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混有苯酚的苯中加入浓溴水,过滤,可除去其中的苯酚
B.维生素C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维生素C有还原性
C.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加新制Cu(OH)2浊液,加热未见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未水解
D.向NaOH溶液中加入溴乙烷,加热,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沉淀,说明溴乙烷水解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鉴别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可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溶液褪色的是裂化汽油
B.鉴别蚕丝和人造丝(一种黏胶纤维)可通过灼烧闻气味的方法,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
C.检验淀粉在稀硫酸中水解程度可直接向反应液中滴入碘水,若不变蓝则已完全水解
D.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可在反应液中加入2mL10%CuSO4溶液,再滴加5滴5%NaOH溶液,加热,若未观察到砖红色沉淀,说明淀粉还没有水解
3.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成功研制出多款新冠疫苗,采用冷链运输疫苗,以防止蛋白质发生盐析
B.缺铁性贫血可以服用亚铁盐的药剂来进行治疗
C.“谷雨种甘蔗”,甘蔗中的蔗糖是多糖
D.石油分馏可直接获得乙烯、丙烯利丁二烯等产品
4.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将少量溴水滴入过量Na2SO3溶液中:Br2+H2O+SO=2Br-+2H++SO
B.将足量Fe2(SO4)3溶液滴入Mg(OH)2浊液中:2Fe3++3Mg(OH)2=2Fe(OH)3+3Mg2+
C.NaClO溶液吸收少量CO2:CO2+ClO-+H2O=HClO+HCO
D.将葡萄糖溶液与足量银氨溶液共热:CH2OH(CHOH)4CHO+2[Ag(NH3)2]++2OH-CH2OH(CHOH)4COO-+NH+2Ag↓+3NH3+H2O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本营养物质中的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工业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
C.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
D.“世界铜像之王”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属于合金,其生锈主要是发生了吸氧腐蚀
6.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烟台绒绣”用羊毛绒线绣制,不可用加酶洗涤剂清洗
B.“即墨老酒”由黍米酿制,其原理是淀粉水解可得乙醇
C.“硫熏”使“莱州草辫”色泽白净,兼有驱虫、防腐的功能
D.“胶东花饽饽”用酵母作膨松剂,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油和鸡蛋清水解都能生成氨基酸
B.用碳酸钠溶液可以区分乙醇、乙酸、苯和硝基苯四种有机物
C.丙烯分子中最多有8个原子共平面
D.乙酸乙酯与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
8.幸福生活是劳动创造的,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劳动。下列劳动项目没有运用相关原理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相关原理
A 家务劳动:利用消毒碗柜高温消毒 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
B 体育比赛志愿者:向伤者受伤部位喷氯乙烷降温镇痛 氯乙烷易挥发,挥发过程吸热
C 环保活动:宣传使用无磷洗涤剂 含磷洗涤剂伤皮肤
D 清洁活动:用NaOH溶液除污剂清洗抽油烟机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为可溶物
A.A B.B C.C D.D
9.下列关于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乙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
C.制取乙酸乙酯时,可用饱和NaOH溶液收集产品
D.苯和溴水混合振荡后,水层颜色变浅是由于发生了化学反应
10.下列对有关情境描述中的化学知识解读错误的是
选项 情境描述 化学知识解读
A 真丝和纯棉面料服装穿着舒适,美观大方 真丝和纯棉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 吃糖或面食过多,即便不吃油和肥肉也容易发胖 葡萄糖在体内可发生反应,可转化为脂肪
C 运动或劳动时产生的汗液的成分有尿素 尿素来自蛋白质的代谢
D 国画《千里江山图》中用到的国画颜料有石青 [Cu3 (OH)2 (CO3)2]和石绿[Cu2 (OH)2CO3] 石青和石绿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碱类
A.A B.B C.C D.D
1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5H12O且能与Na反应生成H2的有机物其8种
B.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C.由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和由氨基酸生成蛋白质的反应都属于加聚反应
D.一定条件下,蔗糖既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又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1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跨临界直接制冰使用的CO2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其所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SiC
C.德尔塔(Delta)是新冠变异毒株,其成分含蛋白质
D.激光、荧光、LED灯光都与电子跃迁释放能量有关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等酯类物质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B.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C.蚕丝、淀粉、合成纤维、高吸水性树脂等都属于高分子材料
