为0.4NA
D. 当生成6.72 L N2时转移电子数为0.8NA
5. (2023·福州5月模拟)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2 g肼(N2H4)分子中含σ键数目为5NA
B. 标准状况下,11.2 L SO3所含分子数目为0.5NA
C. 1 mol铜铝合金与足量稀硝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2NA
D. 室温时,1.0 L pH=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6. (2023·厦门四检)高铁酸钾净水原理:4K2FeO4+10H2O===4Fe(OH)3(胶体)+3O2↑+8KOH,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9 g H2O含有的σ键数目为NA
B. 1 mol K2FeO4反应生成的Fe(OH)3胶粒数为NA
C. 常温下,生成22.4 L O2时转移电子数为4NA
D. 25 ℃时,pH=13的KOH溶液中K+数目为0.1NA
7. (2023·厦门二检)一种复合膨松剂的工作原理为H3R+3NaHCO3===Na3R+3CO2+3H2O,其中H3R结构如图,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 CO2中氧原子数目为0.2NA
B. 1 L 0.1 mol/L NaHCO3溶液中HCO和CO微粒总数为0.1NA
C. 0.1 mol Na3R固体中离子数目为0.4NA
D. 19.2 g H3R中π键数目为0.3NA
8. (2023·广东一模)运载火箭常用偏二甲肼[(CH3)2N—NH2]与N2O4作推进剂,二者反应生成CO2、N2和H2O,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偏二甲肼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均为sp2
B. 1 mol H2O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CO2中的σ键数目为0.4NA
D. 92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9. (2023·武汉武昌5月模拟)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 NO2所含质子数为23NA
B. 1 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C. 50 mL 12 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生成水分子的数目为0.3NA
D. 铅酸蓄电池的正极质量增加3.2 g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0.1NA
10. (2023·河南洛阳六校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室温下,1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0.2NA
B. 电解精炼铜时,当阳极质量减少64 g时,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2NA
C. 2.24 L CH4和0.5 mol Cl2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氯原子个数为NA
D. 4.6 g Na与含0.1 mol CH3COOH的稀醋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11. (2023·佛山二模)绿矾(FeSO4·7H2O)分解可制备铁红,同时产生SO2、SO3和H2O,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 L 1 mol/L FeSO4溶液含有的阳离子数目大于NA
B. 0.5 mol三聚SO3分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6NA
C. 绿矾分解生成16 g Fe2O3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D. 22.4 L SO3溶于水,溶液中H2SO3、HSO、SO的数目总和为NA
12. (2023·南昌三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熔融的AlCl3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4NA
B. 34 g 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2NA
C. 常温下1 L pH=11的NaClO溶液中,H2O电离出的OH-数目为0.001NA
D. 22.4 L H2S发生反应:4O2F2+H2SSF6+2HF+4O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8NA
13. (2023·福建泉州质检)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NA个分子
B. pH=1的乙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数目为0.1NA
C. 常温常压下,7.8 g Na2O2含有0.2NA个阴离子
D. 电解足量CuSO4溶液,阴极增重3.2 g,转移电子数为0.1NA
14. (2023·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B. 1 L 0.1 mol/L NH4Cl溶液中阳离子的总数目小于0.1NA
C. 1 mol Na2O2与足量的S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D. 1 mol SiO2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NA
15. (2023·河南安阳二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生成2.24 L O2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B. 2 L 1 mol/L氯化铜溶液中H+数目为4NA
C. 常温下,5.6 g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D. 2 L pH=5的0.05 mol/L K2Cr2O7溶液中Cr2O数目为0.1NA