D.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14.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的第22届冬奥会,科技部提出了“科技冬奥”理念,并重点着力于此次冬奥会的科技支撑保障工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京冬奥会上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机组,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加环保
B.冬奥会上采用紫外杀菌技术对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进行消毒,这是利用紫外线使蛋白质变性
C.轻质高强度的碳纤维有舵雪橇中的碳纤维是一种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的高分子材料
D.冬奥会采用了氢燃料电池车,还开发了全新的车载光伏发电系统,体现了“绿色出行”的理念
15.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生活实践活动与对应化学知识关联错误的是
选项 生活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异味 活性炭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B 用厨余垃圾制肥料 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
C 用84消毒液对学校桌椅消毒 含氯消毒剂具有氧化性
D 用油脂为原料制备肥皂 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
A.A B.B C.C D.D
16.广东汉乐历史悠久,通常使用的乐器有唢呐、椰胡、琵琶和大鼓等。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唢呐的主要材料为黄铜,黄铜属于合金
B.制作椰胡的椰子壳富含纤维素,纤维素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琵琶的弦线多用尼龙线制作,尼龙属于化学合成纤维
D.大鼓的鼓面常用牛皮制作,牛皮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二、填空题
17.蛋白质的性质
(1)蛋白质的盐析
①概念: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使蛋白质的溶解度 而使其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盐析过程中,蛋白质的 和 没有发生改变。
②特点:盐析是 过程,在加入蒸馏水,沉淀又 。
(2)蛋白质的变性
①概念:在 的作用下,蛋白质原有的 或 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②特点:变性后的蛋白质不能再恢复,变性是 过程。
(3)蛋白质的水解
天然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最终水解产物为 。
(4)显色反应:某些蛋白质遇浓硝酸显 色。
(5)灼烧:蛋白质被灼烧时,会产生 的气味,利用此性质可鉴别蛋白质。
18.分类
根据糖类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
(1)单糖:通常将 的糖称为单糖。如 、 、 和 等。
(2)寡糖:1mol糖水解后能产生 单糖的称为寡糖或低聚糖。若水解生成2mol单糖,则称为二糖,常见的二糖有 、 和 等。
(3)多糖:1mol糖水解后能产生 以上单糖的称为多糖,如 、 和 等。
19.已知葡萄糖中含碳为40%,氢原子数是碳原子数的2倍,则葡萄糖的最简式为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乙酸的三倍,则其分子式 。通过实验证明葡萄糖是五羟基己醛,现分别取1mol葡萄糖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根据下列各问的要求填空。
(1)跟银氨溶液微热,需银氨络离子 mol,完全反应时析出银 g。反应后葡萄糖变为 ,其结构简式为 。
(2)跟乙酸进行酯化反应,按乙酸计算完全酯化时,理论上需乙酸 mol。生成物叫做 ,其结构简式为 。
20.葡萄糖的结构特点
(1)与果糖分子式相同,但结构 ,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2)属于多羟基醛,官能团有 ,既有 的性质,又有 的性质。
21.人体内蛋白质约占体重的16%,人体丢失体内20%以上的蛋白质,生命活动有可能会被迫停止,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与它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酶的翠花作用下发生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这些氨基酸部分重新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糖或脂类物质,另一部分则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以满足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
(1)蛋白质属于天然 化合物,是由氨基酸通过 键构成;(注:(2)、(3)、(4)小题用“变性”、“两性”、或“盐析”填写)
(2)天然蛋白质水解得到的都是α﹣氨基酸,与酸或碱反应都生成盐,所以具有 ;
(3)蛋白质溶液遇到浓的硫酸铵等无机盐溶液,会析出沉淀,这个过程称为 ;
(4)蛋白质遇到酸、碱、重金属盐,失去原来的活性,这个变化称为 ;
(5)食物中的蛋白质来源分为两种: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蛋白质,下列食物含有植物性蛋白质的是 (填序号)
A.鱼肉 B.黄豆 C.羊肉 D.大米
22.均衡营养和正确使用药物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方面,现有下列四种物质:A.葡萄糖B.氨基酸C.麻黄碱D.阿司匹林
①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本题均填编号A、B、C、D)
②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 ;
③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治疗感冒的是 ;
④对支气管哮喘症有明显疗效的是 。
23.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甘油的结构简式 。
(2)写出聚氯乙烯单体的结构简式: 。
(3)写出发酵葡萄糖得到乙醇的方程式: 。
(4)写出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的方程式: 。
24.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乙二醇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 。
(2)葡萄糖可以和醋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则1摩尔葡萄糖最多可以消耗 摩尔醋酸。
(3)已知乳酸的结构简式为 。试回答:
①乳酸分子中含有 和 两种官能团(写名称) ;
②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已知两分子乳酸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状的酯,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