16. (2023·河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8 g H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9NA
B. 6.72 L C2H4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0.3NA
C. 5.6 g Fe与足量的S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 44 g 12C16O2与14N16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22NA
物质的量
1.A 【解析】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不能算出产生的NH3的物质的量,A错误;在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均约为22.4 L/mol,则1 mol N2和O2的混合气体总体积也约为22.4 L,B正确;CO和C2H4的摩尔质量均为28 g/mol,则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0.1 mol,则混合气体中分子数目为0.1NA,C正确;39.0 g Na2O2物质的量为0.5 mol,根据关系式:2Na2O2~2e-,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5 mol,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5NA,D正确。
2.A 【解析】还原性:I->Fe2+,通入Cl2时,I-优先被氧化,故通入0.2 mol Cl2时,溶液中0.2 mol的I-消耗0.1 mol Cl2,剩余的0.1 mol Cl2将0.1 mol Fe2+氧化,A正确;乙二酸溶液的体积未知,故无法求得H+的数目大小关系,B错误;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时不能电离,C错误;1 mol带有乙基支链的链状烃中,主链所含碳原子数最少为4 mol,如2-乙基-1-丁烯,D错误。
3.A 【解析】苯甲醇分子中有7个碳原子,0.2 mol苯甲醇完全燃烧,生成的CO2数目为1.4NA,A正确;HCO部分电离和水解,溶液中含有 HCO数目小于0.5NA,B错误;56 g Fe与1 mol Cl2充分反应时,铁过量,转移的电子数为2NA,C错误;1 mol CH中含有电子数为(6-1+1×3)NA=8NA,D错误。
4.C 【解析】N2H4分子中存在4个N—H单键和一个N—N单键,N2H4分子中不含π键,A错误;9.2 g N2O4物质的量为0.1 mol,1个N2O4分子中含有46个质子,则9.2 g含有的质子数为4.6NA,B错误;1.8 g H2O物质的量为0.1 mol,氧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则1.8 g H2O中氧的价层电子对数为0.4NA,C正确;气体所处状况未知,无法计算,D错误。
5.A 【解析】32 g N2H4的物质的量为1 mol,1个N2H4分子中含4个N—H σ键和1个N—N σ键,则32 g N2H4中含5 mol σ键,即含σ键数目为5NA,A正确;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态,不能用22.4 L/mol计算11.2 L SO3物质的量,即标准状况下11.2 L SO3物质的量不为0.5 mol,B错误;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H2O,1 mol Cu参与反应转移2 mol电子,Al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铝、NO和H2O,1 mol Al参与反应转移3 mol电子,则1 mol铜铝合金与足量稀硝酸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在2 mol和3 mol之间,即转移电子数大于2NA,C错误;室温下pH=12的Ba(OH)2溶液中c(OH-)=0.01 mol/L,1 L溶液中含OH-物质的量为0.01 mol,含OH-的数目为0.01NA,D错误。
6.A 【解析】H2O分子中含有2个σ键,9 g H2O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含有的σ键数目为NA,A正确;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Fe(OH)3的聚集体,故1 mol K2FeO4反应生成的Fe(OH)3胶粒数小于NA,B错误;常温下,生成22.4 L O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ol,C错误;未说明pH=13的KOH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K+数目,D错误。
7.B 【解析】标准状况下,2.24 L CO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则氧原子数为0.2NA,A正确;1 L 0.1 mol/L NaHCO3溶液中含碳微粒不仅仅有 HCO和CO,还含有碳酸,总含碳微粒数目之和为0.1 mol,B错误;Na3R为钠盐,所以0.1 mol Na3R固体中离子数为(0.3+0.1) mol×NA mol-1=0.4NA,C正确;根据H3R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碳氧双键中含π键,所以19.2 g H3R中π键数目为×3×NA mol-1=0.3NA,D正确。
8.D 【解析】偏二甲肼分子中N原子形成3个σ键,且含有1个孤电子对,杂化类型均为sp3,A错误;H2O分子的中子数为8,则1 mol H2O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8NA,B错误;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1个π键,则标准状况下,2.24 L CO2(为0.1 mol)中的σ键数目为0.2NA,C错误;NO2和N2O4混合气体最简式均为NO2,92 g NO2为2 mol,则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D正确。