(4)分子式为C6H12的某烃,其所有的碳原子都一定在同一平面上,则该烃的结构筒式为 。
(5)某苯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11H16,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
(6)分子中含有25个共价键的烷烃的分子式为 ,其同分异构体中沸点最低的系统名称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向混有苯酚的苯中加入浓溴水,生成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苯和2,4,6-三溴苯酚互溶,因此不能除去其中的苯酚,故A错误;
B.维生素C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则维生素C有还原性,故B正确;
C.淀粉水解实验是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再加新制Cu(OH)2浊液,加热,看见红色沉淀,证明淀粉水解,故C错误;
D.溴乙烷水解是向NaOH溶液中加入溴乙烷,加热,冷却后,先加入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沉淀,说明溴乙烷水解,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D
【详解】A.直馏汽油含饱和烃,裂化汽油中含不饱和烃,则裂化汽油能使高锰酸钾褪色,可鉴别,A正确;
B.蚕丝的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灼烧可鉴别蚕丝和人造丝,B正确;
C.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淀粉水解液中加入少量碘水,若不变蓝则已完全水解,C正确;
D.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则淀粉水解液,应加碱至碱性,再往其中加入适量的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D错误;
故答案选:D。
3.B
【详解】A.我国成功研制出多款新冠疫苗,采用冷链运输疫苗,以防止蛋白质变性,故A错误;
B.亚铁盐可以治疗缺铁性贫血,是常用的补铁药物,故B正确;
C.甘蔗中的蔗糖是二糖,故C错误;
D.石油中不含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直接分馏得不到,可通过催化裂化得到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故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A.Na2SO3过量,溴单质和S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H+和过量的SO反应生成HSO,A项错误;
B.Fe(OH)3的溶度积远远小于Mg(OH)2的溶度积,因此Mg(OH)2能转换为Fe(OH)3,离子方程式为:2Fe3++3Mg(OH)2=2Fe(OH)3+3Mg2+,B项正确;
C.NaClO溶液吸收少量CO2,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CO2+ClO-+H2O=HClO+HCO,C项正确;
D.葡萄糖中的醛基能被银氨溶液氧化,发生银镜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2OH(CHOH)4CHO+2[Ag(NH3)2]++2OH-CH2OH(CHOH)4COO-+NH+2Ag↓+3NH3+H2O,D项正确;
答案选A。
5.D
【详解】A.基本营养物质中的油脂属于小分子,故A错误;
B.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酒精,故B错误;
C.漂白原理是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无色物质,不是利用其氧化性,故C错误;
D.青铜中的Cu和其他较不活泼金属、电解质水溶液构成原电池,所以能发生吸氧腐蚀,故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A.羊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加酶洗衣粉含有生物催化剂酶,可以催化蛋白质的分解反应,A正确;
B.淀粉水解得到葡萄糖,B错误;
C.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杀菌消毒漂白,C正确;
D.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发酵使面粉中的淀粉转化糖,再将糖分转化二氧化碳气体,在低温蒸制时使二氧化碳气体收缩,使面团发生蜂窝状,D正确;
故答案为:B。
7.B
【详解】A.油脂在人体中的水解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选项A错误;
B.乙醇与碳酸钠溶液既不反应也不分层,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气体,苯和硝基苯与碳酸钠溶液混合都分层,有机层在上层的是苯,有机层在下层的是硝基苯,现象各不相同,可鉴别,选项B正确;
C.丙烯分子可以看作1个甲基取代了乙烯分子中的1个氢原子,乙烯基有5个原子共平面,甲基中最多有2个原子与双键共平面,最多有7个原子共平面,选项C错误;
D.乙酸乙酯水解是发生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选项D错误。
故答案选B。
8.C
【详解】A.高温消毒是利用蛋白质高温变性杀灭病菌,有运用相关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氯乙烷易挥发,挥发会吸热,喷洒伤口能使伤口附近温度降低,起到镇痛作用,有运用相关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无磷洗涤剂是为了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赤潮”或“水华”现象,没有运用相关原理,故C符合题意;
D.油脂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易溶于水的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有运用相关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详解】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可表示为(C6H10O5)n,但是结构单元中聚合度n不同,分子式不同,二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关系,故A错误;
B.乙烯的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导致溴的CCl4溶液褪色,故B正确;
C.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不能用饱和NaOH溶液收集乙酸乙酯,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故C错误;