9.D 【解析】标准状况下,NO2是液态,无法用22.4 L/mol计算物质的量,A错误;由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1 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NA,B错误;50 mL 12 mol/L盐酸与足量MnO2发生反应时,随着盐酸浓度下降,反应不再发生,因此0.05 L×12 mol/L=0.6 mol HCl不可能完全反应,无法计算生成水分子的数目,C错误;铅酸蓄电池正极反应式为PbO2+4H++SO+2e-===PbSO4+2H2O,则每转移2 mol电子,电极上增加的质量为64 g,故当正极质量增加3.2 g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0.1NA,D正确。
10.C 【解析】室温下,1 L pH=13的Ba(OH)2溶液中OH-浓度为0.1 mol/L,n(OH-)=1 L×0.1 mol/L=0.1 mol,OH-的数目为0.1NA,A错误;电解精炼铜,阳极放电物质除了铜还有锌、铁等,减少64 g时,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不一定为2NA,B错误;氯气与甲烷反应过程中原子个数不变,所以反应后氯原子个数为0.5 mol×2×NA mol-1=NA,C正确;4.6 g Na物质的量==0.2 mol,与含0.1 mol CH3COOH的稀醋酸完全反应,剩余钠继续与水反应,则钠完全反应生成0.2 mol钠离子,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错误。
11.D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c(H+)+2c(Fe2+)=c(OH-)+2c(SO),溶液中SO物质的量为1 mol,则1 L 1 mol/L硫酸亚铁溶液含有的阳离子数目大于NA,A正确;由结构可知,三聚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12,则0.5 mol三聚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6NA,B正确;由题意可知,绿矾受热分解,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反应生成1 mol氧化铁转移2 mol电子,则生成16 g氧化铁(0.1 mol)时,转移电子数为0.2NA,C正确;SO3常温下是固态,无法用22.4 L/mol计算22.4 L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D错误。
12.C 【解析】AlCl3是共价化合物,其中不含有离子,A错误;该分子中含有2个C—O极性键、4个C—H极性键,共6个极性共价键,34 g该物质的物质的量是0.5 mol,则其中含有的极性键的物质的量是3 mol,故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3NA,B错误;常温下1 L pH=11的NaClO溶液中c(H+)=10-11 mol/L,常温下Kw=10-14,则c(OH-)=10-3 mol/L,n(OH-)=10-3 mol/L×1 L=10-3 mol,溶液中OH-由水电离产生,故该溶液中H2O电离出的OH-数目为0.001NA,C正确;未指明气体所处状况,因此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来计算H2S的物质的量,也就不能计算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数目,D错误。
13.D 【解析】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态,无法用22.4 L/mol计算22.4 L CCl4的物质的量,A错误;pH=1的乙酸溶液中,c(H+)=0.1 mol/L,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溶液中n(H+),B错误;7.8 g Na2O2的物质的量是0.1 mol,Na2O2由2个Na+和1个过氧根离子构成,所以0.1 mol Na2O2含有0.1NA个阴离子,C错误;电解CuSO4溶液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Cu2++2e-===Cu,则阴极增重3.2 g,即生成n(Cu)==0.05 mol,则转移0.1 mol电子,即转移电子数为0.1NA,D正确。
14.A 【解析】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含氢原子数目=×4NA mol-1=2NA,A正确;该溶液存在电荷守恒:n(H+)+n(NH)=n(OH-)+n(Cl-),1 L 0.1 mol/L NH4Cl溶液中n(Cl-)=0.1 mol,则阳离子的总数大于0.1NA,B错误;Na2O2+SO2===Na2SO4,1 mol Na2O2与足量的 SO2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 mol×2×1=2 mol,数目为2NA,C错误;二氧化硅为共价晶体,1个硅原子形成4个Si—O,则1 mol SiO2含有的共价键为1 mol×4=4 mol,数目为4NA,D错误。
15.C 【解析】未指出反应物,标准状况下,生成2.24 L O2(即0.1 mol)转移电子数不一定为0.4NA,如H2O2分解生成0.1 mol O2时,转移0.2 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0.2NA,A错误;由于铜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溶液中离子浓度:c(Cl-)>c(Cu2+)>c(H+)>c(OH-),则n(Cl-)>n(Cu2+)>n(H+)>n(OH-),因为n(Cl-)=4 mol,所以n(H+)16.B 【解析】18 g H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A mol-1=9NA,A正确;气体状况未知,无法根据22.4 L/mol计算乙烯的物质的量和含有碳碳双键数目,B错误;5.6 g Fe的物质的量为=0.1 mol,与足量的S反应生成硫化亚铁,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C正确;若44 g都是12C16O2,则含有的中子数为×22NA mol-1=22NA,若44 g都是14N16O,则含有的中子数为×15NA mol-1=22NA,所以44 g 12C16O2与14N16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22NA,D正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