D.苯与溴水不反应,溴易溶于苯,苯与溴水混合后振荡,水层颜色变浅,是因为发生了萃取过程,为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A.真丝是蛋白质,纯棉是纤维素,两者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正确;
B.吃糖或面食过多,最终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体内可发生反应,可转化为脂肪,故B正确;
C.尿素来自蛋白质的代谢,尿毒一般通过尿液或运动或劳动时产生的汗液的排出体外,故C正确;
D.石青和石绿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碱式盐,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1.A
【详解】A. 分子式为C5H12O且能与Na反应生成H2,说明该物质为醇,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CH3CH2CH2CH2CH3、CH3CH(CH3) CH2CH3、C(CH3)4,它们分别有3种、4种、1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把羟基看成取代基取代戊烷上的氢原子,则分别有3种、4种、1种结构,共8种,故A正确;
B. 乙二醇的分子式为C2H6O2,丙三醇的分子式为C3H8O3,二者的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O原子团而不是CH2原子团,而且两种物质的官能团个数不相同,所以二者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
C. 由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的反应是加聚反应,由氨基酸生成蛋白质的反应是缩聚反应,故C错误;
D. 蔗糖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单糖,但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A。
12.B
【详解】A.CO2的结构式为: O = C = O,属于对称的直线形分子,其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因此CO2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选项A正确;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其所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Si,选项B错误;
C.病毒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德尔塔是新冠变异毒株,因此其成分含蛋白质,选项C正确;
D.激光、荧光、LED灯光都与电子跃迁释放能量有关,其释放的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释放出来,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3.D
【详解】A.乙酸乙酯等酯类物质具有香味,可根据国家规定用作食品添加剂,A正确;
B.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等作用下生成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B正确;
C.蚕丝、淀粉、合成纤维、高吸水性树脂等都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物质,属于高分子材料,C正确;
D.单糖例如葡萄糖等不能水解,D错误;
故选D。
14.C
【详解】A.二氧化碳安全无毒,是空气的成分,不会造成污染,因此可替代氟利昂做制冷剂,更环保,A正确;
B.冬奥会上采用紫外杀菌技术对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进行消毒,这是由于蛋白质在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变性而失去其生理活性,因此该消毒方法是利用紫外线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B正确;
C.碳纤维是碳元素的单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错误;
D.采用氢燃料电池车,开发了全新的车载光伏发电系统,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绿色出行”理念,D正确;
15.A
【详解】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异味是由于活性炭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能够吸附异味物质,而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A错误;
B.可以用厨余垃圾制肥料,是由于厨余垃圾含N、P、K等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B正确;
C.可以用84消毒液对学校桌椅消毒,是由于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分子结构由于氧化发生变性,从而失去其生理作用,C正确;
D.可以以油脂为原料制备肥皂,是由于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皂化反应产生高级脂肪酸盐,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16.B
【详解】A.唢呐的主要材料为黄铜,黄铜主要是铜和锌形成的合金,A正确;
B.纤维素和淀粉聚合度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B错误;
C.琵琶的弦线多用尼龙线制作,尼龙属于化学合成纤维,C正确;
D.大鼓的鼓面常用牛皮制作,牛皮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
故选B。
17.(1) 降低 化学组成 空间结构 可逆 溶解
(2) 加热、强酸、强碱、重金属盐、酒精、福尔马林 化学组成 空间结构 不可逆
(3)α—氨基酸
(4)黄
(5)烧焦羽毛
【详解】(1)①盐析是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使其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盐析过程中,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空间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②盐析是可逆过程,加入蒸馏水,沉淀又溶解。
(2)①变性是在加热、强酸、强碱、重金属盐、酒精、福尔马林的作用下,蛋白质原有的化学组成或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②变性后的蛋白质不能再恢复,变性是不可逆的过程。
(3)天然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最终水解产物为α—氨基酸。
(4)某些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
(5)蛋白质被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18.(1) 不能水解 葡萄糖 果糖 核糖 脱氧核糖
(2) 2~10 mol 麦芽糖 乳糖 蔗糖
(3) 10 mol 淀粉 纤维素 纤维素
【解析】略
19. CH2O C6H12O6 2 216 葡萄糖酸铵 CH2OH—(CHOH)4COONH4 5 乙酸葡萄糖脂 CH3COOCH2—(CHOOCCH3)4—CHO
【详解】由含碳量和氢原子数是碳原子数的2倍,求出含氢量20/3%,含氧量为160/3%,再求出C、H、O原子个数比:::=1:2:1,即最简式CH2O;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乙酸的三倍,则M=180,分子式为C6H12O6。
(1)葡萄糖是五羟基己醛,即5个—OH,1个—CHO,根据银镜反应规律,
—CHO ——2[Ag(NH3)2]+——2 Ag,1mol葡萄糖跟银氨溶液微热,需银氨络离子2mol,反应后葡萄糖被氧化为葡萄糖酸,葡萄糖酸再与氨反应生成葡萄糖酸铵,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OONH4。
(2)由于葡萄糖有5个—OH,理论上需5mol 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葡萄糖脂和水,乙酸葡萄糖脂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OOCCH3)4—CHO。
20.(1)不同
(2) —OH、—CHO 醇 醛
【详解】(1)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式不同,葡萄糖是多羟基的醛,果糖是多羟基的酮,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2)葡萄糖是多羟基的醛,其官能团有—OH和—CHO;葡萄糖既有醇的性质,也有醛的性质;
21. 有机高分子 肽 两性 盐析 变性 B
【分析】(1)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
(2)α-氨基酸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属于两性化合物;
(3)当滴加浓(NH4)2SO4溶液溶液,蛋白质发生盐析;
(4)加热、酸、碱、重金属盐等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5)豆类富含植物性蛋白质,肉类富含动物性蛋白质,大米富含淀粉。
【详解】(1)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
(2)α-氨基酸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属于两性化合物;
(3)当滴加浓(NH4)2SO4溶液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称为蛋白质的盐析;
(4)加热、酸、碱、重金属盐等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5)黄豆富含植物性蛋白质,鱼肉和羊肉中富含动物性蛋白质,大米中富含淀粉,故答案为B。
22. B A D C
【详解】①蛋白质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物,故蛋白质水解产物为氨基酸,故答案为B;
②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故答案为A;
③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治疗感冒的是阿司匹林,故答案为D;
④麻黄碱可用于治疗哮喘,故答案为C。
【点睛】考查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知道药物的成分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大量CO2使得体内胀气,腐蚀性过强,对身体健康不利,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要熟记基础知识:阿司匹林是常用解热镇痛药,青霉素是抗生素,即消炎药;麻黄碱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常见的抗酸药有碳酸钙、碳酸镁、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
23. CHCl=CH2 C6H12O62C2H5OH+2CO ↑ 2CuSO4+2H2O2Cu+O2↑+2H2SO4
【详解】(1)丙三醇俗称甘油,结构简式为。
(2)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则单体的结构简式为CHCl=CH2。
(3)发酵葡萄糖得到乙醇的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 ↑。
(4)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生成铜、硫酸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CuSO4+2H2O2Cu+O2↑+2H2SO4。
24.(1)HOCH2CH2OH+2CuOOHCCHO+2Cu+2H2O
(2)5
(3) 羟基 羧基 2Na+→CH3CH(ONa)COONa+H2↑ +2H2O
(4)(CH3)2C=C(CH3)2
(5)8
(6) C8H18 2,2,3,3-四甲基丁烷
【详解】(1)乙二醇中两个羟基均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醛基被氧化。答案为HOCH2CH2OH+2CuOOHCCHO+2Cu+2H2O;
(2)葡萄糖含有5个羟基,1摩尔醋酸在一定条件下与1摩尔羟基发生酯化反应,所以1摩尔葡萄糖最多可以消耗5摩尔醋酸。答案为5;
(3)根据结构简式可知乳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答案为羟基和羧基。且这两种官能团均能与Na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2, 2Na+→CH3CH(ONa)COONa+H2↑。酯化反应中酸脱羟基醇脱氢,答案为 +2H2O;
(4)分子式为C6H12的某烃,其所有的碳原子都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由于碳碳双键是平面形结构,则该烃的结构筒式为(CH3)2C=C(CH3)2。答案为(CH3)2C=C(CH3)2;
(5)某苯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11H16,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该取代基是-C5H11,该取代基相当于是戊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取代,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含有的氢原子种类分别是3、4、1,所以其同分异构体共有8种。答案为8;
(6)烷烃的通式为CnH2n+2,分子中含有25个共价键,则2n+2+n-1=25,解得n=8,即烷烃的分子式为C8H18,其同分异构体中沸点最低的是含有支链最多的,结构简式为(CH3)3CC(CH3)3,系统名称是2,2,3,3-四甲基丁烷。答案为C8H18,2,2,3,3-四甲基丁烷。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